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苏轼蝶恋花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苏轼蝶恋花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蝶恋花王维诗句?
王维没有写过《蝶恋花》的词。
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以南唐冯延巳《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殊词)为正体,此体为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另有变体二种。代表作有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苏轼《蝶恋花·春景》等。
近现代王国维的《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俱莫 一作:俱暮)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译文
我早已历尽天涯离别的痛苦,想不到重回故地时,故人已如花般凋零。忆当时与她花下别离,相对无言,只有离愁别绪噎胸间,现在只剩绿窗青天如故,却已非当时风景了。
想在这萤萤孤灯下细诉相思,细诉别后的相思。可是,一点点新的欢娱,又勾起了无穷的旧恨。在人世间最留不住的是,那在镜中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和离树飘零的落花。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蝶恋花词牌格律是什么?
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格律: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双调,六十字,前段五句两叶韵、两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
蝶恋花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以南唐·冯延巳《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殊词)为正体,代表作有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苏轼《蝶恋花·春景》等。
冯延巳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赵令畤词有“不卷珠帘,人在深深院”句,名“卷珠帘”;司马槱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韩淲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贺铸词名“凤栖梧”;李石词名“一箩金”;衷元吉词名“鱼水同欢”;沈会宗词名“转调蝶恋花”。
关于“蝶恋花”调的来源,学者说法不一。
1、明代杨慎在《词品》卷一“词名多取诗句”条中指出:“‘蝶恋花’则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此说有误,此诗见于梁简文帝萧纲《东飞伯劳歌》其一:“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
2、清代毛先舒承袭杨慎的观点,在《填词名解》卷二中认为:“梁简文帝乐府有‘翻阶蛱蝶恋花情’故名。”
3、今人李琏生在《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蝶恋花>》一书中,从词调史的角度否定了前人的观点,认为:“‘蝶恋花’虽与梁简文帝诗句有关,可能这是出于明人的附会,因它绝不可能是六朝时所创制的曲。此调本为唐代教坊曲,源于盛唐时期,属于新的燕乐曲。”
1、蝶恋花的词牌格律是: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2、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3、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
扩展资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苏轼蝶恋花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苏轼蝶恋花行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