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狂草书字体特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狂草书字体特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草书是变化多端的线条构成的吗?
首先谢谢邀请!我可以来回答,草书是由变化多端的线条所构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认识。
一,草书线条的独特性。草书是书法中的一种独特的书体,它是篆,隶,行,楷,草里的其中之一。草书的独特性具体表现在没有界定格式,只要掌握字法,草法,可以随意挥洒,不拘小节,在墨与笔的配合下,尽情发挥线条的奇,侧,绕,转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他书体要求中锋用笔,而草书则可以侧锋、中锋并用,使草书线条的粗细对比,长短对比,大小对比更加强烈,以此来强化作品的丰富性。
二,草书线条的概括性。草书有极强的概括性,一个字可以用一个偏旁来代替,两个字连续写可以当一个字来写,而且写法各不相同,千变万化,狂草更是变化多端,连笔,断笔,起笔,承笔,收笔各不相同,一副狂草书就是书法各书体的概括书,笔划简洁概括,去掉了多余的东西,使线条在无意中陈然于纸上,像脱缰的野马,像秋风扫落叶,把书法表现的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三,草书线条的多样性。草书起始于战乱多发的汉朝,战争紧迫,情况危机,由于篆书和隶书写起来慢,已经不适应当时人们的需求,因此,汉简和草书应运而生,张芝是草书的代表性人物,张芝的草书已经表现出了变化大,多样化的特点。草书的线条不同于篆书,隶书那样很规矩的去书写✍,而是以不变应万变,多角度去书写✍,这就形成了草书线条的多样性。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线条的丰富多彩在草书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自己认为草书是变化多端的线条艺术。
毕加索曾评说:"中国书法是线条艺术",虽然不全面,但作为一名西班牙艺术***如此之说,足以证明线条在形成中国书法美学的重要作用。草书,尤其是今草,其线条法自然(老子)的观点要求更加突出。但线条的变化也应该是有法度的,所谓"草书以点画为形使转为情",但过度用情则失形,正符合老先生所说“无点不成草",就是这个道理。
是的!草书是一种线条艺术!通过线条变化表达一种平面空间之美!他反映一个人对艺术空间的表达!对空间艺术美的理解程度!通过草书练习不仅可以提升一个人的艺术水平!还能净化自已的灵魂!
谢谢邀请。小编说的对,草书就是线条艺术,可草书的线条锤练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这是因为草书的线条涵纳了中国书法楷、行、隶、篆的笔意,也就是说草书的线条是凝结楷、行、隶、篆的笔墨语言系统而集大成。所以草书没有楷、行、隶、篆的笔意不行,而草书的笔法用到楷、行、隶、篆任何一种却不行。草书的线条艺术就是草书的笔法,在草书线条艺术里特别不能没有楷书的功底和笔意,而楷书的功底最好包括练好唐楷和魏碑楷书更好。孙过庭《书谱》云:“图真不悟,习草将迷”,有了唐楷的基本功,在草书线条的丰富表现上就增强了合理的提按能力,有了魏碑楷书的基本功就能在草书迅疾的使转中适度方笔的运用,增强草书的雄强意念的艺术表现。当然草书线条所呈现的意念是非常丰富的,草书的线条是表现大自然万物生命状态的,因此草书,特别是大草乃至狂草,她是书法的最高艺术境界,是把宇宙万物“裁万象与一纸”的表现形式,这种书写状态正如孙过庭《书谱》所云:“一点乃一字之规,一字乃全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穷变化于毫端,合情调与纸上。”让草书线条的“法度”和“忬情”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有了楷、行、隶、篆的基本功向草书进军,还要“取法乎上”,向晋唐、汉代的草书大家法帖学习,深挖古人圣贤草书笔法,取他神为我神,也就是取法多家,杂糅交熔于自己笔下,锤练出属于自己草书线条的线质、线型、线律、线构,写出属于自己的,具有高古气息的草书线条,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生命感悟和感情,用草书的艺术载体渲泄倾诉出来,给人以大真大善大美大慧的艺术感染!
我喜欢王羲之草书,但不喜欢现代人的草书,因为现代人写的是死草,稻草,浪费了宣纸,自我陶醉,有的人竞然写草书对联,那一个丑字了得,你自己欣赏,别人却不愿看那没意思的线条!
作为艺术爱好者,你认为什么是狂草的精神内涵?
书法中的狂草与武侠世界的绝世武功有曲同之妙。
狂草的精神内涵武侠的精神内核是相通的。大抵是快意人生,豪情肆意。或者称之为洒脱,真性情也,一般来讲,狂草都是后期的顿悟,对文化内涵的归纳总结升华,进而直抒胸臆。
描写张旭的夸张:“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以为神,不可复得也”。
怀素同样嗜酒如命:醉来信手三两行,醒后却书书不得也。可见酒是催化剂,借酒自由挥洒,新奇无定则,乃成大家。
天龙八部里的乔峰就好比“颠张狂素”张旭和怀素。
乔峰酒入豪肠,化作雄浑浩气,杀敌千里,纵横捭阖。
张旭酒入豪肠,化作笔走龙飞,气势联动,跌宕多姿。
怀素酒入豪肠,化作骤雨旋风,飞动自然,随手万变。
所以我们要感谢杜康,为我们提供这一神奇催化剂——酒。
近代少有狂草名家,这需要文化底蕴,得益于个人的领悟以及博大宽广的胸襟,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毛主席,狂草堪称一绝,笔锋中自信豪迈,无人能及。
我认为草书精神内涵一是,对自己书法素养的全面宣泄。
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
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这是唐代草书***怀素《自叙》里写的话,一代***自言自己草书创作是“初不知”,都是天意造化,由此看来,草书创作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意为之,而要达到“无意于佳乃佳”的水平则是平时长时间的学习积累,技巧上已有千锤百炼之功,出手成妙,不出败笔。
其二是突破藩篱,取神弃形。
从形到神,是依靠心里节奏,按照一定倾向的创作意蕴,点画,撇捺的揖让,不同角度,粗细,虚实,润燥,方园的对比而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意趣,跳出固有的框框,表现自我。
这或许是狂草的精神内涵吧。
书法笔墨挥洒中的自由、放逸、精美、解衣磅礴才是狂草的精神内涵。
草书产生于汉末,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称为草圣。
经东晋王献之洒脱宏逸,至唐代张旭、怀素达到狂草顶峰,张旭狂草被唐文宗封为唐代文化三绝之一,但真迹失传,西安碑林有宋人刻碑《肚痛帖》《断碑千字文》是张旭狂草代表作。怀素传世狂草有《自叙》《苦筍帖》。
唐以后狂草作品有宋代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明代祝允明《前后赤壁赋》,但难以达到唐人狂草的自由颠放程度。
清翁方纲诗说:空山独立始大悟,世间无物非草书!狂草不仅是书法之最,亦是艺术之巅。
真正的狂草具有四个特点:
1、一行字笔锋连绵不断,称为一笔书。
2、每幅字有一个写得特大,占据一行字的位置。
3、每幅字有一字的长笔画顶天立地占据一行字位置。
4、整幅狂草章法中字形大小、笔画长短粗细、行间疏密空间,四类对比越大越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狂草书字体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狂草书字体特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