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入门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入门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零基础毛笔书法,自学如何入门和学习?
1、没有任何基础的话,建议找一本关于书法入门的书先看看,对书法史、历代代表人物、代表书作、各种字体的特点、笔墨纸砚相关知识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字体,一般建议从楷书练起,但现代很多专家认为可从隶书入门。
3、选好字体后,再选择练谁的字,也就是选帖。楷书建议从颜真卿(《颜勤礼碑》或《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中选,欧阳询、赵孟頫的不推荐;隶书建议从《乙瑛碑》入手。
4、选好帖后,建议到京东网或当当网买一本该帖的基础教程,如《名碑名帖书法基础教程》系列就不错。
毛笔的选择根据所练字体各有不同。建议中锋羊毫,控笔能力有所提高后,建议转为长锋羊毫。
毛笔书法入门,依据我们辅导众多初学者的经验来说,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选帖:
建议选择“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中任意一种,以自己的喜爱来定。
2、用笔:
普通兼毫即可,不硬不软,中锋为宜,初学不要选择长锋,短锋也不太合适。毛笔需要去专门的书画笔墨市场买,一般超市里的不能用。
3、用纸:
普通带格子的毛边纸,初学者一定要带格子,严格按格子来写,写整齐,这样才会对自己有个严格的约束。
零基础学习毛笔书法,需要打好基础有以下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一、临帖最好选碑文原拓本,字大清晰为佳,因为描红本虽然看起来比较清晰但都是经过修补的,从某种意义上失去了原帖的韵味,字体的细节也看不清楚。
二、学习书法如果从楷书入手的话,建议从颜体入手,推荐《勤礼碑》、《多宝塔》;练习基础后在转柳体(如果喜欢柳体的话),俗话说“颜筋柳骨”,柳体是在颜体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风格而创立出来的,柳体推荐《玄秘塔》、《神策将军碑》。我有个老师有个很恰当的比喻:他说颜体就像一棵原木,柳体就像原木锯出来的木材,欧体就像木材做好的家具。因此练习楷书的步骤应该是:颜—柳—欧。
三、初学书法练习楷书毛笔选狼毫、兼毫为上,大小根据自己书写字体大小决定(书法讲究大笔写小字,小笔不能写大字),一般中大号为好。练习纸用毛边纸,廉价而有效(用粗糙的一面写)。
四、临帖最好不要描红,这样练习会产生依赖情绪,早期建议对临(就是看着字帖自己写),这样也许见效慢,但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字体的特征、风格,为后期创作打基础。中后期背临、集字(不看字帖写,写完后对照字帖强化记忆,并从字帖里抽字集联、警句)。
最后说下关于请书法老师的问题,个人觉得找个书法老师是有必要的,前提的你必须有一定的书法基础,否则如果找的书法老师是用来教你如何拿笔、描红,那何必劳师动众还花钱呢?书法老师的作用是为你后期做铺垫,为你指导创作,而不是手把手的教你临帖。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包涵。
零基础学书法,笔者认为首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选帖,这是入门前的重要一环。
建议在魏碑、汉隶或唐楷中,选择一个自己入眼的法贴,做为进阶之梯。
法帖众多,只有选择自己喜好的字体,才更利于激发兴趣,促进动力。
二是临帖,这是习书最初始的步骤。
临帖时,尽量把范字放在与入笔位置最近的区域,以利观察和临习。
下笔之前多观察,对于笔画的起始点、入笔之势、行笔方向及收笔形状,观察越细,记得越牢,越利于进阶。
切莫用走马观花,我行我素的方法,对待习书!
三是用笔,这是提升书写水平的重要法宝。
每一次下笔,写出的笔画及字形,我们都会不知不觉地与范字进行比对和思考。这正是我们认识和熟悉笔性的过程。不断对用笔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书写水平自然会渐渐提升。
掌握以下几个方法可以有助自学毛笔书法。
(一)写竖不写横。
既按照过去毛笔字的书写方式,自上而下竖式并从左至右书写,其练习效果要比横式书写更好更快。
(二)写繁不写简。
凡练习的字有繁体版本的,最好按照繁体版本的书写。用毛笔写简体字通常情况下远不如繁体字更入眼。
(三)写悬不写垫。
一般初学者为稳固手臂,其肘关节是不离案的,这样其实对初学者是不利的,只有自始就悬起肘部练习,会进步的更快。
(四)写润不写干。
初学毛笔书法者首先要掌握毛笔的润墨,既不能过饱也不可过少。更不能出现墨干笔划以防止出现二次描笔。
以上回答希望有助于朋友的练习。
初学书法者是否可以同时练习几种书体?需要注意些什么?
这个问题题的很好,对初练书法就很重要。
我个人的经验和教训认为:1、先大致了解简单书史看一下历代有哪些代表性的碑贴,选出自己喜欢的几种,都去临一临。(现在网络时代做到这点太方便了,都不用去买东西)这个最多花三个月以内的时间。目的是搞清哪个是你比较容易上手的。这一步特别重要。因为每个人的特质是不一样的,一般篆书上手快,隶书上手也比较快,是推荐先练习以掌握笔墨控制。但也有人就是喜欢楷书,但楷书种类太多了,从魏碑、钟繇到二王,再到唐楷。如果直接从唐楷的颜柳直接上手,我个人认为是最难的,因为楷书发展到唐代,其法度已经达到极致,难度极高,使初学者很难体会到成就,也就难以坚持,不如先从钟繇或二王小楷入手,这是从隶到楷的过渡期,相对容易,而且字的结体趣味性更强。而颜柳几乎把楷书标准化了,现在的印刷体就是这么来的。所以我认为现在许多初学者上来就是颜柳欧,是挺误导人的。还是那句话,每个人的秉性和特质不同,千人一面一定是错的。我个人从柳入手,写了两年也没样子,沮丧极了。后来改临王羲之的黄庭经、钟繇的宣示表,一上手就感觉舒服极了。而唐楷中我对虞世南的孔庙碑又极为喜欢。我自己分析,是因为我是一个性格温和、安静平和的人,喜欢空灵的感觉。所以第一步实际上是找到你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与之匹配的碑帖。这一点太重要。
2、第二步,选到了合适自己的书体及碑帖精临。此时要注意读帖,天天抄一部分意义不大,不如花7成时间读,三成时间写。这样反而事半功倍。这个期间当然可以多读些其它书论极碑帖。这一步应该做到可以背临。
3、第三步,选与自己精临碑帖一路的或有关联的碑帖节临,并广泛地汲取其它碑帖的营养。慢慢的你会有了自己的风格趣向。为形成自己的书风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在方向上找到了自己。
我只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但这些是我个人的真实体会。希望对初学者有帮助。
附带发几幅自己的练习,写的不好,望大家多指教。
谢谢邀请,初学书法我是不建议同时练习几种字体的,刚开始练习书法一定要专一,从一种书体入手,等这种字体入门以后再去学习其它的字体,这书法书法学习最常用的一个方法。
1、为什么初学书法要先从一种书体开始入手呢?
初学书法的时候,对于书法的理解比较浅,对于字体的掌控能力也比较差,这个时候从一种书体入手,学习的时候精力更加集中和专注,容易更快的入门,如果学习的方向太杂,那到最后只能是哪一个字帖都写不好。其实书法的技法都是相通的,一种字体学会了,再去练习其它的字帖就会简单很多。
这个就像学习厨师一样,刚开始肯定好选择一个菜系学习,要么川菜要么鲁菜,一个新手你不可能同时学习八大菜系的,只有你熟练掌握了一种菜系的做法,才可以去尝试其它菜系,最后可能根据各大菜系不同的特点,做出自己独特的菜。
2、什么时候可以同时学习两个字帖?
一般是在一个字帖入门以后,这个很难定义时间的长短,一般能够熟练的临写这本字帖,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创作就可以开始学习第二种字体了,这个有长有短有短,长的可能一两年,短的三四个月的也有。
3、学习两种字体要注意什么?
虽然书法的技法都是相通的,但是书体不同,表达方式也不一样,所以练习两种字体其实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比单写一种字体的进步还要快。
但是写两种书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虽然选择了两种书体进行练习,但是这两种书体在时间上并不能平均分配,还是要分出一个主次来,最少在一年内一定还有一个主攻方向,一个字帖作为***。
谢谢邀请,欢迎关注。
谢邀。
初学书法,绝对不可以贪多,只能选择一个帖子学习。
成功的每个帖子,都是作者在学习前人基础上得来的,创造性的名帖子更是积一生修炼方有的结果。
所以,学成一个帖子,即使你很聪明,又肯下功夫也不是一年半载就能成功的。
这里首要的问题是,要明确坚持炼性的重要性。人有性格帖子也有性格。性不成学书不会成的。
其次才是书写方法上的问题。不能一味去临,需要开动头脑去观察分折比较,不断找出不足和错误,不断改进,才能不断进步。
第三,选定了目标就要长期坚持下去。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只要坚持到一定火候,也就是心手双畅的时候,收获就来了。
如果你有志于书法大业,并且有天赋肯下功夫,就要在学成一家后,再学另一家,争取把所有书体所有名家学遍,并在字内功字外功上都下大力气。那你就一定成名就,成为一代***。
学习书法非一朝一夕的事。是一种兴趣爱好,只要你有兴趣练字会给你带来无尽的喜悦和***。
我的意见学习书法绝对不要心急,一种字体一种字体的练比较好。练好一种体最少的用一年时间。练习多种体短时间内容易混淆,分不清各体的特点。特别是楷书四体,有些特点是很接近的,因为却是楷体。反正时间都是一样的。
人在练习书法时决不可心浮气燥,要平静下来认真仔细揣摩。有时候练过几天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就不愿练了,其实这方面的问题要注意。我反复强调它是兴趣爱好,没有一个平静恒专的心态是不行的。当你有了兴趣的时候无论在任何场合都会“练”。任何东西都是“笔”,躺着都会用手指写“天书”,琢磨它的[_a***_]结构。如果这样下来一种字体的特点就会烂熟于心。当你换另外一种体时就会有明显的比较。
谢谢小秘书邀请!
初学书法的是可以同时练几种字体。但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要先从欧阳询的“九成宫”开始,不管你喜不喜欢欧体,都必须先练欧楷。因为欧楷之后的楷书多多少少受了欧体的影响,且欧楷略有隶书用笔的方法。第二,欧楷有了一定的基础就选择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此碑文是颜真卿早年所写,与欧体用笔、结字非常相似,但字体用笔多了一些刚毅,险俊;第三,选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柳楷结字受欧楷影响!用笔受颜楷影响。最终写出了不同于欧楷、颜楷的柳公权楷书。其用笔藏锋落笔变化无常,而结字从险俊中求平稳。第四,无论选择那一种书体都要有所斩获!这样对后来选择别的书体练习也有帮助。最后呈上几张图片,仅供评鉴!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毛笔中的楷书应该怎么练?
楷书怎么练?我认为从以下入手。其一,要取法乎上。选好一本古代法帖。不要学今人的字。其二,学好基本点画及结体。点画是基础,一定要打牢。其三,坚持时间投入。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四,学习有关书法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其五,要交流借鉴。和书友经常交流,取长补短。总之,学习楷书要得法,贵在坚持。下面是我的临帖: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学书法最好是从楷书练起!至于怎么练也值得探讨一番。
选帖就不谈了,我们重点谈如何能练好楷书的问题,注重那些重要环节的问题。
我认为学习楷书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关注起笔,行笔以及收笔的问题。我们学习楷书首先需要学习笔划,而笔划的关键在于把握好,理解好这三个动作要领。
起笔,起笔的角度很关键,而且绝对不可以忽略,一个字起笔的角度不对,就可憎决定你若临摹的字不像字帖的字,我遇见很多这样的情况,不是横太平,就是横过于陡,自己没有注意,然后反复地练,可是就是觉得怎么都不甚像。这就是因为起笔的角度不对引起的,起笔的角度定了,字的结构也就定了,因为你学的是字帖的字,必须按照字帖去写,你起笔的角度与字帖不一致,你还要强制地按字帖写,自然结构会有所变形。
行笔,行笔的把握是感觉,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行笔的感觉不好,你的笔划线条就不会好看,更不会有神***。行笔的这种感觉是依靠无数次的训练产生的,没有什么技巧,就像控笔一样,两个字,磨炼!
收笔,收笔多数都是顿笔,顿笔需要把握尺度,过分了顿成圪塔了,轻了不到位!这也是一个感觉的问题,时间长了,手里的分寸自然把握的好。
这次就谈到这里吧!文章太长,别说看者烦,我自己都不舒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入门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入门楷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