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怎么转换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草书怎么转换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练习书法的过程中能改变练习的字体吗?
“练习书法的过程中能改变练习的字体吗”?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我觉得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能改变字体,但是不能见异思迁,经常更换字体,那样将会学成“四不像”,也就达不到学习书法的目的!
练习书法的几个要素,我认为是工具,信心和字帖,这里我们就来说说字帖的问题,选择字帖其实也就是选择了一种字体。
影响字体选择的因素也有很多,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己喜欢什么字帖就选择什么样的字帖,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选择的字帖,你才会有兴趣一直练习下去。在选择字帖的这一块儿,我深有体会,也就是说不能看别人选什么字帖就跟着别人选,因为每个人的审美都有所不同,适合别人的不一定就适合你,所以这一点尤其重要!
在这里,我谈一个现象,那就是像我们这种九零后乃至于八零后,最开始学习硬笔书法的时候,都是受到庞中华和庞中华字帖的影响,那个时候可谓是人手一本,记得荆霄鹏老师说过,他小的时候接触的第一本硬笔书法字帖就是庞中华老师的,当时就觉得惊为天人,对着薄薄的几本字帖反复练习,我想很多人都和荆霄鹏老师一样,书法启蒙老师都是庞中华老师。
我这里为什么要说庞中华老师和庞中华字帖呢?因为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改变字体的问题,据我了解,几乎没有人把庞中华的字帖从一而终地练习下去,虽然说庞中华的字帖给人以启迪,帮助人们练习写字甚至走上书法道路,但是,越来越多的字帖的出版,而庞中华字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人们的选择多了,庞中华字帖自然不再是首选了,或许是因为有更好的字帖,书法爱好者们纷纷选择了诸如卢中南,田英章,顾仲安等人的字帖。这也算是一个改变字体的过程了吧!
改变字体可不可以呢?当然是可以的,而且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就要博揽群体,古代哪个书法家不是这样的呢?吸收前人不同的书法长处,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大书法家必经之路!
在练习得过程中,改变字体当然是可以的,例如先练习魏晋时期的楷书,在学精学透的时候,就可以写唐人的楷书,因为这里面有着自然的继承关系,这样改变字体就是正确的。
我们说改变字体是正确的而且可以说是必须的,但是不能见异思迁,今天练欧阳询,明天练褚遂良,这种方法是达不到效果的。改变字体应该是循序渐进,而又水到渠成的,不是强加的!
所以说,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是完全可以改变字体的,具体的过程我认为是我上面所说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笔尖写字课堂!
我能理解你换字体的心情,也能看出你对书法的热爱。学习书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字体,我们都很喜欢、都想学,于是学着这个字体,就想换那个字体,这很正常。不然临老到死却只体验了一种字体,虽说是执着,但也是觉得心里很亏啊!祖先留下的书法财富浩如烟海,对我们来说是颇多享受,但是一开始,我们只有先盯准一种字体,然后耐住寂寞,攻他个两三年。期间,你必须把基本的用笔方法搞会,然后其他字体才是相通的,笔法是一,字体是一万,我们要从一走到一万。第一种字体可能用三年,第二种字体就可能是一年半,第三种字体也可能就是半年,后面你学的就更快了,享受书法的方面就更多了。
也就是说,你在换字体之前,必须把前一种字体做一个很好的收获总结,当然允许有遗留问题。第一个字体练好之后,就会以此为基准,对其他字体,有一个比较概况了解,你站在更高认知高度去学习新字体,就会事半功倍,在这里,我把各种书体的特点对比列一下,你可以参照着这些特点,去学习的字体。
同时,在结构上,每种字体也是不一样的。我还是捡干货说一点,简单介绍两种结构,一个是斜画紧结,一个是平画宽结。下面有一个短视频,你可以慢慢的体会,从我告诉你的观察角度上,去观察各种不同结构的字体。不能光拿个笔和纸,在那里闷着头练,我们完全可以用现代的方法手段,如简单的物理学常识、统计学常识,也不必故弄玄虚、越弄越复杂,来对所有的字体进行总结,把一万的东西变成一,这样就可以好学了。我绝不会乞讨别人关注我,但只要你锁定我的频道,我会一以贯之,负责到底地为您系统介绍,归纳总结,万而归一。简单的,才是真理。
***加载中...
答案是肯定得。
书法学习需要融会贯通,而不是只学一种字体。具体如下:
一、初学者可以选定自己喜欢的字体以后,逐个进行读帖、学习、研究、分析,然后开始临摹,临摹过程中注意与原帖进行对比,寻找差异,然后通过反复学习,直到字体达到背诵的程度时,再次对字帖进行通临,精临,背临,基本达到了学习的初步目标。
二、当学习完一种字体以后,基本对写字的技巧和方法有所掌握。这时,可以选择其他字体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与前一种字体有个磨合期,但万变不离其宗,关键是写字的技巧和方法,以此类推学习其他字体。
三、学习了诸多帖以后,根据自己学习的经验进行字体间的融合,然后尝试创作,反复尝试,就会形成优秀的作品。
祝你学习愉快,附上个人硬笔拙作,请多提宝贵意见(印章大就先不提了)。
最好把每一种书体学扎实以后,再换写别一种书体,不要今天写欧体明天写柳体,最后什么也没学好,其实不管什么书体,他的笔法都基本相同,理论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各字体的字形不一样而己。
传统的习字方法是要求临帖时尊重原创,力求一致,越像越好。即,先“入贴”,一开始照着原帖模仿,时间久了,达到背着帖子写,帖子已经印记到脑中,在得到原帖作者的真传后,再“出贴”,即加入自己的再创作,写出有自己风格的字体。
现在信息量很大,书法作品见得多了,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基本功可以了,尝试改变字体未尝不可。
把草书说成是线条艺术,合理吗?
谢谢问题邀请,说说个人的看法。
有一段时间确实流行着一种说法,“草书是一种线条的艺术”甚至有人说“书法是一种线条的艺术”,而且还是在一些正规的出版物和文章里面,对于这种说法,我个人认为是不合理的,或者说是不全面的。
线条在书法的表现因素里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书法的表现因素并不仅仅是线条。
书法的线条和西方艺术里的线条也是不一样的,西方艺术线条的目的是为了造型,是为了一种意象的表现,而书法的线条首先要组成一个具体的汉子,不管是草书、隶书还是楷书,都离不开文字这个基础。没有文字基础,书法的线条也将失去意义。
用笔是书法特有的一种技法
书法是讲究用笔的,线条就是用笔的具体的表现,是用毛笔书写的线条,毛笔书写和书法特有的用笔,决定了书法线条的特殊性,并不是简单的线,其中包含着中国书法的笔法要素。
忽略了书法的文化因素
书法除了是一门艺术,他还是文化,这是由书法作品的内容决定的,书法作品的内容一般都是古代优秀的诗词文章,中国古代优秀的书法作品也蕴涵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书写功夫。
把书法称为“线条的艺术”也有它的优势
这样能更好的国际化,让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书法,不过这种变了味的方式,不用也好。他就是一门中国的传统艺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怎么转换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怎么转换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