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悬肘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悬肘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初学行书需要悬肘吗?
初学是要寻得趣味的,一味追求悬肘而失去求本,是无意义的。当然如果本人非常喜欢悬肘,也是可以的。但学习到一个阶段后,终究要学会悬肘的。不是为悬肘而悬肘,而笔势使然。“万物凌空,举笔寻踪”。这是我的理解。
悬腕写字和悬肘写字,这样练习书法会影响写字质量吗?
应该不会,这只是一个写字习惯的问题,影响不到字的作品质量。反而对写小一些的字还会有帮助,若是再写大字的话,就考虑悬肘的事情了,要是不悬肘再不站起来写,作品的质量就没有保证了。
谢谢邀请。
中国汉字书法书写姿势,是由于历史生活起居物质条件不断演变而来,有悬腕,悬肘,贴案或称伏案等多种书写姿势。古时,有席无案,故悬腕悬肘书写,取席地坐姿或跪姿完成整个书写过程,待有案有桌有椅有凳之后,逐渐形成了正襟危坐的伏案贴案书写姿势。
通常悬腕练习书写,肯定也会连动到悬肘,所谓纲举目张,对于腕力的发挥和灵活运笔,是相辅相连的。腕及肘部悬空后,首先会影响到运笔初时的不适应,写出的线条不均匀,不流畅,没有笔力,着纸着墨轻重把控力差。所以,不论是悬腕吊笔或悬肘吊笔的书写姿势,对笔墨的把控力肯定没有伏案写姿那么细腻和精确如意,但运笔范围则大大增加,如写大字大大字等。因为里面有个对平衡力的灵活把控发挥问题。
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除了多练之外,在进行悬腕悬肘练习时,必要提高这些写姿对笔墨的把控力和持久力的最佳方法,是负重练习。即习书练字时,贴腕或贴肘绑定一块适度的石质压尺,以增加腕肘悬空负重的平衡力锻炼。一两年后,悬腕悬肘写出的字,力量,稳健,运笔表现能力更为自如准确表达笔意。其实就是解决了悬笔后的平衡力把控适应和耐久的问题。
至于悬腕不悬肘,是为肘制。制约了腕力的灵活运用及控笔能力的极致发挥。
谢谢三干里马先生邀请:
悬碗即在坐势下腕悬空,不接触桌面,一般在写较小字体情况下适用,如:小楷字体可悬腕,枕腕,或着腕,对字体其线条美观影响不会有多大。
悬肘这个问题,十分重要,悬肘一般指书写较大的字体,对大的字体如不会悬肘,根本就写不出好的字体来。
悬肘的好处是,易挥毫走笔,驰骋空间,适于大幅进退;但是,没有一定的功力,是达不到高效果的,所以,在学习书法过程中,要认识其悬肘的重要性,扎扎实训练,真正熟练掌握悬肘其方法。
谢谢邀请,只能以浅薄的书写经验回答,悬肘写小楷不太现实,如前一朋友所言,易挡住视线。故小楷多妩媚之姿,中大楷及草出若多媚姿,則实为诟病,何出此因?因角度问题,若枕腕或肘,使垂直与纸面时运笔难度较大,笔力也会严重受限,因腕部多用力。
当肘和腕全悬起来时,通身的经络会更加畅通,更容易把气提起来,运笔也更加自由而多筋骨,个人认为,除小楷及章草,其余书体皆宜悬肘悬腕!
悬腕,顾名思义就是悬起手腕。悬肘则是悬起胳膊肘,通常指我们的胳膊。而这种行为对我们书写来说要据情况而定。
通常来讲,悬肘一般出现在站起来写大字的时候。肘部悬空可活动的范围才会大,就好像以胳膊为半径画圆是一个道理,可以更清楚的看到笔画的运行轨迹,扩大视野,也不会被束缚,给笔的运行更大的空间。
在写正常大小字体时,***用悬腕,可以更有力的控制毛笔,写出来的线条也会坚硬挺拔,但是这时用悬肘的话,在控制不好毛笔的情况下,写出来的线条软弱无力,或者略显僵硬。
悬肘悬腕写出来的字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平时的练习程度,多多练习,可以提高控笔能力,不管是枕腕,悬腕还是悬肘,就都可以把握好了,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不同观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悬肘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悬肘行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