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刘禹锡字体行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刘禹锡字体行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个书法好吗?
看到这幅书法(如果非要说是书法),想起了上大学的时候,系里搞书展,我的同学胖子找了支破笔,弄了张绘图的白纸,龙飞凤舞的给来了一张“草书”,而且找到组委会,要求展出,要和高手比一比。
如今看到这幅作品,我只能苦笑一下,说“这真的不好”。
在我学习写字的这么些年里,如果写成这样,我只能说,这是草纸。
要说是作品,有点勉强;说是书法,师傅会不愿意的。
取法当乎上,下笔自然古
文 代先洲
第一幅行草书作品,气势磅礴,笔法娴熟,章法也完整,应该是一件不错的作品。但是这件作品最大的问题一是有些字的草法有误,如“传”“寒”等,古人云:草书不上格,神仙认不得。就是在创作之前,一定要查书法字典,把每一个字的草法弄清楚,不可错误。如果一件作品出现草法错误,即是写得再好,也是一件废品,作为书法爱好者不得不搞清楚。二是作品取法的格调不高。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学习书法一定要学习中国古人优秀的书法经典作品,从中汲取营养。不要学时人的一些低俗作品(时人高水平的作品也可以学习),不然让自己的作品格调太低。
第二幅隶书作品,写得轻松自然有自己的想法很好,也还不错。这幅作品同样存在取法不高的问题。学习隶书,汉隶是绕不过去的门坎,一定要在汉隶上下功夫,然后上追秦隶,简书,丰富自己的笔法,从而形成自己的隶书语言符号。
习书取法要乎上,
下笔自然有古人。
一家为主融其他,
自出机杼写天真。
这两件书法写的相当好,行草和隶书写的很多特色!而且书写的感觉很强。点画书写有力度,结字变化也好。行书有米芾,王铎的笔法精神,看了令人鼓舞!隶书的笔画变化好,结体也有新奇变化!确是好作品!
第一这幅作品笔笔有法,绝无江湖气息(说江湖字是外行中的外行只认田字那类人)。
第二笔法丰富,既有米芾刷字的沉着痛快,又有张瑞图那种对折的精髓处理的理解,浓枯的运用可以看出对颜真卿《祭侄文稿》临摹功底。
第三书写者天赋很高,想的多懂的多写不出来就是天赋问题,书法这门艺术对天赋要求很重要,百分之99.9的书法家其实就是个书匠就是这个问题。
第四说说遗憾,前两字“春城”明显未进状态,纸不够好,若用仿古黄厚纸比这工业漂白的纸提升作品档次,书写者并未达到最佳书写状态。
欣赏一件书法作品好不好,主要看三个方面:
1、笔法
2、结构
3、章法
从这两件作品来看,作者是有一些书***底的,主要体现在行草的字体写法有一定熟练程度,下笔果敢,有一定创作经验。
笔法上来看,方笔为主,线条硬朗,有点横冲直撞的感觉,过于生硬了些,线条质感单一,缺乏韧劲。这可能与作者的用笔习惯有很大关系,我觉得作者可能习惯手臂挥舞的动作,写行草书其实对手腕的运用要求很高,行草书不仅取风可以硬朗如黄庭坚书风,更要有一定张力和弹力。
结构上来看,有大小变化,体态正侧相依,为整篇作品添加了灵动性,也是作品的一大亮点之一!
章法上来看,墨色有枯湿浓淡的变化,个别处,一气呵成,创作大胆,这也是行草书创作的亮点之一!
细看落款处与正文处能形成一些对比,让作品有了一定层次感!
最后,再总结一下,个人认为作者比较适合临习黄庭坚的行草书,书风有一定相似之处,但还是少去临习现代书家的作品,会导致江湖习气越来越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刘禹锡字体行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刘禹锡字体行书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