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亚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亚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汉字“射”和“矮”真的是读音弄颠倒了吗?
射与矮、牛与半、出与重、鸭和凤、鱼和羊、圆和胖等
这些字都总有人在那嚷嚷着搞反了,其实都是望字生义瞎胡说,或者只是为了搞笑逗乐。有些是形声字非当作会意字解读,有些则是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因为简化而隐去了一些信息而造成误解。但凡愿意去认真探究的,就很容易通过网上查询而知道所谓的“搞反”都是错的。分享一些汉字演变的图先自己理解下。
比较关键的是射字。可以注意到“身”字和“弓”字的金文非常相似,许慎在编纂《说文解字》时把弓讹写成身,篆书中能看出那时就这么沿袭下去了。这是直接原因。
至于矮,标准的形声字。矢本义指箭,因常用于衡量物体的长短以及是否笔直,后引申为标尺、尺度,“短”、“矬”、“矮”都是形容短小,而“矩”本义则为画直角的工具。
顺带提下“出”和“重”。出在篆体中是“土上有草”,表示草木生长,相当于“茁”,并不是两个山叠在一起,后来因为比较像就简化成这样了;“重”和“矮”一样是形声字,是“壬”中一个“東”。“壬”是“人在土上”,代表厚。
其他那些就不一一赘述了。
“射”和“矮”的读音是不是弄颠倒了,大概可以从这样几个层面来分析——
第一,语言中的一个字词,其发音,是约定俗成沿袭而来的。就是说,如果自古,射箭的“射”就读作“ǎi”,那么现在也读这个音;同理,不高的“矮”,古来就读“shè”,今天大家也没疑意。
第二,语言永远是第一性的,文字始终是第二性的。汉字中的每个字,都是对应汉语中的一个语素构造而成的。所以,每个字的读音,都来自其所对应的那个语音——“射”,对应着“shè”;“矮”,对应着“ǎi”。
以上这两点,是在不将历史的音韵变化及方言作为考量条件而言的。
第三,在前两条的基础上,才好琢磨古人造字的初衷——每个字何以如此。 从“射”和“矮”的构字设计上,其所表达的含义,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这里插一句,之所以有人说这两个字的读音颠倒了,实际是说,在构字之初,“射”与“矮”就被“调了包”。 这个理解的确不对。“射”和“矮”的构字设计不仅毫无问题。而且,恰恰体现着汉字的丰富内涵和历史底蕴。
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里,他先举的是“䠶”,这是秦统一六国后的小篆体。其解释是,“***发于身而中于远也。从矢从身。”
如果这个字用到现在,可能不会有人以为“shè”字读音错了。可是问题来了——许慎接着列出了“射”字,并注解说,“篆文䠶。从寸。寸,法度也。亦手也。”
篆即大篆,狭义指籀文,广义包括金文和石鼓文,至少在西周后期广泛使用。
许慎是个“老八板儿”。他若是不举后面这个字,也许今天的争议根本不存在。可是他就是这么“较真儿”,非把他能搜罗到的字都列出来。当然,换个角度说,许慎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他的《说文》也不会被后世奉为圭臬——这是中国的第一部字典,而且极具权威。
许多人认为“射”和“矮”这两个汉字的使用弄混颠倒了。他们认为,“射”从身从寸,“寸”很短,身材很短,故“射”应该是身材短小的意思。而“矮”从矢从委,“委”有屈的意思,屈弓发矢,反应该是“射”的意思。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先说“射”字。“射”的甲骨文字形是以手曳弓,矢将发之象。《说文》:“射,***发于身而中于远也。”实际上,“射”是古代六艺之一,是一项技能。“射”分武射和文射,武射是一项军事技能,用于战场杀敌或围猎演武。文射则是一项礼仪,称为“射礼”。射礼分为大射礼、宾射礼、燕射礼和乡射礼四种。
“射”这个汉字主要源自射礼。射之为礼,讲究身必正,手有分寸,合乎君子之道。《礼记·射义》:“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射”的目的就是要“中的”,这个“中”,不仅是指矢之中的,更重要的是暗指合于中庸之道,体现君子的修身。
“射”礼的要领就是身要端正,手要把握好分寸,身不正,手无寸,则必不中,即使侥幸中也不合乎礼。射之为礼,文射也,其可观者在身,不在矢也,身正而矢不中,犹合于礼,身不正而矢中者,亦不为礼也,故射从身从寸。“寸”是指示字,指人手向腕部退一寸的地方,也就是中医号脉处,这里是动脉脉搏跳动最明显的地方,称为“寸口”。《说文》:“寸,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寸引申指精确点,即“度”。把握分寸就是把握这个精确点,掌握好度。
我也听到过这种说法。可以明确的说,这种说法肯定不对。提出这种观点的人,不是真正了解文字学的人,而是望文生义,游戏文字的人。当然,这也未必就是坏事,这些解读许多是充满正能量的,但是,如果把它们当成真正文字学的知识去解读,可能就有问题了。
“射”这个字,看起来好像是“身”和“寸”组成,按六书的理论似乎是个形声字,但看看它以甲骨文到金文篆书再到楷书的变化,就可知道,它是一个象形文字,“身“是一个弓箭的形象,而寸是手的形象,射是手拉弓箭的象形字。为什么弓箭的形象会演变成身体的身呢?汉字造字之初,身体的身,不是现在的意思,它指的是女人怀孕,这个用法,现在还有痕迹。比如说称女人怀孕为”有身子了”。女人怀孕的形象是大肚子的形象,与拉开的弓有些相似,这大概就是发生愕误的原因。
提出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身是身体,寸是很短的意思,一合起来就是矮了,这当然是不对的。不过“身“和“寸“放在一起却真可以组成一个词,叫”同身寸”是中医上用的。寸是手腕到某一点的距离,如果找一个穴位,就用自己的手来量,大人小孩的距离是不一样的。
矮是确确实实的形声字,矢是形旁,委是声旁。委同时又兼表意。矢是箭(身是弓的形状)箭在古代常用来表示距离,比如一箭之地,与字义相关,而委有俯身相就之意。如果你与某人说话要俯下身来,就说明此人是矮的。
汉字是整体系统,类似的字不仅仅是矮一个,还有短、矬等字都与矢有关,意义上有相似性,相关性。
所以,认为“射”与“矮”颠倒了的说法是不对的,纯属误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亚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亚行书字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