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字体画法行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字体画法行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初学行书,如何训练笔法?
你好,我是子凡的书法日常,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初学行书如何训练笔法?根据我学习书法的经历来看,首先要解决什么是笔法问题,才能进一步展开笔法训练。
1.笔法不在乎分为:起行收,提按,转折。这些基本的笔法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个基本笔画比如,横画,竖画,撇画,捺画,心勾等等。
2.起笔可以分为,顺入,逆入,切入等;收笔又可以分为,回锋收笔,楷书用得比较多,而在行书中,一般出锋收笔,或者稍顿收笔,收笔方式也有很多,需要多看墨迹总结;转折又可以分为翻转,圆转,折中带转等等,把这些笔法的基本要素弄明白了,笔法训练就可以针对性开展了。
王羲之尺牍孔侍中帖
3.具体到行书笔法训练,一般选择墨迹本来训练,可以选择王羲之尺牍手札,米芾的苕溪诗帖,蜀素帖,赵孟頫的前后赤壁赋,洛神赋,归去来兮辞等,选择你喜欢的墨迹本,把每一个笔画单独拿出来分析起行收,提按转。这样虽然慢,但只要这样做,进步很快。分析好笔法要点后,再把每一个笔画拿出来专门练习,练到可以很熟练地写出来并且像原帖,这就过关了!
三种起笔方式
行书常用收笔方式
欢迎关注子凡的书法日常,分享更多书法知识及教学视频。
你这两幅字已经写的不错,不像刚开始学的。
***如想深入钻研行书艺术,给你一点参考意见:
1,研究一下各个时代书家所用纸笔特点。因为只有材料对了才能出那种效果,否则始终出不了神韵。晋代唐代大多数用麻纸,鸡距笔。
2,各个时代写字姿势、握笔都不一样,这导致笔发力的支点不同,具有时代特征。比如:一捺中最粗的一段在开始还是中间段,或是末尾,是往下出锋还是往上出锋,或是水平出锋。这些了解了,就能顺理成章的写出那个时代书法风韵。而不是依葫芦画瓢,那就很生硬,和熟练无关。
3,不要僵硬的学习,多思考,多读帖,重要的是:一边临帖,一边创作。
把一幅字帖中你最欣赏的那些字***的练上一千遍,基本上这个帖子就可以过关了。可以选择其他帖子学习。
4,读一遍书法史,能知道你目前所在的维度、是不是走在正路上。
以上供参考。
初学行书。如何训练?
这是培训班和自学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培训班里。老师会先讲笔墨纸砚的基本情况和使用方法,笔划的书写过程和要点,讲解字体结构。等等基本入门的书法知识。有的老师会讲解一些欧阳柳赵的字体的区别。现在所有的书法学校培训班之类的。只会教教材里所学的基本规范的东西。一种字体的法则规则。你写的像了。写的好了。就算培训毕业了。一个培训班出来的学员。写的字基本上相象。很多学员学完了。回来自己练习。想深度学习。却找不到方法。因为现在培训班。不会教你。
自学亦如此,很多想练下毛筆字,上网查下结果80%的“专家”都教你先写楷书入笔,于是你找个帖就来始练了!练着练着就起来越象了。换个帖练着也越写越象了!放下帖,突然就发现自己不会写了,或字会写但放在一起就不好看了!这是为什么呢?
看下孙过庭怎么教人。
孙过庭对他的教学法很自信,他说:“尝有好事,就吾求习,吾乃粗举纲要,随而授之。无不心悟手从,言忘意得。”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有爱好书法的人来我这里学习,孙过庭给他们讲授书法纲要,效果很好。他们马上就了然于胸,心手相应。
那这个纲要是什么呢?孙过庭说他不保密:“今撰执、使、转、用之由,以袪未悟。”原来就是四个字:执、使、转、用。“袪”即去除,知道这四个字就可以去除你不懂的疑问。
那么什么是执、使、转、用呢
1:“执”,他这样解释:“执,谓深浅长短之类是也。”“执”就是执笔,“深浅长短”.这个简单从字面意思就会,在此不多说
2:“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掣”以前音chì,“牵掣”就是牵连、牵拉。“纵横”就是竖笔和横笔。“纵横牵掣”就是竖笔和横笔牵连。举例来说,如果两次重复,从横笔开始,就是“横竖横竖”,如果竖笔开始,就是“竖横竖横”。重复几次没有关系,都称之为“使”
说到笔法,历代著名书家用笔都有各自特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基本上都是逆入平出,提与按,转与折等。这些应从法帖中获取,临帖时,注意某字什么地方是提,什地方是按,什么地方该圆转,什么地该方折……临帖过程中自然学到了笔法,也字到了结字。以城个人认为,字行书了,没有必要还单独练笔法。
前两天看到你的行书作品,用笔的起、行、收都不错。只要注意运笔要涩行,才会有力度。
不会写行书,不会连笔,想练行书该怎么练?
● 我谈谈行书连笔的“带连”与“合连”笔法要领。
——行书的“连笔”,指笔画与笔画相连接的书写技法。“连笔”包括“带连”“合连”等方式。我以王铎的行书范字为例进行说明。
一、带连
——“带连”,指在引带基础上,由带笔牵丝将前后笔画连接的书写方式。
——上下点、上下横、上下撇、“心”字的中点与右点等连绵书写为宜,以避免笔势停滞和结构零碎,如王铎行书中的“於”“霍”“珍”“心”等字。
——请注意:临摹“带连”的笔画时,要按引带的笔势爽快书写,不要拘谨描画。前后笔画只要笔势连贯,没有实际连接也可以。
二、合连
—— “合连”指前后笔画直接连接的书写方式。(不经引带牵丝而连接。前后笔画往往缩短。)
——“合连”可以使笔势更贯通、结构更紧密、书写更轻松。
行书是生活工作中常用的字体,主要是书写的速度快,这也是普遍运用的目的,要不也不叫行书。行书有行楷和行草,大都用行楷。练习行书首先要改变你书写楷字的运笔轨迹和方法,行书是:打破笔画顺序的,与楷书结构和运笔方法是有很大差别。不知道你所说的练行书是练毛笔字还是硬笔字,不管那种首要的先练习偏旁部首,行书的偏旁与楷书不一样,是连笔或省笔的,再次练习行书字的运笔轨迹也就是字的结字,建议买写硬笔行书字帖先从笔画连起。待你练熟练了就找些兰亭序等行书古帖,在练单字,重点是练提笔运笔断笔的意识和方法,达到每字连笔时都有笔断意连,游丝的出现,方能达到美观。祝你好运!
谢邀!
题主的字是有些楷书功底的,但还需要加油,建议你以后楷书、行楷可以一起练!
对你现在的字有如下建议:作为初学者,控笔能力不是很强的时候,你的笔过于细了,无论是练楷书,还是练行书,不容易出锋。比如:长捺,“辶”、若能写好,是能写出粗细变化、弧度、笔锋的。可以换支笔,好好练一下笔画!
再说怎么写行书:
1.可以从个别字开始,由点及面。我高中时,并没有刻意的学写行书,是标准的“江湖体”,但有几个字的行书的写法是跟着班主任学的,如:和、形、成等,感觉老师板书写的很好看,就在草稿本上没少学。如下图,刚写的:
直到现在看,也没有学错!
从此后,有了书法的审美意识,写字时有了连笔的意识,当然,那时,还是“江湖体”水平,没有练字的条件。
2、多欣赏大佬们好字、古贴、今贴,随着欣赏能力的提高,临贴增多,你会学会更多字的写法。
现在,很多硬笔字的行书或楷书的写法,都是有渊源的,如:
如上,是我模仿书圣的写法,当然,限于我水平,学的不像,也有太多的个人色彩,凭印象写的,我是不擅长临贴的,只能常观察对比了。
所以,写行书,可以有个人的风格,但总的来说,先学习、临习大家都公认的古贴今贴。不然,没有书法根底的连笔字,是不耐看的,没有足够书***底前,也不要创新、发明写法,那将是误区。
书法落款写不好,学习何种碑帖能快速提高行书水平?
您好,落款是一个门面工作必须书写好,这需要长期的练习了,写到熟时自然成。首先要选好字帖,确定了之后就要坚持练习不可经常换,在就是要练习笔法把基本笔画练好打好基本功,多看古帖古画落款积累书写经验。
谢谢你的邀请和提问。“书法落款写不好,学习何种碑帖能快速提高行书水平”?首先,我想补充一下你的问题概念,提高行书与落款确实很有关系。但是,书法落款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
例如,篆书落款、隶书落款、楷书落款、行书落款、草书落款。现代书法作品所有的落款,基本上都是用行书写的。
如果你学习的书法主要是行书,那么,落款就要有一些变化,尽量不要与正文行书的风格太一致了。
注意,我是说尽量。就是要避免一下在一个行书作品中,行书和行书太一致,会影响书法作品的字体效果,而不是不能一致。
所以,都是行书落款,现代书法作品对落款的要求,要比古代严格而丰富一些 。因为古代没有“书法作品”这个概念。今天的书法作品,有完整的正文、落款和印章三大要素。其中落款是不能少的要素之一,所以,对落款的艺术性要求,当然就要高一些。
例如,我们是学习楷书的,无论是哪一种楷书,那么,落款的行书字体就没有严格要求变化了。因为楷书和行书本来就离开距离了。
如果你写的正文是《[_a***_]序》这种行书,落款也是《兰亭序》的行书,就不太好。需要尽量变化一下。
但是,落款写不好也不一定都是因为行书水平问题,还有一个章法问题。落款在书法作品的章法中所占的比重,相当于“画龙点睛”。你的“龙”正文“画好了”,结果,“睛”落款没有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也会影响作品的,甚至影响很严重。
所以,落款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行书要好,还有比行书更重要的问题,是章法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字体画法行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字体画法行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