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字体自由秀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草书字体自由秀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草书的特点是豪放自由吗?
草书是书法的一种书体,草书有草篆、草隶、章草、今草、狂草等,它的特点草率、简约、自由、奔放、笔画连贯,书写流畅快捷,一气呵成,其行态活泼灵动,笔势如蛟龙游弋,气势磅礴。在笔画处理上笔画多的字体一带而过,相邻字之间笔画可以借用,以及不易处理的点画进行合理化变形,草书虽自由,但它的笔画是有规律的,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不是书家任易发揮,不过各个书家有每个人的风格不同,如古代张旭、怀素大家,豪放不羁是他们的共性。
写草书是一定要按照标准草书写吗?
标准草书是于右任老先生所书,旨在总结古人草书基础上将草书进一步整理,有个相对的现代标准。其实,这是仁者见仁的事情。学习草书和其他书体一样,取法乎上是个铁律。有标准篆书?标准隶书?标准楷书?即便秦朝书同文,也就是把秦小篆当作官方规范化文字使用。
个人认为,草书要按照标准草书写。这个标准是说字的形态不要出错,就像写楷书一样,不能出现错别字。
但是,草书书写可以融入个人风格,例如线条的特点,用笔的方法等,古代有很多草书大家,怀素、二王,孙过庭、黄庭坚等,他们都写草书,但是各有千秋,风格迥异,自成一家。
草书以简约便捷为准,故很多字放在一起,因相似而不能辨认。因此,和篆书一样,应以写名人名言警句为宜。且不可任意夸大结构变化,让人难受。在结构上,章草,今草,狂草,已完全能表达所有人不同的心情,不需要所谓的字形上的创新,而我本身对书法艺术,是只强调创新的人。
草书,首先是一种实用书体,一开始人们发明草书就是因为正体(篆书隶书)书写速度太慢,不能适应急剧变化的形势的需要,人们才发明了草篆和草隶。而既然是一种实用书法,首先得让接受公文的对方能够认识。须知,军国大事,决不是儿戏。所以说,草书是为了适应公文的传递而产生。草书当然要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标准。至于现代,草书仍然是一种比较实用的书体。譬如现在的医生,开的药方,就是草书。所以说,没有脱离实用的草书艺术,至于一些所为的***的书法脱离草书的文字性乱写乱画,那是他自己的事,但是不可能影响社会上的书法界的风向,因为那是一种神经错乱的行为,一个人疯了,大伙是不会疯的,大伙是头脑清楚的。所以草书的共同规律,大伙还是遵守的。
写草书必须有规矩,关键在于这个规矩不等于标准,其实历史上并没有统一的草书标准,历代草书名家王羲之,孙过庭,怀素,张芝等等写法也不尽相同,不过大家比较认可的还是王羲之的草诀歌和孙过庭的书谱,有些形体变化很大的字还是沿用王羲之的多些,只是到了现代,于右任才整理出了标准草书,可是好像也有没有得到公认,但是不能否认它的价值,还是比较系统的,而且大都有出处。现在草书书法名家对于一个字也有不同的写法,也无法统一。尽管如此,学草书还是要学一些规矩的,总得有个出处,特别不能自己杜撰,必要时就要查查草书字典,使自己有所遵循才好。个人体会,仅供参考。
这张草书小品如何?
不敢妄批,实事求是讲感觉。
学习书法,诸体皆难,写草尤甚。草书写的好,龙飞凤舞,异彩疑辉,包文含质,是最能体现书写者内涵情操的字体,也是最有书法艺术感觉的字体。
咱们品味下图草书
该草书小品字形还是很象草书,章法尚可,用笔就不适合写草书了。书谱云,章务检而便,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流而畅。
中锋用笔,是书法的根本宪法,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心。
该幅作品看似流畅,如行云流水,白驹过隙,实则不过加快了书写速度,再加上草书字外形尚可,给人以畅快淋漓的***象。
这幅草书最大败笔是满纸侧锋,导致线条飘滑,点画浮躁,墨不入纸,不堪深究。
方笔应用也多,草书宜圆笔,更能表现顺畅痛快的意境。如怀素自叙帖,引篆入草,笔走龙蛇,在急风骤雨中直抒胸臆,展现草书的痛快淋漓,完美诠释草法魅力。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至理名言。
在下也写毛笔字,话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也写不好,请批评!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字体自由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字体自由秀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