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字草书的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汉字草书的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草书?草书有几种?有何不同?
草书应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种。其个性不同,韵味各异,却异曲同工。
我有幸获得书法名家李雁教授墨宝一幅,今特晒于图中,请书法界慧眼大家者为我鉴别其为何草体?叩谢!
草书属于书法中的一种,书法有六大类,即楷书、行书、篆书、隶书、草书和魏碑。当然,你也可以认为书法是5种字体,因为魏碑可以归到到隶书中,它介于隶书到楷书的转变过程。
题主你问草书有哪几种, 就现在而言,草书可以分为三大草书,三大草书即章草、今草以及狂草。
我们来逐一说一说这三种草书的特点。
章草
章草与今草相似,从草书发展史讲,章草大体上形成于西汉宣、元之间,兴盛于东汉、三国及西晋。当时,它既是一种小学“识字”,也是一种章草标准字体。
草书是中国书法5种书体的一种,现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了,我们平时看到最多的还是楷书、隶书和行书,草书已经成为一门纯艺术。
草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成,它是基于隶书的快速和简约的书写,草书发展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书体则是在汉代,“汉兴有草书”,不过这种草书不是我们平时看到的草书,它是草书的一种“章草”。
随着魏晋时期书法技法的发展,草书演变出了三种,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
1、章草
章草源于隶书的快写,据说因为汉章帝喜欢书写这种草书而得名,由于章草和隶书处于同一时代,章草的主要特点是它保留了大量的隶书的笔画和结构,就连章法也和隶书非常相似,和其它草书不同的是,章草字字独立,字和字之间并不相连,它书写简单方便,字体也非常工整,所以孙过庭的书谱说它“章务检而便”。
代表作品如皇象《急就章》
《急就章》
2、今草
今草也称为小草,相对于大草而言,今草是由章草演变而成,不过它早已没有了章草的隶书用笔,去掉了章草的“燕尾”,字体也开始拉长,字和字之间也开始相连带,相比于章草变化更丰富,书写更流畅,今草最早的书法家是汉代的张芝,到王羲之达到完全成熟。
代表作品: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
什么是草书?草书是正书简约快速的写法。它的特点是:一,结构省简。二,笔画连贯。三,书写快速。
草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草书是指同正书甲骨、金文、小篆、分书和楷书相对应的草法书体。其中,甲骨、金文由于年代久远,它的草体已不得而知。其他正书的草体分别是:小篆的草体是草篆,分书的草体是隶书和章草,楷书的草体是行书、行草、今草和狂草。狭义的草书一般指以下三种,根据草体的潦草程度分:章草、今草和狂草。
“简化"和“草化"是汉字字体发展的基本倾向之一。一般认为草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为了便捷和急就。
章草。是草书中潦草程度最小的草书。它是在秦代草隶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用笔沿袭隶书,结字中保留隶书的“燕尾"波磔。传世作品主要有《急就章》《平复帖》等。
今草。也叫小草,是从章草演变而来的。它发展了章草笔势流转顺畅的特点,取消了章草中的"捺”笔,脱离了隶意,因此比章草更加简洁活泼。名帖有王羲之的《十七帖》、孙过庭的《书谱》等。
狂草,又称大草,是草书中最恣肆放纵的一种,最能表达书者的真性情。它最基本的特点是,一笔书下,飞走流注,气韵不断。狂草的代表作有,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等。
草书是最早的***文字。大体分两种。一种是小草,这种草书,在隶书阶段就已经出现了。著名的《平复帖》就是保存下来的隶书的草书,也是小草。
小草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与隶书不同,二是笔法合并简化,所以,写起来流畅快速,三是一个字一个字互相独立不连缀。此外,还有“章草”,这种草书,隶书的笔意比较明显,但是流畅快速,也是独树一帜的草书。
这些草书,都出现在魏晋以前。
王羲之继承了汉代的草书,创造了新的草书,是相对楷书的快速写法。
王献之更进一步,创造了“一笔书”的草书,这种书法一气呵成,字与字之间不再那样分明,而是互相争夺空间,仿佛每一个字都是互相连缀的但是,还没有连缀串通。
唐代的张旭与怀素开创了草书新局面,他们的草书,一笔万字,有时两三个字会叠合一起,有时一个字就占据五六个字的位置,大小不一,穿插连带,往返回复,连绵不断,气势奔腾,常人不可企及,后人称之为狂草。
狂草是草书的最高境界,技术难度很大,自由奔放而又法度不失,是书法家非常向往的书体。
从风格来说,草书就是小草和狂草,狂草也叫大草。
从历史的发展演进来说,草书经历了汉魏时代的章草,晋代的小草和唐代的狂草。
汉字字体演变顺序是?
汉字字体演变顺序如下:
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汉)→楷书(魏晋)→行书(魏晋)→草书(唐宋)。
1、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2、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3、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
4、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汉字字体演变顺序是?
汉字字体演变顺序如下:
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汉)→楷书(魏晋)→行书(魏晋)→草书(唐宋)。
1、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2、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3、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
4、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为什么世界上文字类型这么多,只有我们汉字才能形成书法艺术?
谢邀
因为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生活和斗争中,创造出极其丰富的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是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字中唯一可以独立门类的艺术。中国书法是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它不仅是作为交流思想的书面化工具,而且还以一种特殊的视觉形式来表现。
漢字是世界上最好的,最優越的文字。特別是電腦的誕生,成為最簡單,快捷,准確的輸入方法。
漢字不但可以傳遞信息,相互溝通,還可以以書法形式成為藝術品,共人欣賞,這與漢字的造型是分不開的,漢字按許慎的六書,分為象形字,會意字,指事字,轉註字,形聲字,***借字,几種造字方法,漢字,字中有音,音中有意,如果不認識這個字,通過六書造字方法就大致能揣摩出來讀什音,是什麼意思,比如,象形字,日,月,水,這些字本身就像物體的形狀,一個園裡面一個點,就像太陽,會意字,如休,古代人們干活累了靠住樹坐在地下,人+木,就是休。形聲字,如桐,左邊木,右邊是同,左形右聲,等等。
漢字在古代是高科技,都是用毛筆書寫,主要是用來使用,到現由於硬筆的出現,現在又用電腦打字。書法的使用價值已經失去而作為一種藝術的形式出現。隨著社會進步,人們已開始追求精神方面東西。尋求心靈的樂園。練書法的人越來越多。
回答了: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使用的文字,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汉字经过书法创作成为书法艺术作品。书法不同于写字,把字写正确写规范作为语言交流的工具,是写字的功能。
书法因汉字而存在,汉字因书法而变化完善。最古老的甲骨文就是有粗细变化,有徐急变化的线条形成的,比如方圆转折。往后甲骨文又演变为长方形的大篆小篆,它的笔画线条均匀整齐。之后,秦代统制文字,一变小篆圆转均匀的线条,产生了形状扁平,横而舒展,笔画方折平直的隶书。从秦汉之后到唐代,书法艺术空前发展,有图画线条的象形文字逐步转化为有特定符号的文字,它的字形方正,结构规范,容易被大众掌握和利用的交流工具,这就是楷书。书法在汉字的形成变化和不断完善的历史长河中,为规范汉字的各种体式,提供了标准。中国的汉字不同于世界其他文字,它是有特定的文字符号(笔画)和结构,有意义,有读音的文字,音形义完美结合。特别是它的“形”,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为书法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与可能。纵观汉字形成发展的历史,面对其他[_a***_]文字,不难看出,只有汉字能形成书法艺术是毋容置疑的,不仅如此,书法艺术同时成就了汉字。
很简单,其他文字只是一个记录的符号。
而我们的漢字则不同,除了能记录外还因為漢字的结构,造型具有美感,怎么写都好看,人们自然要去研究,怎么写才最好看?這就形成了《书法》!数千年來变幻無窮,這种探索恐無止境,愿我们的漢字越写越美吧!
其他文字若不服气,你也写啊!能写岀什么样子來?!
说起中国的汉字,和我一样经常爬格子的人会很关注文字所表达出的内容和情感,但如果你问有美术灵感的人汉字在他们眼里是种什么样子的话,他们会告诉你中国的汉字就是一幅美妙的写意山水画。
中国的汉字是由二维度的笔画组成,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偏旁部首,会意会音,千变万化,奥妙无穷!
西洋文字的主要结构以字母组成,属于单调的一维结构,缺少变化,在书写的过程中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它的优点在于简单而便于记忆,西方人的标准化思维在我看来与他们的文字和文化肯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麦当劳的快餐,福特的流水线后来在全世界大行其道就是他们这种思维的最好体现。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当中,中庸之道一直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中国的文字着重体现的就是四平八稳的美,这样的文字为了追求各方面之间的一种平衡,就需要用唯美的笔画将文字凹凸有致的书写结构摆布成如诗如画的美术结构。
经常接触西方文字的我,就曾经有过这样的亲身经历,当时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我真的是有点不相信。
我的一个德国客户,是一个啤酒厂的老板,当我们去考察酒厂的时候,他让远在斯图加特的女儿回来陪我们一起吃晚饭。饭店就在酒厂所在的小镇的火车站旁边。他女儿的身高目测超过1米8,典型的欧洲美女,她一边和我们寒暄,一边指着火车站说,她就是坐这个破火车回来的,连他老爸的宝马X5的便宜都没占上。这让我感到这个女孩很感性,肯定不是像他爸爸那样的生意人。果不其然,闲聊中我们都将业务上的事被放到了一边,她告诉我们她曾经在厦门大学学过中文,我说中文的说不难学,写汉字很难,她却说正好相反。我感到很惊讶,问她敢不敢来一次测试。她欣然接受了,于是我在手机上写了我和同事的姓: 一个戴字,一个唐字。让她看了几眼以后就删去。她拿起笔,略加思索了片刻就在纸上写出了这两个字。唯一的错误是戴字的右肩上少了那个点!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我问她这是为什么,她说,汉字在她的眼里就是图画,她又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所以将一幅图画重新画出来对她来说非常简单。而中文读音中的四声才是最让她头疼的。我们从小就学习写汉字,都是经过无数次的默写才掌握了汉字的写法,那次的经历让我第一次得知原来汉字对于不认识它的人来说竟是一幅巧夺天工的天然图画!
中国的汉字从结构上就能看出它的平衡美和力量美,这是西洋的字母文字所无法比拟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汉字能够演变成令人赏心悦目的书法艺术的原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字草书的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字草书的字体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