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字体推荐教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草书字体推荐教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样写好草书?
草书是很难写的一种书体,要写好草书,至少要做好下面几点:
一、要有扎实的正书基本功,尤其是篆书、隶书。草书线条腾挪,变化多,速度快,容易导致飘浮法游移、轻佻,而篆书隶书的醇厚雅致正好可以克服此病。
二、大胆、果断,即使在书写过程中出现失误,也决不回顾,犹豫,写完再说。
三、无论字的形态是如何的奇、怪、欹、斜,在通过一系列的矛盾统一辩证处理之后,最后都要归于平正。
四、气要聚,整篇要浑然一体,字法、布局要有反差,能形成较为强烈的节奏。
五、要有精确、精致、动人的细节。字的草法准确是个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求精致。
书法是中国最高的艺术形式 而草书是则是这一形式的最高表现 草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只有张芝 张旭 怀素 黄庭坚等寥寥可数的几位 可见草书之难之深 多少人 穷极终生也未能入其堂奥 但它也是有着严谨的法度和规范的 是可以学习 可以掌握的 一般先学行楷 掌握间架结构 再不断地长久地临习名家 还要学习古典史籍 诗词歌赋 观察天地自然 向一切世间美的事物学习 所谓功夫在书外 并不断地有意识地总结 融入自己的思考和创意 如此坚持二三十年 可能才对草书有些掌握和体会 没有勤学苦练 总结思考 千锤百炼 便入不了草书的门径 但没有超人的天赋或感悟 也只能是一般的书写者而已
谢邀:写草书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是慢长的过程,如果没有天赋和勤奋,那怕秏尽一生的精力恐怕难有建树。
因为草书在中国书法中是最高境界,“真则字终意亦终,草则行尽势未尽”(唐.李嗣真【草书】),草书的境界,来源于变化莫测的“笔法,章法,结体”,任何书体无与伦比。
所以説写草书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要“学而思,思而学,心中若有成局,然后举笔而追之,似乎了了于心,不能了了于手,再学再思,再 思再校,始得其一二,既得其四五,自此纵书以扩其量。”(清,宋曹【书法约言】)古人学书的经验值得深思……
写准草书的结体是基本功,因为草书结体很灵活,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用法,看参考(于右任【标准草书】现代【草书诀】)等一系列草书写法。
草书章法是一幅草书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章法又是通过草书结体和笔墨了体现的,“草书之体,如人坐卧行立,揖逊忿争,乘舟擗踊,一切变态,非苟然者,”(南宋,姜夔【草书】)古人形象的描绘了草书的动态,“夫书肇于自然”草书的章法来源于“自然”,不然唐人夸怀素草书“奔蛇走虺势入座,聚雨旋风声满堂”下。
由此可见,草书的结体与笔墨至关重要,写好草书必须要在这二者之中下功夫,循序渐进,方能有所收获……
我是江上人感谢您的邀请!怎么才能写一幅完整的草书书法。写一幅完整的草书作品还是比较容易的。就这样写呗!直到写结束为止。应该说怎么才能写出美妙绝伦,神***与意境俱佳的草书书法来。
有太多人不了解草书,认为能写好楷书就能写好草书。楷书是不变的而草书则是变化无穷的,楷书的点不超出三种写法,而草书的点我毫不夸张的说有万种写法。谁更难不言而知。我是学张旭怀素的草书,临摹还有板有眼的,但是自创的写出来总是不尽如人意。我总感觉笔力不够,技法技巧依然达不到我想要的境界。墨法还没完全掌握。所以写出来的作品总是不满意。
为什么会这样,我也在总结经验。我刚体会到笔法,可能还要有一段时间磨炼期,并不是代表你悟出来就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所以首先要继续苦练基本功。因为线条是草书的生命力,草书的精气神全是由点画与线条体现出来,最要命的是,这个点画与线条是无形的,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可粗可细,可浓可淡。一切的一切都是凭自己感觉来写,这就看你平时掌握的程度了。平时练习的精到,创作时也就能把控的好,平时练习没练到家,创作时就很难把控了,把控不好也就很难写出好的作品来。其实神***与意境由笔力来。基本功没练好,笔力就弱了,笔力弱了,神***与意境也就弱了。是这么回事。
楷书有一百个人可能有几个人还是能写好楷书的。而草书有一百个人不要说一百了就是一千个人也很难有一人能写出绝世草书来。草书难度之大。没学草书的人他可能体会不到这个东西。平时练习我们要注重笔力,结构,墨法练习。急是没用的,还是要沉下心来苦练。要么怎么说书法是悟出来与练出来的。我对草书感悟的很深体会也很深。所以说的也很到位。草书是书法里面最难学的,能学好不易。喜欢就关注吧!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书法爱好者具备哪些书法基本功就可以写好草书呢?
很多初学者以为是先有楷书,再有草书的,其实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是先有草书,再有楷书。
学习草书所要具备的基本功,就是在你学习草书之前呢,要先学会一种正书书,比如说篆书,或者说隶书,楷书。由正书入草书。篆,隶,楷都可以入草。
学习草书呢,要注意它的笔画。能省则省。还有他的笔法以使转为主,所以我们学习草书就要注意这几点。
没有正书功底,直接入草书了,你就写的线条会过于滑,没有笔法。
我们家的了解一下草书的历史。草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那时候的草书叫做章草,后来慢慢发展成为了小草,和大草。再到后来的大草。
学习章草必须要有隶书的功底,因为他有隶书的笔法。章草的代表作有《急就章》,章草明显有隶书的影子。
再后来有了小草,以王羲之的草书《十七帖》为代表。几乎脱离了隶书的笔法。
大草以张旭和怀素为代表。有怀素《自叙帖》,更加的狂放!
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我的草书教学视频。
***s://m.toutiaoimg.cn/group/6808144002416640527/?***=news_article×tamp=1589175815&group_id=6808144002416640527
我是“快乐书法营”,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草书的基本功,核心的要点是:
一、识草。
草书不同于隶,楷,行书的一笔一画写就,偏旁部首,甚至整个字都被极力简化,变为各种不同的符号,且这些符号,可以互相借代;有些不同的字,写法非常相近,区别仅仅在一个转折或一个不显眼的笔画的方向,角度的差异。
草书看起来龙飞凤舞,连绵纠缠,但每一个字,都有草书规范的的各种不同写法,信手涂抹,凭空臆造,就不合千年以来约定俗成的共同的法度,造成难以辩识,成了鬼画符。
孙过庭《书谱》局部
正因为如此,识草,就是要比其它书体更多一门的大课题。业界的共识,熟读,熟识,熟记《草诀白韵歌》是学成草书的必要前提;在草书的章草、小草、大草三大系统中,对章草以及今草中小草经典法帖,如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智永《草书千字文》,必学必通,并能融会贯通。宋人从帖《淳化阁帖》,收录大量晋唐以来名家草书,都是参考学习的范本。次后,就可以涉猎大草。总之,识草字,熟草法,是学习草书的不二法门。
王羲之《十七帖》局部
草书作为中国书法中最难得书体,的确不容易掌握。我试着从个人多年学习草书的一些体会中,抽出来几条,希望能够对有志于草书艺术的书法爱好者起到一定的作用。
1、草书虽然与其他书体一样也讲究笔法、结体、墨法、章法,但我个人觉得草书最讲究的是这四法之外的第五法:草法。
草法是中国书法最独特、最上乘的线条艺术,是无数书法家用生命***演绎出来的艺术规律。草法应该实现三个基本功能,一是基本拥有传递汉字信息的功能,而是表达、传递情感色彩,第三就是传递线条之美。除此之外,草法还应该是被无数书家默认或接受,并不断传承的书写法度。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学习草书就是学习草法。作为一个初步学习的人,应该起码掌握每个字一种草法,入门之后可以在许多常用字上继续学习第二种甚至第三种草法。有人会问,每个字古人往往整出来好多种写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那么究竟学习哪种草法呢?
我的观点是喜欢哪个就学哪个。不需要担心与自己的书风不同,你的手臂肌肉会进行艺术加工,自然而然会把别人的东西弄得符合你自己的味道,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很神奇!
2、在绝大多数汉字的草法已经非常熟练的情况下,大胆进入试创作或创作阶段。
草书没有多少理论需要你去掌握,就是多练,多创作,同时要大量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知识学养,最起码要对自己创作的书法内容烂熟于心,高度认同!
3、书怕上墙,这主要是说草书作品
我建议有条件的话给自己整一个书法空间,把自己的草书得意作品一个个挂上去,没事就看看,多看才能看出问题,这是一个检验自己草书学习进步的过程,坚持下去,做得好的话,对草书提高很有帮助。
限于篇幅就写这么多吧,顺便多说一句,草书练习非常耗宣纸,建议在创作之前,可先在使用过的宣纸背面模拟创作,找找感觉,事半功倍,岂不是一举两得?
您要是觉得我说的有道理,请点击关注我的草书书法***账号:永书101,我在那里等您。随文附上我的近期[_a***_],请大家点评一二,共同进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字体推荐教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字体推荐教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