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本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楷书本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司马彦字帖是楷体吗?
司马彦字帖是楷体吗?
是楷体。
我们平时在选用字体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这个字帖,他是属于什么类型的字。
一般市面上都会有正楷行楷这些字帖,所以根据你的需求去选择,不要选择错了。
小学生的课本中的字是什么字体?
一般情况下,教材都是宋体,便于印刷。部分短文有用楷体的。书信有些教材会用书宋体。这个因教材而定。我印象中人教苏教以宋体为主。而北师大版,长篇短文楷体居多。
大体上,都是这两种字体为主,很好区分的。
小学课本中的字是什么字体呢?小学课本中应用的字体有三种。
那么这种字体是谁书写的呢?这位帖学家叫高云塍。
高云塍(1872年-1941年), ,又名高建标,南阳镇原仓前村人,浙江萧山的著名书法家,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华书局旗下的帖学三大家之一, 他书写了中国印刷业历史上第一套楷体铅字,基于他的楷体铅字字模所整理制作的计算机楷体字库集中反映了其小楷书法成就,对近现代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说当年蒋介石就大力推广这种楷书,民国时期的学生课本就是这种楷体。
课本上运用这种字体有什么意义呢?因为楷体最接近手写,小学课本运用这种字体是为了让孩子们从小认识汉字美,也更好的去书写汉字。
手工码字,喜次的点赞了。
现代公文字体都用规范字楷书,字体绝大多数选择楷书“宋体”,少量选择楷书“楷体”与楷书“黑体”较多。现代教材作为国家发布的主要公共教育书刊所用印刷体也是这种规范字印刷形式。
规范汉字以标准楷书为基础发展简化而来,由国家法律规定全社会公文传递、教材发布教必须使用的主要字体。它有一个更为明确的名字叫做“通用字”,另外一个名字更可见其文化特色--“传承字”。
古代,因为我们拥有活字印刷技术,所以两样有印刷体存在,楷书“宋体”字依然是主流,然后就是小楷“馆阁体”。
但值得注意的是“楷书”不等于“楷体”。楷书与楷体是两种概念。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相对以往各种书体,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规矩整齐,是字体中的楷模。形态上“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由此重名:楷书。楷书有印刷体与手写体之分。根据风格差异还可分为“宋体”“仿宋体”“楷体”“魏碑”等不同具体字体。
图:手写体的楷书
只要符合“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的汉字书体都可以称为“楷书”。
最需要区别的两个概念就是“楷书”与“楷体”。
初学者练习楷体字,到底是否应该练习田英章先生的字?
初学者练习楷体字,到底是否应该练习田英章先生的字?田蕴章老师曾经说过:楷法欧阳莫学田,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什么?
初学书法者想从楷书字体学起,从大的方面来说有魏碑和唐楷这两大类,从取法乎上的角度来说,有欧颜柳赵四大家可以学习。田英章先生是现代“田楷”的代表人物,其书法脱胎于初唐四大家的欧阳询楷书又融入个人理解创新出妍美、易学的“田楷”。倘若初学者喜欢“田楷”也是可以从此学起。
至于田蕴章先生所说的“楷法欧阳莫学田”的背后含义是:
田蕴章先生知道“田楷”的局限,也知道深入学习“田楷”的人很少能够从“田楷”的学习中跳出来,造成既达不到宗法欧阳询书法的高度也没有办法表现出个性的特点来,而造成所有学习“田楷”的人所书写的作品千篇一律有如印刷。
先说结论,我认为是应该的,而且很好。理由简单归纳起来,主要归功于田英章先生功底深厚,虽然他写的楷书不是纯正的欧体,但是基本上是掺杂了欧体、赵体和柳体华美的成分,来自于古典书体的范畴,极具有欣赏价值和学习价值。
而他的哥哥也曾说过一句看似很有争议的话,我认为正是这句话道破天机。他哥哥说楷法欧阳莫学田。那我说可以学田英章的字和他哥哥的说辞是不是相矛盾呢?
其实我感觉是没有的。因为田蕴章说的莫学田,并不是说完全不碰田楷,而是有选择性的阶段学习。这个阶段,其实就是学习书法的初始阶段。
在初始阶段学习田蕴章、田英章的字,至少可以帮助你少走很多弯路,掌握一定的书写规律,对于锻炼笔画,增强笔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这个道理其实很容易理解,但仍然有不少人质疑。这些质疑的人所持有的观点,无非就是田英章写得像美术字啦、写法呆板啦、缺乏变化啦、风格媚俗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本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本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