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经典行书字体欣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经典行书字体欣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四十多岁的人想写好字,该练什么字体?喜欢行书,直接练行吗,有哪些好的行书字帖值得推荐?
四十不惑,四十岁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压力很大,不容易啊。我今年也是四十多了,也是从这两年开始又重新开始捡起了书法,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如果是真心的想写好字,那么我觉得楷书是必须要过的一道关卡,就是早晚要学的一种书体。既然早晚要学,那不妨一开始就学也省了后事。
楷书要学的话无非就是四大家“欧、颜、柳、赵”,自己去看看喜欢谁的就去学谁的,如果很喜欢行书的话,不妨学学赵孟頫的楷书,日后也直接学他的行书就好。
《妙严寺记》
赵孟頫的楷书一生也发展了几个阶段,学习赵孟頫的楷书尽量学其中晚期的楷书,这里推荐《妙严寺记》《昆山淮云院记》《胆巴碑》等。赵孟頫的楷书是真正的翰牍书体,就是古人的日常手写楷书,而且他的字帖都是墨迹版的,这一点对于我们学书法的人来说,是非常好的。
《昆山淮云院记》
《胆巴碑》
墨迹版的书法字帖,我们能够更好地分析古人的用笔之法,了解古人写字时候的笔势、使转的原貌,所以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说过:“半生师笔不师刀”,就是这个道理。赵孟頫的楷书本身就带有行书的笔意、笔势,通过学习赵氏的楷书,为日后学习行书打下一个好基础。
学习赵孟頫的楷书以后,可以直接学习赵孟頫的行书,赵孟頫的行书字帖非常的多,这里推荐几本:《洛神赋》、《秋声赋》、《秋兴赋》、《前后赤壁赋》、《与山巨源绝交书》等等。有了一定的行书基础之后,再上溯魏晋,去学习二王的行书。
古人说:“书不入晋,终归野道。”至于为何学书法必须要学二王的字,我个人的理解是,二王的书法是一个很大的体系,这个体系孕育出了各种各样的书体。就像是一个书法的孵化基地,通过学习二王的书法,最后加上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审美情趣或者是融合其它的一些书体,然后形成自己的风格。
收到这个问题,认真想了想。
第一个问题,四十多岁练什么字体?我觉得练什么字体都可以,喜欢什么字体就练什么字体,甚至练多种字体。不过在我五十岁打算学写字的时候,有位老前辈,一位算得上书法家的老先生建议我,如果想学出来,最好是学习篆隶。他所说的学出来,是指能在当今书坛有一席之地。
第二个问题,直接练行书可以吗?可以,中年人,只要不是文盲,以正确的方法,直接练习任何书体都是可以的。重点是方***确。
第三个问题,有哪些好的字帖?名帖很多,且有所排名,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天下第二祭侄文稿……找本中国书法史读读就会有介绍。但重要的是,所谓好,不是别人说好就是好,您可以多看一些历史上优秀的行书字帖,都尝试着练练,看看哪一位书家的字,更适合您学,更投您的脾气。然后再选定一家,苦练下去。
以上,是对您问题的回答,仅个人浅见,希望能帮到您。
成年人想练好字,而不是书法,应该以实际应用为主。可以直接练行书,在工作和学习中体现出来。
成年人练字有两大优势,首先,成年人理解能力强,上手较快,效果明显。其次,自律性强,由于是自己主观需要,不需要督促,内在驱动力会使练字更能持久。
推荐一位书法家一席殊,早期看过他的字,很适合成年人学习,买一本字帖基本上就解决问题。
选择席殊字体,原因有二,一是字形好看,很容易学,并能迅速在实际中应用,达到练与用的结合。二是有专业训练方法,在短时间内达到练字效果。
@墨中缘 想说的是,不管选择谁的字体,只要静下心练一练,总会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其实自己还是不错的。勤学苦练方能笔下生辉,与所有爱好书法朋友共勉!
无论多少岁开始练字,都建议从正书开始练习,毕竟现代人用毛笔写字太少,跟古人的书写习惯不一样。通过正书的练习,把毛笔字的基础打好,练习起行书来也能得心应手。
的确,平时也有些想练字的朋友说喜欢行书,问我能不能直接练。我认为喜欢是一回事,能不能练好就另当别论了。如果从行书练起,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怎么写都写不好,最终会失去兴趣。可是也不排除你有天赋的可能,一练行书就能练好。
你也可以先尝试一段时间临习行书。不过我不主张初学者临习王羲之的《圣教序》,难度太大,字体变化多,没有一定功力写不好。建议你学清代状元梁诗正的书法,法度结构较为严谨,作品也多,便于系统学习!
练字不比练武,练武需要从小开始,要有童子功。练字则对年龄并无特别要求,相反,年龄大阅历深,还可加深对书法的理解。
一般而言,练字还是应该从楷书开始。楷书笔法丰富,规律性强,学起来有迹可循,方便入门。
但若跳过楷书直接学行书,行不行呢?我觉得,可能也是可以的,不过学起来更难一点,毕竟是没有学会站就直接学跑了。
我倒是建议你,可以以行书为主进行练习,同时拿出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时间学一学楷书,这样可更好地理解笔法。
至于选帖,怀仁所集《圣教序》仍然是第一选择。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书法中草书一个字多种写法,普通人难看懂,有标准统一规范吗?
章草是规范的,今草就缺乏规范性,学书者都想发挥自己的个性,所以变识度就很难识别,当今受利益的影响,急功近利的人太急躁了,不去审视自我,无心思做下来潜心学习古祖的模帖,心中只有利益,真是可悲……
书法中草书一个字多种写法,普通人难看懂,有统一标准吗?可以说有,从最初的《王羲之草书要领》到后面的《草诀百韵歌》以及近代于右任先生的《标准草书千字文》等都可以视为草书的标准;也可以说无,盖因草书乃个人性情发挥的最佳字体,其书写不像正体字那样讲究法度严谨,而偏重个人习性的发挥,且个人又因成长环境、教育水平、人生阅历等不同,因此,即使有草诀的基础但每个人的书写还是各异的。
图片:王羲之草书要领图片
草书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其最初为章草是汉隶字体的一种快写字体,此后张芝总结归纳出小草以及唐代发展出狂草,这三者均是属于草书的范畴。
草书字体是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中最能体现个人的性情。但其又不似正体字那样有着严谨的法度,因此在辨识上就造成了困难。
可以说,即使是多年沉浸草书研习的书家,在欣赏一幅草书作品时,其大部分还是需要联系上下文方能予以确定,否则只从单个字进行观看也是不能做到百分之百肯定的。
草书的标准一般从[_a***_]的草书要领、要诀以及近代的标准草书等书籍和各种流传的碑帖等进行学习的。因此,此草字的意思为简洁、快速,而非是糊涂乱画。其书写更是讲究在规则内进行变化。
图片:王羲之草书上虞帖
草书无标准是从个人的性情角度进行理解的,而非是草书的书写没有标准。
首先谢谢邀请我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把草书的来源、演变搞清楚,把这一问题搞清楚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草诀百韵歌》一开始说的很清楚:草圣最为难,龙蛇競笔端,毫厘虽欲瓣,体势更须完……草书不是简单的潦草、任意简化、缠绕,随心所欲的乱画乱涂,是经历长时间的实践、总结,逐步规范来的一个个代表符号,写草书的人必须按照一个个约定俗成的符号去书写,一笔一画,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不要看草书家牵丝萦带,上贯下连,左右开合,参差错落,大大小小……其实都是按照约定俗成的符号、一定的法度去书写的。再就是草书最能表现书家的性情,这就造成了草书的不同风格,不同面貌,这就是草书的多样性的形成。但是,在这多样性中还是有规律可寻的,有草知识、理论基础的人,欣赏草书作品是比较容易的,如果不按草书法度去写,不按照约定俗成的草书符号去写,胡涂乱画,那不叫草书,那只能叫涂鸦,看看当今一些急功近利之徒的所谓草书,大家就应该明白了。以上是本人一己之见,还望方家斧正。
草书在书法领域,是有严谨的法度的。怀素的狂草天马行空但不失法度。具体的表现被称为草书符号,意思是这个字在草书中就用这个符号表示。草诀百韵歌说的清清楚楚。
小编提供的图片,任意拉伸撇捺,随意弯曲钩弋,看似潇洒,实则做作。而且部分笔画胡乱穿插,违背了草书的法度。实难归入书法范畴。
怀素自述帖
怀素食鱼帖
是学书法的人都知道,草书是书法的最高阶段,也是最难写的!草书不是笔画的简单缠绕和潦草,而是每个字都有草书符号的。学草书必须要掌握孙过庭《书谱》,张旭的大草,《草字诀》,于佑任《标准草书》等几种草书的写法。在创作应用中,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情和书写习惯不同,会用不同帖上的草字,这是正常的。因此不好统一,这就造成了草书作品不好辩认?要达到草书标准也很难!尽管这样,草书还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律的,因为笔画的减少,很多部首很相似,少一笔多一笔都会是一个不同的字。对于没学过书法和没有熟练掌握草书符号的人,难以辨认是正常的!但对于从篆,隶,楷,行一直写到草书的书家,应该是很容易辩认和创作的!
行草、行楷、行书,有哪些区别?
说区别之前,先要知道几种字体的概念。
行书定义:据 张怀瓘《 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 刘德升所造,即 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行书是楷书演变而来,为了方便交流,快速书写的需要,将楷书适当简化,略带转折连笔,要求书写如行云流水,所以叫做行书。
草书定义: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草书不讲究字体结构笔画,恣意纵横,直抒胸臆,艺术性极强,但难以辨认,实用性不强。
楷书定义: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用走路类比楷书行书和草书的话,楷书就是走正步,行书就是快走和慢跑,草书就是快跑。
行草从字面理解,就是偏草书的行书,就是慢跑,特点:用笔速度更快一些,笔画更潦草一些,文字衔接的连笔更多一些。要注意的是行草还是行书,不能快跑,否则会跌跌撞撞,没有了稳重和姿态。
行楷是偏正书,偏楷书的写法,相对于楷书的正步走,行楷就是快步走,特点:运笔稍微慢一些。笔画更整洁一些,连笔更少,很多行楷的字体除了结构布局没有楷书那么规范以外,和楷书没有什么区别。
要注意的是,行楷可以有楷意,但不能太重。楷书也要有行意,但不能太过,缺了礼仪和规范。
楷书行意,就是写楷书时加入一些行书的意境,会让楷书更灵动一点,避免常见的古板和呆滞。
而行书楷意,也就是写行书的时候,放慢一点,融入一些楷书的规范,这样会避免行书过于轻浮,飘忽无根,不稳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经典行书字体欣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经典行书字体欣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