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米芾的草书字体下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米芾的草书字体下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米芾传世的书法墨迹有哪些?
米芾传世墨迹主要有《苕溪诗卷》、《蜀素帖》、《方圆庵记》、《天马赋》等,而翰札小品尤多。存世的多为小字,大字仅有现藏上海博物馆的《多景楼诗》、东京国立艺术馆的《虹县诗》、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研山铭》。米芾除书法达到极高的水准外,其书论颇多。著有《书史》、《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评字帖》等。米芾擅水墨山水,人称“米氏云山”,但米芾画迹不存在于世。目前唯一能见到的,也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米画”——《珊瑚笔架图》,画一珊瑚笔架,架左书“金坐”二字。然后再加上米点和题款,米家山水便赫然而出。米芾以画代笔,颇有意趣。
米芾书法作品有哪些?
米芾詩書畫书自成一家,枯木竹石,獨創的“米家山水”独具风格特点。
米芾在书法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初始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主要作品有《多景楼诗》《蜀素帖》《虹县诗》《研山铭》》《拜中岳命帖》等。
米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
米芾的代表作有《珊瑚帖》、《彦和帖》、《张都大帖》、《参政帖》、《论草书帖》、《张季明帖》、《叔晦帖》、《乡石帖》、《伯充帖》、《三吴帖》、《箧中帖》、《竹前槐后诗帖》、《临沂使君帖》、《清和帖》等,书法长卷有《苕溪诗》、《蜀素帖》、《吴江舟中诗》、《虹县旧题》、《研山铭卷》等。
其中《蜀素帖》是米芾三十八岁时所写,一挥到底,写得随意自如,清劲飞动,真似如鱼得水一般,他在上面题了自作五七言八首诗,此卷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
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书、隶书、行书、草书等书体。 主要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米芾书法作品欣赏:
《临沂使君帖》
《伯允帖》
《清和帖》
《值雨帖》
还有很多,像《公衮帖》是米芾生涯之末的作品,可以看出笔迹中苍老的痕迹,丹阳米贵的《丹阳帖》……不在一一列举
米芾痴迷于书法,疯狂收集名家字帖,他称自己的字为“集古字”。而改变他人生的是苏轼,苏轼指点他,“学晋,以晋化唐”。晋书尚韵,唐书尚法,他把汉字的音乐之美和结构之美融为一体。
“刷字”,是对米芾书法最形象的形容,他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独到的体会 ,“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
米芾赫赫有名的有【研山铭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顾恺之落笔的雅致,却比其更随意潇洒。
【蜀素帖】是另一份传世墨宝,通篇在陷境中追求平和,变化有致,自然流畅。隐隐中,还能看到王献之、颜真卿的影子。
米芾传世墨迹有“行书三帖”、“草书四帖”、“箧中帖”、“逃暑帖”。其中“行书三帖”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草书四帖”藏于日本大阪市立博物馆、“箧中帖”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逃暑帖”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行书三帖”中的“叔晦帖”纵二十四点五厘米,横二十九点六厘米;“李太师帖”纵二十六厘米,横三十四点五厘米;“张季明帖”纵二十五点八厘米,横三十一点三厘米。“草书四帖”中的“元日帖”纵二十五点一厘米,横四十点六厘米;“吾友帖”纵二十五点一厘米,横四十二厘米;“中秋诗帖”纵二十五点三厘米,横四十二点四厘米;“海岱帖”纵二十五点三厘米,横三十一点三厘米。“箧中帖”纵二十八点四厘米,横三十九点五厘米。“逃暑帖”纵三十点九厘米,横四十点六厘米。
“宋四家”之一米芾的草书与行书比较如何?
书法字体有行书、隶书、篆书、楷书等等,然而不同的书法字体是没有办法直接放在一起比较的。
米芾晚年成名,少时苦学颜、柳、欧、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实的基本功,但是他在行书上的成就是广为人知的。
但是他的草书,却没有行书那么出众。主要原因是因为他认为张旭、怀素为代表的大草俗而不古。
为了避俗,他以具有古意的晋代小草为尚,但这种小草并不适宜去表现他癫狂的个性。
而相对米芾的行书来说,米芾的外号是“米癫”,说明他行事比较无拘无束,全是以心情决定一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一生的书风都在变化,甚至同一时期,因为不同心情,不同纸笔也会写出不同风格出来,所以,宋四家里最有艺术家气质的就是他了。
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来明项穆曾在《书法雅言》中评价米芾的书法之短在于“猛放骄淫”,而他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米芾“天资虽胜,学力乃疏,手不从心,藉此掩丑”。
宋代奇人米芾,精通书法绘画,却为何被称为“米颠”?
说米芾米颠主要是他为人处事的风格,据历史记载米芾性格怪异,为人傲慢,喜欢收藏东晋书法家的真迹,但同时他有对部分书家的评价或许犀利,甚至是偏激,这也受到了不少人,甚至是乾隆皇帝的反感!
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自号鹿门居,因为他对书画珍石着迷的态度好像发狂,所以世人又称其为“米癫”。要是遇到自己喜欢的珍宝,就是皇帝在他面前,也不免欣喜失态。
据说有一次,宋徽宗和米芾两人谈论书法(众所周知,宋徽宗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书法家,他创造的“瘦金体”同样名气极高)。宋徽宗让米芾以两韵诗草书御屏,他听闻米芾在书法上的造诣很高,所以想要见识一下。
米芾毫不怯场,笔走龙蛇,两行诗写的那叫一个韵味十足。宋徽宗看后大加赞赏,连连夸赞。若是一般臣子,这时候应该行礼谢恩。但是米芾却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他见着宋徽宗高兴,竟然将刚用过的砚台装入怀中,墨汁飞溅,沾了他一身也丝毫不顾。
这砚台是宋徽宗的心爱之物,自然十分珍贵,米芾早在方才蘸墨的时候,就看上了它。趁着宋徽宗高兴,便说:“此砚臣已用过,皇上不能再用,请您就赐予我吧?”宋徽宗惊讶之余,倒也成全了米芾的这份痴狂,将砚台赐给了他。
米芾除了喜欢砚台,还十分痴迷把玩异石。《梁溪漫志》就记载了一件米芾痴迷石头的故事。
说的是米芾在安徽做官的时候,濡须河边有一块奇形怪石,当地人都认为是仙石,不敢妄动。米芾听说了之后,喜爱石头的他当即前往观看。一见之下,十分喜爱,不顾众人劝阻,立刻命人将石头搬回了自己住的地方。
他将石头珍而重之的摆好,随后还呈上贡品,甚至还向怪石下摆,念念有词道:“我想见到石兄已经二十年了,相见恨晚。”
米芾下拜石头的事情传了出去,朝中大臣认为米芾这个举动,实在有失体统。作为国家臣子,却向怪石下拜,实在不堪。于是有人便上奏弹劾米芾,米芾因此被罢了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米芾的草书字体下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米芾的草书字体下载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