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黄庭坚行书字体创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黄庭坚行书字体创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黄庭坚擅长行书是宋代唯一的草书大家?
黄庭坚与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的宋代四大书法家。其行书与苏、米、蔡三大家不分高低。但黄山谷书《诸上座帖》草书在宋代应为第一,直追唐朝之颠张(张旭)醉素(怀素)及孙过庭。
黄庭坚擅长行书是宋朝唯一的草书大家。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书法方面,与苏轼米芾蔡襄合成“宋四家”。擅长行书,后学习书法家学怀素的狂草体,笔意纵横,气势苍浑雄伟,字法奇宕,如马脱缰,无所拘束。
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章法分析?
黄庭坚的草书是继唐朝“颠张狂素”之后,草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高在了他在用笔和结字上的独树一帜。对于黄庭坚的草书,他的《廉颇蔺相如列转》远在其它草书作品之上,在技法和章法上极其丰富。
看黄庭坚的字写得特别开合,这可能和执笔方式有关,我认为他执笔位置应该是比较高的,不像苏轼那样,抓住笔的下端。
因为执笔高了,更容易写出开合的气势。仔细观察黄庭坚的草书,他的线条是比较率性,比较有弹性的,而出现这样的形态,和用腕、用肘用力有关,这样必须是悬肘,而且可能是高腕执笔。
注意点二:行笔缓慢,一波三折。
黄庭坚作品里很多长笔画,长横、长撇、长捺,而且这些长笔画抖动得比较厉害,人称“荡浆振橹”。
这是黄庭坚有意为之,还是用笔不稳,不得而之,反正呈现出了这种艺术效果。而实现这种效果,肯定不是疾速用笔使然,仔细观察分析,应该是行笔速度缓慢。
注意点三:中侧交替,方圆并济。
中侧交替,中锋为主;方圆并济,以圆为主。这一点不算是他用笔的特点,因为其他书家草书也有这个特点,应该说这一点是草书的普遍规律或内在要求。
但我们学习时应该注意到这一点,比如在这一点上,他比怀素用了更多的侧锋,比王铎用了更多的圆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黄庭坚行书字体创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黄庭坚行书字体创作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