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启功字体草书欣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启功字体草书欣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启功临摹的怀素草书,大家觉得如何?
怀素草书自叙帖是历史上的大草经典,笔画圆转遒逸,如曲折盘绕的钢索,收笔出锋,锐利如钩斫,所谓「铁画银钩」。
后世历代名家很多人都学习这个贴,当然古代没有影印版,只能临刻贴。在毛泽东主席的传记建国后***专门借过自叙帖学习,所以有人说毛字有怀素的影子。话回正题,启功先生专门出过临自叙帖的字帖,并在草书旁边加了小字注释。
从临作来看启功先生把握住了铁画银钩的特点,字写的更瘦硬,同时,把自己的特点也融了进去。要说不足的话,连贯性、气韵要差一点,但这是临帖作品的通病。
喜欢写草书的所谓书法家门好好学习学习启红的草书,不论有多草最起码有一点书法基础的人基本都能认识,这样才叫好书法,写的向天书一样自我感觉良好谁都不认识,写完时间长了自己都不认识了那叫书法吗?
启功临摹怀素的草书怎么样?
启功先生临摹怀素的《自叙帖》,比他临摹王羲之《兰亭序》更有心得。为什么这么说?启功先生的书风和怀素的《自叙帖》风格对路。都是瘦劲一路的,在用笔上套路差不多,临摹起来自然合拍。
启功先生是雍正皇帝九世孙。在他一岁多的时候父亲就去世。由祖父抚养长大。在二三岁的时候,暴发的“辛亥革命”,满清灭亡。所以启功先生虽然有***血统,却没有享受到皇室***所得到的优厚教育。他的学业是在私塾中学习的。
启功先生博学多才,知识渊博。对书法情有独衷。他的书法自成一体。对书法的见解十分独到。创立的“黄金结构法”,得到了广泛的支持。所以启功先生在临帖时对结构的掌握十分到位。而怀素《自叙帖》在用笔上的变化比较单一,以劲疾硬瘦贯穿始终。这种风格正好与启功先生的路数接上了火。临写起来就得心应手。
田英章老师和启功先生的书法你更喜欢谁的?
二位在书法领域都有很大的知名度,影响了一些人书法爱好者模仿自己的书法学习。但对田英章老师的楷书,现在社会上一些书法知名人士褒贬不一,对田楷有质疑声,可以说对田楷在社会上推广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打压。第一个站出来叫板的人就是中国书协的一些大家,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认为田楷属于印刷体,笔法单一,大小一个模子,缺乏生命力,没有古法神韵,当然持这个观点的人大有人在。
那为什么学田楷的热度不减呢?关键田楷笔法单一,对于初学者易掌握,易上手,至少不至于比不学要强吧!但要在书法方面要突破,提高自己的水平,田楷远远不能给的,甚至误入歧途,即脱不了两个字:俗气。
其实田楷,在线条,点上过于追求一个笔法,初看还可以,但仔细欣赏就不上眼了,就有点过于统一,给人感觉就是电脑体,缺乏功力和艺术手法。这就是批评他的人一浪高过一浪。但我认为,田楷还是对于一个把汉字想写好的初学者还是有所帮助的,至少字不会写的很差,能拿出手。
对于启功先生的评价和对他的字的认可度,相对田英章和田楷来说,社会地位应该很高,启功不但是书法家也是教育家,鉴赏家。他的书法可以说汲取了古人很多笔法而形成了自己的启功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对书法的造诣很高,笔法独特,功力深厚,韵味十足,具有很大的独创性,也使得社会上一批爱好者人纷纷效仿,模仿他的书体,我本人也很爱启功的书法,他的行书行云流水,点线掌控的很有神韵,仿佛飘在蓝天的祥云随风而动,非常养眼,可以说是一个具有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
从小学开始写田英章老师的硬笔书法,和课本同步,田英章老师不愧师范出身,不忘初心,给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都出了和课本同步的硬笔书法字帖方便个阶段学生练字,对我的学习帮助很大,田英章老师的字也能让人模而不器,我现在写字并不是很像田英章老师的字,但因为练了田英章老师的字帖后,我对自己的字更有信心了。谢谢田英章老师,今年,新大学让暑***在家读道德经,我就在写田英章老师的道德经硬笔字帖算是起事半功倍的效果吧。
如何评价启功和林散之的书法成就,放到历史长河中看谁更高一些?
启功和林散之都是当代著名的大书法家,二人说起来还是很有渊源的。二人的书法各具特色,启功先生的书法自成一家,楷书、行书最具特色,草书似乎写的较少,而林散之先生最大的成就就是他的草书。
上世纪七十年代,因为***的原因,书坛也是一片沉寂,当时一家著名的杂志社准备组织一次草书展示,当时这家杂志的编辑韩瀚收到了从南京寄来的一幅作品,因为韩瀚本身是有书***底的,看了这幅作品之后认为这幅作品很有功底,水平很高,可以代表当时国内的草书水平。但是作为编辑韩瀚只有推荐权,没有决定权,当时都是外行领导内行,因此这幅作品能不能上杂志还不好说。
于是韩瀚先拿着这幅作品去到启功先生那里,请启功过目,启功先生看了之后也大为赞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于是韩瀚又拿着这幅作品去到赵朴初那里,请赵朴初过目,赵朴初看了之后也大为赞赏。
这下韩瀚更有底气了,于是又请到郭沫若先生给予点评,郭沫若也认定不错,于是韩瀚最后才让杂志社主管过目,并且附上启功、赵朴初、郭沫若的意见,最后主管无话可说,这幅作品最终刊登到这份重量级杂志之上。这幅作品就是林散之先生的草书《东方欲晓》,林散之的草书也因此跃入人们的视野中,最后得到当代草圣的大名。
林散之的草书出古而自有新意,特别是他的草书的线条质感非常高,再加上他对墨法的独特理解与运用,使得他的草书独领***,称其为书法大家绝对担得起这份声誉。
启功先生的书法属于古代文人书法的绝唱,是文人书法也是学者书法,他的书法有书卷气,这是现代很多书家比不了的。启功先生的成就不仅仅是书法,他在绘画、古文字、古代文学、碑帖鉴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因此如果说书法与林散之先生比较的话,楷书、行书启功先生胜出,而草书方面林散之先生高出一筹。而论一个人的综合成就来说,启功先生要高出林散之先生很多。如果放到历史长河里来看的话,二人都会占据一席之地。
我是翰墨今香,我只专注分享传统书法文化,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关注和支持,感谢有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启功字体草书欣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启功字体草书欣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