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怎么练成草书字体教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怎么练成草书字体教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草书书法该如何练习?
草书的学习,是书法中最难的一种。不仅要有超强的控笔能力,还要有全局的构思。
楷书的学习,我们只要学会了笔法和结构规则,按着规矩来写,就能写出合格的作品来。草书则不同。临摹时写的很好,一到创作时,便很难写出理想的作品。为什么?因为草书是动态的,
草书的入门学习,是从识读开始。先从单独的字开始,从认识辨别,到笔法训练,都要从最根本的地方开始。不把各种偏旁部首的代用写法弄清楚,一开始便去临摹整幅的草书作品,不明草书的结字原理,任何一篇作品的字数都不可能概括所有的汉字。遇到没有临摹过的字,便不知如何变通。有人便凭空臆造。想当然的以为就是这么任性的写。但草书是有严格的结字规范的。同一个部首,在不同的字中,写法是不一样的。比如”寺”,在“時”和“诗”这两个字中,它们的写法完全不同,学过和没有学过的人,对行家来说,一眼就能看出来。
草书的学习教材,于右任编写的《标准草书》,非常详细的介绍了草书的各种偏旁部首的代写方法。结合千字文为范例。收集各朝代名家的草字汇集其中,供学习者参阅 。是草书入门学习最好的教材。《草诀百韵歌》,是古代的一本重要的草书入门教材。五言一句,朗朗上口。把草书的主要部首偏旁的应用与结体的区别,解说简要明了。是学习草书必不可少的范本。
草书最难的,是全局的布置。必须通过大量的临帖和读帖来积累,丰富自己的草书题材库。要结合自己的自身情况去选择学习方向。张旭、怀素的草书,不是每个人都能学的。孙过庭《书谱》,王羲之草书《十七帖》,赵孟頫《草书千字文》,贺知章草书《孝经》,把这些比较平和的草书学到手,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成果。
谢谢邀请,谈谈个人经验,开始喜欢草书觉得很连贯,并没有注意到如何草法,拿起毛筆便胡写乱画一通,在当时看來,真有一笔可看的,从此便一点点开始写得多一些,一直到现在也没系统的学习,不过时间久了会记得多一些,用笔熟练了点,慢慢來吧!慢慢享受吧!
许多学习草书的人分不清潦草和草书的区别,片面认为胡乱写去越潦草就越像草书,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如此学去离真正的草书还有十万八千里!
草书的学习要抓住两点精髓:
一是要熟记草书符号。草书是有符号识别的,也是有约定俗成的笔法和章法的,不是胡乱草去,更不是满纸涂鸦人不识,以潦草以为草书!
二是不能臆造它的笔画和结体。这个要通过阅读草书法帖和大家作品去体会去临摹,否则很难入门!通过大量的阅读、临摹和练习掌握草书的点画线条的流动和结体,真正悟透它的闪展腾挪、疏密有致、枯湿浓淡才能步入正轨的草书学习!
草书书法练习与其它书体一样,都需要临帖,需要高师指点,因为中国的传统艺术都是口口相传的。草书与其它书体不同的是,草书的偏旁部首大多是代笔,大多是约定俗成的,因此需要熟记于心。草书变化非常,与书者个性一致,因此写草书需要天赋异禀,一般人初学尚难,再进一步就好似"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故没有那个灵性天赋就不要练习草书了!
结合自己的学书经验,浅谈三点学习草书的心得。
第一,草书忌讳涂鸦。
衡量一个人是否写的是草书,就看这个人动不动草书符号。草书2千余年的演变过程中经历了所谓章草、今草、狂草三大阶段,这种看上去信手而书的书体其实尤其内在的基本脉络,这个基本脉络就是草书符号。丢弃了草书符号,便不能称其为草书,就是涂鸦了。
第二,草书忌讳临单字。
有些学书者在临写草书的时候习惯单字练习,这个办法不是绝对不可以,但是单字练习的时间不宜过久。掌握了草书的基本书写规律之后,建议就不要单字临写了,而要整行练习,至少要三五个字一起练习。这里头有两个问题,一是草书的笔势,二是草书的行气。只有通行、通篇练习,才能掌握草书的笔势、行气乃至章法。
第三,草书忌讳虚浮。
现代人写草书为了追求草书的所谓灵动飘逸很容易把草书写的虚浮,灵动和飘逸的确够了,但是笔画都是飘在纸面上的,没有入纸。“古人以楷法作草”这句话其实把草书内在精神概括的很到位了。灵动和飘逸固然重要,但在追求灵动飘逸的同时,如果能照顾的笔力,写出力量感则更为重要。
欧阳询《草书千字文》
初学草书,该如何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初学草书正确的方向就是选择一家自己喜欢的草书大家的贴,埋头临。刚开始,建议先学小草,不要贸然去学大草,也就是狂草。王羲之的十七贴,孙过庭书谱,智永草书千字文,怀素小草千字文都是草书入门优秀范本,可以择其一家学习。
首先应把草书符号熟记在心,再加强二王笔法的正确练习和运用,本人比较推重先学孙过庭《书谱》较为正宗!怀素大草《自叙帖》放到最后研习方为妥当,技巧成熟是基本功,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自己书写时的情绪如何,如果能心手双畅,则能有佳作出现!如能朝这个方样发展,方有所为!愚之陋见请海涵!
谢谢邀请!我一直认为,草书是最具民族性的,也是最具浪漫性的,她裹着浓重的神秘色彩,站在了书法艺术的顶峰,是一门难学、难悟的艺术。坦白地说,我虽然研习书法几十年,也有着多年书法教学的经验,但是对草书的确涉猎不深。所以,要我就草书提出多么有建设性的理论的确也有些困难。至于初学草书该如何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还是可以提些建议的,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些帮助,在学习草书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很多书法爱好者对草书有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草书是从楷书和行书演化而来的,所以,学习草书必须先具备相当扎实的楷书和行书功底。其实,草书是在隶书之后与楷书和行书几乎同时形成的书体,而且草书还要略早于行书和楷书出现。草书大致可分为章草、今草(即小草)和狂草(即大草)三大类。汉隶犹似母体,由此而草、行、楷诸体脱胎而出,而汉朝又是草书发祥的朝代,由隶书的快写、简化,即成“章草”。东汉张芝将章草加大笔势的连绵,使上下牵连,初创今草。汉朝奠定了草书艺术的发展基础。
所以,我认为学草书不一定非得具备相当好的楷书和行书功底之后才开始。可以从隶书开始学习,因为章草就是从隶书发展而来。相传张芝就是最擅长章草,继而将章草演化成略有连绵的今草。今草至晋王羲之、王献之已经完全成熟,王氏父子的草书艺术对后世影响极大,许多草书大家无不取法于“二王”,但“草圣”的桂冠仍无可争议地戴在张芝头上,因为张芝是今草的“开山祖”。
隋僧智永创作了《真草千字文》,成为历代学习草书的最佳范本,学习草书者往往从此帖入门,因为此帖用笔精能,结体宽舒,气韵生动,以法入情,字字独立,容易辨认。我也建议大家学草书可以从《真草千字文》入手,其字应规入矩,流传至今,其意义甚大。
另外,我还推荐一本上佳的草书入门法帖——《书谱》。《书谱》是唐朝孙过庭关于书法理论之巨构,是中国中古时期书法美学、艺术哲学的高峰。不仅如此,他以草书自书的《书谱》,其草书刚断峻拔,气势直逼羲、献,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可谓书、文并茂,双绝合璧。所以《书谱》也是学习草书的绝佳范本。
历史上草书大家云集,具备一定的基础后,可以广泛涉猎,结合自己的审美习惯和性格特点选择学习方向,这时候既已走上正轨,也很难再走弯路了。既然是针对初学草书,这些问题也就不再赘述了。
最后提一下,近代于右任则是一位竭力提倡草书,并编写出《标准草书》的草书家,他致力于草书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利于推广、应用。然而草书毕竟是一门极为专门的技艺,看似简单,实很复杂,对文字、书法、文化等没有一定水平,是很难学得上手的。
希望我提的这些建议能对初学草书的书法爱好者有所帮助,关于书法的任何问题都希望与书友们一起交流探讨,敬请关注惊龙轩,谢谢大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么练成草书字体教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怎么练成草书字体教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