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毛笔楷书字体笔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毛笔楷书字体笔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学毛笔字是先从笔画入手,还是先临帖?
不邀自来。我是汶水才子。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对于问此问题的朋友来说,看来你是真想入门练书法了,我也是书法爱好者,在练的起初,我也有过此问题的想法,也反复问过此问题,如何练毛笔字,是不是先从笔画入手,还是先临帖?我回答如下:
在练毛笔字前,你考虑的都是什么?是不是我该怎么练毛笔字?对了,怎么练?你做的准备是什么?估计你也和我一样,先找的书法帖子,再买的笔、墨汁和纸。对了,这都是常人的一样的准备。我找过许多古字帖。但我找的是颜真卿的《多宝塔》字帖。翻开字帖的前篇章是什么?大都是笔画的介绍和写作技巧介绍。
为什么编此字帖的作者先讲笔画放在开篇啊?因为我们练字先练笔画的,笔画练不好,写不精,无法谈写字了,不会把字写好看的,毕竟字都是由一个个笔画组合起来的。
如何练笔画啊?还不是先临帖子上介绍的笔画如何写?如何运笔?如何行笔?如何收笔?等等这些基本知识。
这说明什么?我们练字时,即使先练笔画,也是临的帖子上介绍的笔画,也是临帖的。
所以说,连笔画也是临帖的,否则,你怎么会直接临帖子上的字,怎么才会临好呢?因为你没有些笔画的基本功。
当然,大部分初学者的字帖,编者均按初学者的方法来编排出来的,大都按笔画和偏旁部首练习时,也列举了同笔画和同偏旁部首的例字放在了一起。方便学习者举一反三、加深印象。
谢谢邀请!
如果是零基础学习毛笔字,也就是初学毛笔字,应从基本笔画开始入手。如果是稍微有点学习毛笔字的基础,那就直接可以进入临帖程序。
临帖,刚开始应该下功夫摹临一段时间,把基本笔画都牢牢掌握后,再进行对临程序。摹临一遍,比对临二十遍的效果还要好。这是我的学习毛笔字的经验。有不少人往往把摹临都忽视了,认为那是小学生们应该做的,自己是成年人了,再行摹临,那不是让别人笑话自己吗。其实,这个想法是极为错误的。学习毛笔字,是你自己的事,为什么怕别人笑话呢!
摹临一段时间后,就可以进入对临阶段了。对临阶段可能要时间长一些,少则两到三年,多则三到五年,甚至还要更长的时间。对临时,可统篇临,可选字临,也可以一页一页的临。总之,不管怎么去临,都要把字临得像,临得有神韵,而且还要认真,更要持之以恒,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临帖,要专工一帖,不可随便换帖。认准一个帖子,工上三到五年,字就有五六分像了。
对临几年后,根据个人的进步情况,可进入背临和意临,当把字临到七分像时,就可以出帖了。
一、临帖为先,笔画学习服务于临帖
这个问题其实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我的观点是临帖开始,对于笔画做初步了解学习即可。因为我们最终对于书法的学习是要落实在每一个字、每一个作品的书写上的。
因此,对于笔画的学习,当然要有一个轻重,也就是说最后要落实的是每一个字的具体安排上。我想,是从来没有一个书法家,靠着只写汉字笔画,就可以把书法作品写好的。
二、只学笔画,不会写字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些人学习书法的时候,写单个的笔画写的很成功,然而当你让它把这些笔画组合成一个字,他便没有了办法。
最简单的例子是,有些人学会了横和竖这两个笔画之后,再让他写一个横加竖的字——十,它便没了办法,不仅结构上把握不准,对于笔画的书写,也没有他单单写笔画的时候写得好了。
而之所以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就在于笔画的笔法学习和汉字结构的学习之间的断裂。
三、笔画和结构不可割裂
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笔法、结构和章法缺一不可。我们去看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苏轼的寒食帖,这些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作品的书法,可以看到,他们都是笔画、结构、章法的佼佼者,他们在这三个方面达到了完美的融合,高度的一致和统一。
但是我们去想,王羲之在写兰亭序、颜真卿在写祭侄稿、苏轼在写寒食帖的时候,他们哪一个部分是想到了笔法呢?那一个部分是结构?那一个部分是章法?
从这个题干来看,你把学习笔画和临帖分离开来,这是认识上的误区,不可取。学习毛笔字,正确的方法是临帖,临帖过程中先从基本笔画入手,第一阶段重点临写基本笔画,第二阶段重点学习偏旁部首,第三阶段重点学习字形结构。
下面以学习颜真卿《多宝塔碑》为例,简单说明:
1、第一阶段,开始单独临写笔画,然后在一个完整的字里临写笔画,书写中注意体会
2、第二阶段临帖,在一个完整的字里体会临写偏旁部首
3、第三阶段:临写过程中学习字的结构造型,掌握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包围结构等等的书写方法。
谢邀!如果初学毛笔字,最好先从描红开始,照着范字一笔一划填写,待心里有一定的笔划和间架基础后再临帖。笔法的露锋,藏锋,提按,顿挫,起笔,收笔先弄清楚后,临帖才像样子,不然写出来的字跟原帖相隔万里,很打击学书的积极性的!
楷书最难的笔画,怎么写好?
书法中没有说哪一笔画最难,都是相对而言,因人而异。即使看似简单的点、横、坚、撇,真正写好,都不容易。其它笔画,只要笔***确,就不难写。常说的"写好灰飞家,走遍天下有人夸”。主要是指字的结构。因为书法中"飞风家" 三字最难写,所以写好了这三个字,走在哪能里就会有人夸你字写的好。
楷书的字怎么写?
楷书的字应该从简单的笔划写,就像画画初始练习排线条一样,从偏旁到部首,再到笔划,一笔一划写好楷书,是每一位书法初学者必须掌握的。
楷书看起来很好写,其实楷书是最难写的一种字体,楷书以其端正严谨的笔划约束了很多书法家,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写起楷书来也是大同小异,没有掌握楷书的精髓。
写法是左窄右宽,横平竖直方正,棱角分明,无顿笔的字体在写书的时候要横写平竖写直,撇如横捺如尖,折宜方,钓宜直,点如捺。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楷书的作业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
初学毛笔字该怎么学?
初涉书法,必须选择某一流派字帖,(如:王袭芝)精心临摸,做到废寝忘食,一絲不构,精心揣摩。从一笔一画开始,不放过一点一横。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坚持不懈,方能获得成功!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学书贵在坚持,零基础的话,建议隶书入手(其实我一直主张楷书入手,但是针对新手而言,楷书对笔画,结构要求甚严,写不好很难看,容易让人丧气,失去耐心)先《曹全碑》后《乙瑛碑》再《张迁碑》,隶书中锋行笔多,这对日后学习其他书体都有益处。临习一段时间后再转楷书,如果你是想有所成就,那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都需要临习,四家各有各的特点(这东西很玄,我初习欧楷,看颜字怎么看怎么丑,后来临多宝塔,麻姑仙坛记一段时间后,就能明显的感觉出美),字帖初学最好用那种带笔画讲解的,有间架结构介绍的(就不是那种整本拓下来的那种),一笔一划的练,别嫌麻烦,古人一辈子都在临帖,柳公权60岁以后才有其风格,我们没那么多时间,就更应该临池不缀了。等结构比划练的差不多了,再用整本拓下来的贴临习。
学会读帖、背贴,读帖就是没事时拿过来看,建议多动笔记(比如结构复杂字横画书画的关系,两点之间的呼应关系,记在那个字旁边,下次临习时可以多加注意练习)背贴就是读帖过程中记下来,在没有字帖的情况下不会有太大偏差(我们现在临习都有字帖,所以这种情况就不详谈了)这差不多就是入门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了,这个阶段在我看来,怎么着也要三五年,至于下一阶段怎么样,等入了门自然就会知晓了,不需要问别人。
最后分享一下临习过程中的美好瞬间,第一个阶段,忘我境。学书能够修身养性,因为临习过程中需要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写好每一个笔画,这对于脾气暴躁的人来讲,无疑是最好的修养方式。当你你回想平心静气临帖时的感觉时,你会发现已经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不会因为你长时间临习而感觉到疲惫。我之前工厂上班时,有一工友,我练字他学画,我们上了一晚上夜班,早上回到宿舍,我练到中午,吃完午饭再睡觉。他学国画,需要的时间更多,经常是比我还要晚睡,但我们从没觉着累。
再一个就是我常跟人说的“顿悟”,就是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瞬间开朗,这是在刚学书不久的时候,天天为笔画不到位,结构不当发愁烦心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中午,我就知道了每一笔应该出现在什么位置,再往后的日子里,间架结构就不是问题了。其实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就是质变,之前日复一日的临习,就是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界点,就会质变,也是学书所谓的水到渠成。所以说,学书切不能急于求成,慢慢来就好。
以上是我学书,叫别人临习时的一些建议,至于其他诸多的细节,不是一句半句话能够说明,如有需要,可互相交流。
我的回答可能小众,只是我的真实想法。我觉得写毛笔字不是一件好玩和快乐的事,需要的是坚持。所以在最开始是喜欢,找一些自己一眼就喜欢,就看中的帖子临摹,慢慢在比较各种帖子的不同,找一个自己打心眼里喜欢的帖子反复临摹,然后,就是自己的随心所欲了。这才是书法的根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毛笔楷书字体笔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毛笔楷书字体笔画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