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最狂的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最狂的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写狂草,张旭和怀素已经到了极限,比他们再狂,已经是不可能了。”是这样吗?
颠张狂素,皆草圣也! 要产生比他们还狂的草书(或草书大家),我认为不再可能了。原因:①使用毛笔并非今人的生活常态②知识的细化使今人缺失了综合素养③草书由萌芽发展以至定型,诸体诸法俱备④草书的学习和精进离不开性情⑤狂草更需要学养胸襟及非凡的参悟……但草书又是书法之至境,纯粹的学书人谁不想成为卓绝之书家?但愿有痴书者达到张旭和怀素的境界,甚至超越前贤!!!
哈哈哈!先容我狂妄的大笑三声再说。
所谓颠张狂素,是说他们书法已到炉火纯青、不***思索的境界,笔人合一,思念甫动,落笔成字,不拘一格,而又自成章法,恣意挥毫,草而不乱,皆因喜怒哀乐人性之本真倾注笔端已然也。换句话说,笔笔有情,字字有故事,非多年领悟书法真谛不能达如此境界。
但并非这样就说他们独一无二他人无法企及,这不同于商品的什么ISO国际标准,不可能如此格式化。任何人如能把书法练到驾轻就熟并领略了书法真谛个中三昩,都能倾注不同的生活经历、成长背景、生活感悟与情感形成各自风格,如毛泽东的草书叱咤风云不可一世是也!还有林散之等。功底不相上下,但风格各异而已。正所谓字如其人。
如***草书,其霸气、豪迈,真有放眼世界,“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之感。试问古而今今而后,谁与毛公试比高!
看世界杯,仓促回答,贻笑大方,请海涵。
谢谢你邀请我回答关于“书写狂草,张旭和怀素已经到了极限,比他们再狂已经是不可能了,是这样吗?”这个问题。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以时日,今人应该是可以超越古人,或与古人齐肩。发一视频,请大家指点,共同进步。
***加载中...一些书法狂草中的字很难认,有什么意义?
谢谢您的邀请。
首先要说明的是,草书是汉字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而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成熟于汉末。
草书的发展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草三个阶段。
早期的草书,融合了汉隶和草书的特点,也可以认为是隶书的草写,被称为“章草”,其特点是字字独立,字形偏扁,笔带横势,兼有草书和隶书的特点。
到汉朝末年,章草进一步演化,褪去了隶书的痕迹,上下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更加密切,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形成了“今草”。以张芝的草书最为出名。
到了唐代,今草的书写更加恣肆放纵,笔势更加连绵不绝,字形也更加奇绝颠怪,这时的草书被后世称为“大草”,亦名“狂草”,代表书法家是张旭和怀素,人称“颠张醉素”。
狂草发展到今天其实用价值已经不大,没有一定书法基础的人,也很难辨认,但是狂草作为一门书法艺术而存在,其价值已远远超越了其实用。
由于狂草摆脱了实用性,也不必像楷书那样斤斤计较于笔画,这就给书法家们更广阔的发挥空间,成为书法家展示个性的最佳方式,为历代书法家所学习和探索,唐朝以后,又出现了黄庭坚,祝允明等狂草大家,近代的林散之也因狂草而闻名遐迩。
书法的意义在于线条的魅力,不在于这个字写的对不对,能不能认出来。
写字跟书法的区别就在于写字侧重于结体,字形,是让人读的,你用什么工具去写都可以。书法不一样,是用来看的,看线条里包涵了多少东西,能不能征服人。
大家都说书法有三要素,点画,结体,章法,其实这些东西仔细去分析,就是玩线。点画要有粗细快慢,这是说线条的节奏,力量,速度,结体章法,这是说线条的安排,构成,属于形式。
草字难认主要是你不懂草书的写法。在书法当中,草书是最严格的,偏旁置换,部首缩减,都有明确的规定,稍有差错,就会很难辩识。正因为他的难辨识,才有了严格的规定,大家才能达成共识。
汉字是符号,如果不能达成共识,就没法沟通,没法运用,也就没有意义了。
拉拉杂杂说了一些,不是很连贯,总结一下:汉字是符号,草书更是符号,统一写法是为了方便认识。写对汉字并不代表就有美感,书法跟写字区别在于对线条的把握与展现。写字是读的,用来理解,书法是看的,用来欣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最狂的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最狂的草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