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米芾行书书法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米芾行书书法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米芾行书代表作品有哪些?
米芾是宋四家之一,其一生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书法作品,当代学习米芾行书的书法爱好者也是最多的,下面主要介绍25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1,天下十大行书排第八的《蜀素帖》
《蜀素帖》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于元祐三年(1088年)创作的行书绢本墨迹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蜀素帖》为作者在蜀素上书其所作各体诗八首而成,其作品内容即为当时的游记和送行之作。其艺术风格则以和谐变化为准则,天真自然为旨归,通体笔法跳荡精致、结体变化多端、笔势沉着痛快。
《蜀素帖》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人称“天下第八行书”。
2 《苕溪诗帖》
《苕溪诗》全称《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诗卷》,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于元祐三年(1088年)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米芾的行书作品,个人认为应该是《苕溪诗贴》、《蜀素贴》和《虹县诗》。
这三幅作品充分表现米芾书法的特征,第一个“锋开八面”,第二是“刷字”。
米芾是集古成家的一代宗师,也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书痴”。关于米芾对书法的执着和入迷,有不少轶闻,比如为了跳河求帖、作伪换帖等,可见其对书法的痴迷。
其书法造诣几乎达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在众多的作品中,如要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行书作品,从对后世的影响和评价来看,应该是《苕溪诗贴》、《蜀素贴》和《虹县诗》。
当然,米芾的手札也有不少经典。比如《乡石帖》和《紫金研帖》等。
个人观点,难免有偏颇不妥之处,敬请方家雅正!
谢邀。米芾的行书
代表作一般认为有:
1.《苕溪诗帖》
2.《蜀素帖》
3.《研山铭》
4.一些手札。
米芾的行书优秀作品较多,而且各有特色,学习研究者,可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
贴一幅字。助兴。
中国书法史上有3个“疯子”:杨凝式、米芾、徐渭。但三人疯得又有所不同:徐渭是真疯,精神分裂了;杨凝式是装疯,以此避祸;米芾是卖傻,哗众取宠。
《研山铭》
另类的老米,无疑是非常聪明的,他善于“偷师”,从前人那儿这“偷”一点,那“偷”一点,最后竟然形成自己的特点:集古字。
老米留下的作品很多,其中排在首位的,应当是被称作米芾”墨皇“的《珊瑚帖》。此作是他得到名画、宝物后,狂喜挥笔写就,线条流畅跌宕,笔端神***飞扬,尤其是写到”珊瑚一枝“,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下笔力道加重,这几个字明显大出不少。这还不算完,还要画出珊瑚笔架的样子,书画浑然天成,应是他尽情宣泄的得意之作。
《珊瑚帖》
如果说《珊瑚帖》是他随意挥洒、“放笔一戏空”的佳作,那么,《蜀素帖》则是他收敛性情、认真而为的作品。彼时,老米受朋友湖州郡守林希的邀请,前往太湖游玩。林希好酒好菜招待,再叫上三两美女相伴,把老米安置得舒舒服服。
末了,林希拿出珍藏了20多年蜀素一卷,请老米挥毫泼墨。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软,再加上腿更软,于是,兴奋的老米哪敢怠慢,凝神深思,认真创作,于是产生了“天下第八行书”《蜀素帖》
米芾的佳作太多,我认为此两件代表了他的不同风格。
北宋书法大家米芾,字元章,号海岳外史,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
米芾行书《蜀素帖》、《研山铭》、《吴江垂虹亭诗帖》、《吴江舟中书》、《淡墨秋山诗帖》、《苕溪诗帖》、《法华台诗帖》、《竹前槐后诗卷》等均为传世佳作。
米芾书法是什么体?
米芾书法最为精彩为后世效法欣赏的,就是他的行书。因为米芾中年去世(五十多岁),不算较长的寿命里,他的行书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同时代以及后来几户难有人与其比肩。米芾的行书最精彩的是行草书,著名的有蜀素帖,珊瑚帖以及大量的手札尺牍,是后世书法家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
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主要作品有《张季明帖》《李太师帖》《紫金研帖》《淡墨秋山诗帖》等。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芈,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谪居润州(现江苏镇江),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米芾的行书与赵孟頫的行书哪个更漂亮,更实用,对后世的影响更大?两者学谁呢?
赵孟頫的行书更漂亮点 也更贴近现代书法的字体!更实用!米芾的行书甚至有点草书的意味在其中 而赵孟頫的则是有点像行开一类字体!赵孟頫的更实用 但是谈到对后世的影响应该都差不多!他们都是书法大家!对后世影响深远!我建议你学赵孟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米芾行书书法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米芾行书书法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