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抄经书字体楷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抄经书字体楷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佛经可以随便写吗?
谁在写?谁在念?都是在骗人。
不信你去看,藏族居住的山区那山上红红绿绿飘飘然的叫什么?经幡。
那不是写的,是图方便用木板印的,他们也难得念什么经,就那样用纯子绑上挂野外任风吹雨打,他们就说是念了一遍。
这不明明是骗人吗?
哦,不是骗人。是骗佛。
这个问题放在以前那简直就不是问题,佛经刚刚传进来的时候,大藏经6000卷,很多都是本土佛经,因为重新去印证梵文原版几乎都没有的。而且佛经来源渠道很多,其实没有那么规范,印度的佛经都是口传心授,有的最早译经家,最有名的鸠摩罗什,他翻译佛经龙树思想,大一半是他自己写的,借助龙树的外观而已,要是你生的时代在早一点,要是你起笔用如释,中间再古朴一点,就可以成为流传佛经,当然也要有内容啊!而且印度本土的佛经没有那么严格到字,他们就是大概如此。就算最早的《四十二章经》是哪里来的都是迷,因为它本来就很像道德经和孝经,所以抄写佛经,信佛,只要内心有执着就好了。就算佛教各个不同派别其实他们理念也是不相兼容的。了解佛教越多越糊涂。
佛经抄写的出发点是什么?一、去除我慢,以虔诚之心做事,也就是现在的生活要有仪式感,只有不自我才能感觉到愉悦之感,心如止水。二、利他之心,去除我执,所以要回向众生。三、事上磨用心做事,抛去杂念,即现在所说的“心流体验”。提高效率,也能感悟到佛法的精妙之处。四、对于佛法进一步理解,慢慢觉悟。以上个人拙见。
佛经不能隨便写。抄写佛经前,要沐浴更衣罢房事,选取洁净纸张和香墨,并焚香炳烛;抄写佛经时,要***用正楷字体,不加字不掉字不错字;抄写佛经后,要校对准确无误,然后妥善保存。总之,抄写佛经要怀着虔诚心理,慎重对待。
读经抄经,得用“点”心。读、抄不“点”,尽是扯经。
扯经:“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
“点”经:“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
扯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何以故?”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点”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何以故?”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这幅心经你认为楷书写得如何?不妨谈谈你对写好楷书的一些建议?
欣赏了。论及传统楷书印象,概不出钟繇羲之,颜柳欧褚虞赵。像题主在题下所附的这幅心经,有一些“现代楷书”的味道,与传统意义上的楷书还是有较大区别的。如以传统视角去衡量,可能就不算是楷书。
(▲颜真卿)
可以肯定的是,作者临学的肯定不是名家经典。但我个人认为,这确实可以算得上楷书作品,或许是临学今人的现代楷书,亦或者属于自创。从技法层面看,点画线条是见功夫的,但还算不上出彩,并不是高质量的楷书作品。灵动是有的,总觉得缺了点楷书内涵的那种天圆地方、刚直挺劲。
(▲柳公权)
学好楷书,我建议仍是以古人为主,多临经典碑帖。“现代楷书”尚处于探讨阶段的学术命题,不足以成为临摹师法的对象。学楷就离不开颜柳欧赵,古人不欺我,况且已经过千百年的学术与实践检验,不可不信。
(▲欧阳询)
就从附图作品来讲,临摹的功夫尚未到火候,线条不象有力,结体也不够伸展,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赵孟頫)
抱庸浅谈。
谢友邀答!
这幅《心经》写得很率真!一般没经过书法训练的人看的话就觉得不好看,但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书法人才晓得其率真天然!
毫无做作之态!
如李叔同***的书法,哪有技法可言?其实已复归婴儿!
那是经历了“看山是山,看山不似山,看山还是那山"之境界!
我个人感觉很好!纯纯的天然气象!毫无刻意之态!佩服!!!
没经二十年以上的训练不可能写出此境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抄经书字体楷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抄经书字体楷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