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活着的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活着的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赵孟頫的书法远不如颜真卿的作品吗?
欧颜柳赵书法四大家,是传书法的楷模。我们临摹他们的书帖,以获书法的提高。我们作为晚輩,也就是学生,我们何有资格评论他们。只能说他们各有其长,无法说他们谁比谁差,如果我们有能力评论他们的高底,那我们整天临摹他们的书帖,还有必要吗?
也有不少人对他们评论,包括书圣王羲之的书法。评论是自由,但我总觉得不可思议。
赵孟頫在书法成就上肯定是不如颜真卿的
虽然我很喜欢赵孟頫的书法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赵孟頫在两个书法最关键的因素上不及颜真卿。
1、第一点就是在创新上
我们知道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他的这篇文稿就足矣确定颜真卿的地位,不仅仅在情感的书法上,就连技法也秒杀后世的书法家。
颜真卿的行书是集王羲之以后有一座高峰,他虽然早期学习王羲之,却别开生面,一反王羲之的法则。
他独树一帜,在王羲之内㩎的笔法包围下,大胆使用外拓笔法,是独立于王羲之笔法体系之外的一位***。
而赵孟頫的行书仅仅是学习王羲之,关键是他把王羲之的险绝写成了平淡,后人批评他的书法俗气是有一定原因的。
2、第二点是在格调上
书法讲究入古,赵孟頫本省也提倡复古,可是他的复古主要是指的王羲之。
而颜真卿的古,是在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上向秦汉追求,所以颜真卿的书法多是篆籀古法,而赵孟頫的行书是纯今人法。
格调上高下已分,基本就可以定论了,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不用讨论了,颜真卿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在那放着呢。
不知道你怎么看?
同意的朋友麻烦赏个赞,随手关注一下啦。点赞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赵孟頫,把中国书法现代化的奠基者!中国书法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书法本是大众艺术,反是小众化的东西声名鹊起。赵楷就是那种全社会大众人群都书写而不自知的文字书体。
赵楷建立中国文字大众的书写技术体系。没有赵楷的自然书写规范,也许今天还有很多不能把汉字写得顺心如意。
赵孟頫留下大量的小楷书法,让今天大量的硬笔书法学习者有了可以借览的书写范本!更不能忘记的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手写书体“馆阁体”是赵楷的直接民间产物!
不知道赵孟頫当年发展他的赵楷是因为怎样的原因,但是就是他建立了人人都可以写手好字的书写技术规则:自然书写与效率规范相兼顾。
启功实用书法也与赵楷千丝万缕的联系。更重要的是,赵孟頫开启了书写技术与书法相互协调的研究思路,启功后的发展同样是这一思路的延伸与发展!
感谢邀请!
古人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书法艺术本身就很难分出孰高孰低。书法史上把王羲之尊为书圣,并不一定说是王羲之的书法,就是天下第一就是最好的,而是唐代的几位皇帝非常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所以,王羲之在唐代被送上了书圣的神坛。
楷书四大家的书法成就主要在于他们创立了四种不同的书法风格。书法高手之间的比较已经超越了书法技法的范畴,更多的是书法神韵和精神层次。
颜真卿被称为继王羲之之后的又一座书法高峰。主要是因为他改变了晋人尚韵,内擫优雅的书法风格,形成了唐人尚法,外拓大气的风格。而赵孟頫作为楷书四大家之一,是王羲之书风的完美继承者,更是晋人书法的集大成者。
两位大家各有所长,不能说赵孟頫就不如颜真卿。
当然不是。如果说王羲之是书圣,那么赵孟頫就是书法上的亚圣。说是五百年一遇书法天才一点儿都不为过。赵孟頫之所以受打压,全因为他是宋皇室后裔做了元朝的重臣-翰林学士承旨、光禄大夫。相当于“内相”,负责起草圣旨。后人因此认为他没有骨气(这事有的争论),对他人有非议而贬低他的书法,所谓“媚”、“俗”、“软”,全因为此。个人觉得赵孟頫书法是非常有力量的,尤其是他年轻时候的作品。我临赵孟頫字帖常觉力不从心。需要练气功***练控笔力量。
赵孟頫一生除了做官忙于政务,在诗书画等方面都有很大贡献。赵孟頫写字速度很快,自称每天写一万余字。这跟他的书体有关。赵的行楷因为可以快速书写,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甚至超过王羲之。即使在今天,满大街的门店招牌也还有赵体的影子。
当然,颜真卿的书法成就也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对后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楷书欧颜柳赵四家各有千秋,行书《祭侄文稿》后人称天下第二行书。因为《兰亭序》为临摹本。实际上《祭侄文稿》是传世的天下第一行书。也许是颜真卿楷书影响太大了。或者他的行书传世数量相对较少。后世临颜真卿行书者比较少。
赵颜两位书家谁的作品更好?相信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全看个人爱好。我幼年临颜真卿楷书,后来又临过赵体楷书和行书。可以说这两位书家都是我喜欢的。但是,综合比较,赵孟頫对后世的影响还是更大一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活着的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活着的楷书字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