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林散之草书字体打包下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林散之草书字体打包下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林散之最贵书法?
林散之最贵的书法作品为《草书十一言联》,2014年在北京以644万元成交,创林散之书法作品拍卖纪录。
林散之是“当代草圣”他的草书非常有收藏价值,从70年代,每副10~20元到80年代200~800元90年代2000~5000元和08年60000元到现在每副在30~100万左右在飞速升值,
沈鹏的草书与林散之的草书相比较你更喜欢谁的?
沈鹏的草书和林散之的草书不可同日而语,一个是山中无老虎,才一览众山小;一个是矗立在近现代书法文化艺术***辈出的年代,剧终人散前最后一位收官者。
一首先,从文化传承上看,林散之师出有门:他的自述曰"余学书,初从范培开先生,一变;继从张栗庵先生,一变;后从黄宾虹先生及远游,一变;古稀之后又一变"。
二从书***底上看,林老是标准的童子功,幼年即在"私塾随先生学书,三十以后学行书,学米;六十以后学草书。草书以大王为宗,释怀素为体,王觉斯为友,董思白、祝允明为宾。始启之者,范先生;终成之者,张师与黄宾虹宾师也。此余七十余年学书之大略也"。
"余初学书,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入宋、元,降而明、清,皆所摹习。于汉师《礼器》《张迁》《孔宙》《衡方》、《乙瑛》《曹全》;于魏师《张猛龙》《贾使君》《爨龙颜》《爱宝子》《嵩高灵庙》、《张黑女》。"
如何评价林散之的书法艺术及其美学地位?
我是一人。林散之有个称号“当代草圣”。
说在前面,书法是写字,不是绘画。不要以绘画的标准,更不要以西方绘画的一套标准,来评判和分析书法。
美学,美学地位。用在书法,书法家身上非常不合适。
如果书法简单的从出现“书圣王羲之”算起,王羲之出生在公元303年,或者321年。书法的历史已经有1700年。
不要拿西方的理论中的一些词,套用在书法中。
绝对不要把书法,简单的图像化。一旦把书法完全看成图像绘画,书法就没有法了,想怎么胡来就怎么胡来。
情绪有点激动,说到书法史公认的“书圣王羲之”,而林散之是我们当代有一部分人推的“当代草圣”。
先介绍一下,林散之先生
林散之(1898.11.20-1989.12.6)
中国美术评论家马鸿增说:"草书发展史上堪称里程碑式的大书法家当推东汉张芝、东晋王羲之、唐代怀素、明代王铎、当代林散之。″
林散之先生在1***3年1月5曰,《人民中国》杂志第一期刊出《清平乐.会昌》草书条幅,震动国内外书坛,之后,曰本书道界的访华团来中国,都以能拜会林散之为荣,推崇至极。
林散之先生草书瘦劲挺拨、疏密恰当、奇正相生,墨色淋漓。下图草书七言联"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选自毛泽东主席诗词《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
七律二首.送瘟神
***
读六月三十曰《人民曰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七律《送瘟神》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曰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对林公書作的认识确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初识,一前辈人的《草書》,再识,一前辈人有法的《草書》,后识,一前辈養法,守法,***的《草書》,在宝山小住7年,虽拖病体,也读识两江几位文人書作,小史:林公書中的学识才是认识的重点。
中国书协原***沈鹏先生与李志敏和林散之两位方家也有不少交往,他评价李志敏:“足下此格为《现代书法艺术作品》全书第一流作品”;他评价林散之:“没有掺入其他因素,进入了书法的最高殿堂”。
一些国际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对李志敏和林散之都很关注并给予高度评价,法籍华裔书法理论家熊秉明先生评价李志敏:“当代书法要从碑帖结合上找出路,狂草就应该像李志敏这样写,引碑入草价值不容低估”;日本书法家青山杉雨先生评价林散之:“草圣遗法在此翁”。南林北李,名不虚传!
林散之草书艺术水平并不高,更不能称之为“草圣”,其盛名是一种偶然性的运气,作品中有许多败笔,比如象“山”字,柔弱无骨,通篇功力不足。主要特点是用淡墨较多。气韵欠缺,结体不美观。启功先生说,“字是让人观赏的,要耐看”。观后无赏心悦目之感。只能称其为一般书画家,更称不上“大家”“***”“泰斗”“巨匠”之类。个人见解,高低且等历史检验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林散之草书字体打包下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林散之草书字体打包下载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