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建党百年小篆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建党百年小篆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在自学书法时遇到的最难的问题是什么?
最难的问题是接收外界的不良信息,以致于自学受到了强烈的干扰,不知如何判断哪位大家说的对,该听谁的?矛盾重重,是乎都有道理又违背常理,尤其在观摹一些“获奖"丶“***"的作品时不知好在哪里?没人教导便成误导,引人走入迷宫或歧途。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我就我个人书法临习时遇到的几点问题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有不到之处,还望诸位书友指正批评!
我是位大三学生,提出涂鸦也零零碎碎的跨过七个年头,遇到的问题还真不少,具体如下。
一、时间不紧凑
自学书法,这一点十分要命。那些专业科班出身的几乎每天都在临习,而我们这种自学书法的,由于职业等等一系列原因,导致不能固定时间来练字书法。这是我的真实感受,不知道大家是否有。
二、对字帖的临习以及理解
我这个人比较随性,买了很多字帖,《三希堂》我有一整套。反正只要是市面上常见的我都有,所以临帖不专一,是个大问题。看到哪本字帖,顺手拿来练。但是时间也浪费了,效果却很差。因此,字帖的专一性,以及临习深度是关键!对字帖的理解这一点,够我花几年时间了。我临习的主要有两本,《九成宫》和《圣教序》,深入研究一定要花功夫。临帖前是选择通临还是精临,是学习字帖的形还是神?起笔、行笔、收笔的速度节奏如何,为什么这个字的疏密结构要这样排列?等等,这些关键性的问题,着实让人头疼。
三、只管临习,不与人交流
听了一位书法老师的话,对着一本字帖,卯着劲练,遇到的问题自己琢磨,琢磨不透就不管不问扔一边。也不好意思请教别人!看到抖音短视频里很多会写字的又羡慕,自己又写不出来,心就急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书法注定是个快乐又痛苦的过程,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上面所指出的问题,不知道书友们有没有同样的感受。
欢迎大家评论交流,我是枚书书!
自学书法,并非不可。首要问题就是选帖。如何选?我认为,先选字体。初学就是篆书、楷书、隶书这一类的正体字,到了一定阶段再看行书草书。相对楷书隶书,篆书还有识篆、记篆的功夫要下。建议还是楷书隶书入门吧。楷书可选择的又有魏碑、唐楷、魏晋小楷。唐楷就颜柳欧欧虞褚薛……然后其他时代还有宋徽宗的瘦金体、赵孟頫的赵体……哈哈,问题越回答越大,先说到这里,有时间我接着说。
自学最难的应该是如何选对帖和跟对老师!
笔法、结构、章法、墨法等等都是可以通过自学学到的,只是时间问题。
回归主题。为什么自学选帖是最重要的呢?
1、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书法到底能不能自学成才?
其实是完全可以的。比如唐朝大书法家孙过庭,完全是自学成才的。书法史上自学成才第一人。所以网上经常有人说“书法自学等于***”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只能忽悠不了解书法史的初学者。孙过庭我就不解释了,没有人不知道他的成就。
2、既然书法完全可以自学,那么首先要解决的是跟谁学的问题。
当代学书法不外乎这二种途径:一种是自学历代名家碑帖,一种是向当代名家学习。
既然我们是自学书法,显然只能选择前者,那就是自学历代名家碑帖。其实我还是赞同这种观点,那就是,学书法必须学古代名家,当代的名家不能学。为什么不能学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当代真名家极少,跟古代名家比起来都是小学生水平。何况他们也是学古代名家碑帖成才的。放着书圣、草圣、楷书鼻祖、天下第一行书等等不学,去向他们的学生或者学生的学生学,能有出息吗?
3、能不能学今人书法,我说了也不算,还是以事实和数据说话吧。
书法界有这种说法: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这是历代书法人的实践经验总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党百年小篆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建党百年小篆字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