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方正浮生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方正浮生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为何分三等?
分三等是因为人对道的态度,1、完全信奉,并立志追求。2、若即若离,但是大方向明确。3、不知道“道”的存在。
其实“道”并不是什么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它就是我们人类所共有的最高理性,是所有人看了都会感动,拥护,支持的东西。其实质就是最高人性,用孔子的话就是“止于至善”。
这三个态度其实是对应三种人,1、圣贤、志士。他们是我们人类中的精英,完全认清了“道”的真谛,并把它作为自己终生的奋斗目标。古往今来有很多例子:孔子,朱熹,王阳明,谭嗣同等等。
2、绝大多数人。我们对道的认识不全面,但是对道有追求的渴望。我们看到先贤的事迹会感动,会以此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但由于对道的真谛还没完全把握,有时也免不了彷徨,做错事等。
3、只满足于物欲的人。这是少数人,他们对人生的追求只满足于口腹之欲,还没有完全脱离动物类欲望的控制,其实过的是挺无聊,悲催的生活。因为他们的视线从没超过地平线,每天都在低头看路。
孔夫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朝闻夕死有点夸张,说明道之重要性。这叫死个明白。道可道非常道却说明闻道之不易。
那么道是什么呢?广义去说,道是一切事物存在或运行遵循的规律。如人的生存尊循生理规律,水的流动遵循水往低处流的物理规律……
因为规律是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搞清后就可以根据规律来为我们办事。如知道长时间不吃东西会饿死,就吃;知道水向低流,就到高处安家;各种科学发明等等。利用规律来控制事物的发展变化,就是方法。方法是狭义的道。
人的方法太多了,喝个水都要用到很多方法,这是常道。各种科学技术的应用是掌握了科学方法才能做到,这不是一般人能行的,是中常道。各种科学原理是指导科学技术应用的,这部分就高深了,须特殊人才才能做到。如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理论指导了***的研制。这是非常道了。
因此,道是分级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层人才掌握了道,要大力推广和加深研究发展。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层的人才掌握了道,可能传承下去,也可能一不小心就会使道消亡了。下士闻道,大笑之。下层的人学到了道,只顾自高兴,却不一定会用。
好像和人家说的不一样!
不同的境界,不同的态度。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因为他崇尚道,认可道,能够实实在在的贱行;中士闻道,若存若亡,这是典型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那类,略知一二,说起来滔滔不绝,好像啥也懂,但是没有得到真正的精髓,只浮于表面状态;下士闻道,大笑之,这种状态比对牛弹琴还低下,直接对道予以否定。
对于传道这件事,这也是必然要面临的三种情况。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能达到上士的水平,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提高认知。要想广泛的传播道,还需要努力提升受众群体的基本素养啊!
就像我们国家,刚提出改革开放的时候,有远见的人,能够认识到未来的美好前途,努力、勤劳的去创业,实现自己的梦想;有的人略知一二,感觉好像可行,又感觉很困难实现,迷迷糊糊的度日子;更有一部分人,大笑之,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事实证明一切,这些都实现了。而且对于“下士",给予充分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能够认识"道",这才是“传道者"的大德所在!
从本质上来讲,其实道就是由意识所产生的各种自然行动和由这些行动所产生出来的各种能。德是由宇宙意识的爆发力所产生的各种思想行为、道德准则和行为法律。关于对于意识的认识问题在人类社会中就有存在着三个不同层次的认识标准和等级之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方正浮生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方正浮生行书字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