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书法字体分类行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书法字体分类行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体演变顺序是什么?
书法史的开篇肯定是仓颉造字。老祖宗仓颉所造的字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无从考证了。
现在能考证的最早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不属于书法范畴,但属于文字范畴。
往后应该是金文,就是刻在钟鼎器皿上的文字。
秦朝统一之前,秦国的原有文字属于大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实行书同文政策,命丞相李斯简化大篆,这就是小篆文字。
这期间,民间已经萌芽了早期隶书,这可以在“秦简”上得以体现。
至程邈,把民间流传的简化小篆整理出了隶书。这就是秦隶。
隶书还是有点复杂,秦国的王次仲整理出了“八分书”,就是取八分篆书二分隶书形成的新体书法。以后将隶书统称为八分书。
书法字体发展先后顺序是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产生的时间顺序是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小篆是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隶书是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字体宽扁,左右舒展,平衡对称,整齐均匀。
草书是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楷书是形成于东汉。字体方正,规矩严整。行书是开始盛行于晋代。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甲骨文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属于上古汉语。中国商朝后期,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出现。
中国的书法是由甲骨文开始的,甲骨文作为书法字体的一种,具有不容易识别,且已完全丧失实用性的弊端,虽然还具备有相当的艺术鉴赏性。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所以也称钟鼎文。青铜器分礼器和乐器两种,礼器的代表是“鼎”,乐器的代表是“钟”,产生于中国商朝后期,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46年。
篆书是大篆和小篆的统称。“大篆”主要是指“金文”、“籀文”、“秦统一前的六国地方文字”,而“小篆”则单指秦统一后的秦篆。大篆,中国商朝后期,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46年,小篆,秦一同六国,公元前221年后。
隶书大致分为古隶、汉隶(包含八分)。古隶,公元前309年~公元前111年,汉隶,公元前180年后。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商)(周)(秦)(汉)(魏晋)草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硬笔行书一般临哪一位书法家的字呢?
现今想在书店找本“干货”实在的字帖委实不容易。一方面网络无所不能,可各取所需,但缺乏收藏与实效性;另一方面书店出售的书帖虽装璜精美,但内容零散,寥寥数页且售价昂贵,也很少有值得学习和珍藏的。没事逛逛旧书摊或二手市场或许更容易找到中意的老字帖。
活跃在当下且能入“法眼”的硬笔书家,卓有成就的田英章应居首位,宝刀未老的吴玉生、顾仲安和卢中南也值得一学,中年书家荆霄鹏最多算半个,余者青年书家则多经不起推敲。
有一句话:毛笔字写得好的,钢笔字一定写得好;钢笔字写得好的,毛笔字未必能写好。这有一些道理,但也并不绝对。以上举例的书家都是以毛笔入硬笔的,虽说强调了艺术性,可实用性却稍弱。
硬笔和毛笔字是两种不同体系的功用目的。写得一手漂亮毛笔字的,不一定写得出实用性强的硬笔字;实用性强的硬笔字也不会自动上升为艺术性强的毛笔书法。但它们可互取长短,相辅相成。。。
我理解的硬笔书法,首要的应该是实用性,能自如地适用于生活、工作、学习需要,不止限于展示、教学或炫耀等功利目的。
硬笔字的水平要能体现在随时随地写个便条、报告、书信、填个单据或横写竖写等各种形式的书写条件下都随意、快速、流丽且让人眼前一亮和与众不同的感觉……不是坐在家里和办公室的精心刻意之作,这才是高水准的硬笔书法及目的。
推荐两本自学习以来并不屑再学别的硬笔字帖。
《笔硬书法字帖》,上海交大1991年版,售价:5.85元。由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教育家卢前编写。此帖属传统书法与硬笔书法最佳结合,点画俊美、结构潇洒、章法完美;内容丰富:有钢笔临古代名帖,也有唐诗、宋词、元曲等;有分别用钢笔、圆珠笔、竹笔、美工笔、粉笔书写的对联、条幅、团扇、扇面、尺牍等形式。最重要的此帖指导了我们要如何以硬笔学习转化传统书法。
《多体实用钢笔字体》,学林出版社1990年版。售价:2.45元。由沈鸿根、王华编。此帖属应用型,实用文体近30种,基本包含了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文体,一帖两用,帮助学习者学以致用。本帖集中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硬笔热潮中涌现的佼佼者:如徐枝新的行书、郁国庆的隶书、蒋灏的草书。也有部分书坛老将如梁锦英、卢中南、叶隐谷、陈祖范、周稚云、卢前、田原等,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相得益彰。
[临池管窥]谢谢阅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书法字体分类行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书法字体分类行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