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怎么用草书字体写诗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怎么用草书字体写诗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七律长征属于楷书还是草书?
毛泽东,草书《七律·长征》,释文:《长征》诗一首。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浪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一九六二年四月二十日。
此作整体气息大气磅礴、雄伟恣肆、清劲潇洒,体现出伟人叱咤风云的气魄与胸襟。作者在笔法上中侧锋兼用,单字笔画在长短、粗细、曲直上变化丰富,结构在大小、收放、虚实上交替呼应,使得整件作品的章法大开大合、动静相生。特别是“只等闲”“走泥丸”“过后尽开颜”等处,作者在笔画的粗细、结构的大小、章法的起承转合上成竹在胸,声情并茂,是***涌动、灵感喷发的神来之笔,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七律长征是草书作品。整篇作品用笔纵横捭阖,大气磅礴,气势如虹,写出了英雄的工农红军过草地,爬雪山,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是伟大的领袖***主席的高水平的草书创作之一。
《七律长征》是***描写红军不畏艰难险阻,走过万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伟大诗篇。
全诗系***以草书写成,全诗对仗工整,琅琅上口,意境深远,雄奇壮丽,表达了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中国革命乃至中国历史上诗词的精品!
***以独有的毛体草书,写就这一千古名诗!笔走龙蛇,墨飞凤凰,如剑似戟,直刺苍穹,千军万马,纵横捭阖,气吞如虎,恢宏壮美!成为中国书法珍品,让人赞叹不已!
写草书难吗?
写草书难吗?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为什么这么说呢?
书法有篆、隶、草、行、楷五大书体,而这五大书体又衍生出无穷无尽的风格面貌。
那么,篆、隶、行、楷难吗?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要写好都不容易!
要说难,是没有选择好符合自己个性的书体书风,以及不得要领,不能持之以恒。
说不难,只要方法得当,勤加练习,用心揣摩,就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草书也一样,如果不适合自己个性,勉为其难,那是很难的,比如原则性强,过于谨慎小心的人就不适合了。
其实,章草、小草如行书,反而比行书笔画更为简约,只是有他们自己的书体符号。而狂草不仅要讲究草法,还要有不凡的才情和豁达的心胸。
写草书,只要具备一定的笔墨功夫,并不难,可先从章草入手,得其古意。再小草,得其雅逸。等功夫与才情达到一定高度再写狂草。如此,格调才能高雅,虽狂而不野。
学习书法,贵在坚持,不管哪种书体,若浅尝辄止,朝三暮四,那都是写不好的!
写草书难吗?回答一个字:难。
其实,写任何一种字体,真草隶篆行,都难。
写任何一种字,都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这基本功从多临帖、多练习、多思多悟中来。具体应该有这几个方面:笔划的熟悉,结构的把握,行款的适当、腕臂力量的培养以及个人风格等。
草书形成于汉朝,由隶转化而来,目的是书写更简便。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等。那么,草书难在哪里?又如何写好呢?以今草和狂草为例谈点想法。
一、字的特殊性。草书的字,并不是把笔划由分变为连、由繁变为简那么简单。在若干年的书写过程中,对草书的字形成了它特有的规则性。有时多一点、少一弯就变成了另外的字,或者就是错字。这是写草书的基础,掌握的办法就是熟读历代草书,系统完整地掌握草字的多种写法。有一个规律可寻,就是“简”,既简又省,这是草字的本。掌握其简的方法和省的规律,极为重要。
二、特有的节奏。这是指草书的章法。在书写过程中,有许多可以去讲究的地方,如密不透风,疏可走马,说的是有的紧有的松、有枯有实、有大有小;浓淡相间,可以理解成笔划有粗有细,墨有浓有淡;有断有连,则是说可以打破一般的字的书写方法,有时甚至多字相连,也有独立摆布。这些全是章法的内容,当然,还有很多。
三、灵动的感觉。书写要形成灵动飘逸的感觉。不在于一字一笔一划的规整,而应该在整体求得变化和平衡的统一。草书在一定程度上主要以线条为贯穿,更需要一气呵成,这就需要书写者精心策划、胸有成竹,才能在书写时做到笔势牵挂相通,连绵环绕,甚至奔放不羁。有时初看眼花缭乱,实则暗合规矩。因此,草书更加讲究意境和韵味,满纸盘旋飞舞,神弛情纵,气象万千。
四、个人的风格。学习书法包括草书都得临帖、读帖,例如草书必临张旭、怀素、王铎等等,但是,应该做到熟而不僵,临而不固。在继承的基础之上要有发展,也就是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在一定程度上,随时代而创新才是书法艺术的发展之路,就如草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创新而成一般。
配图为本人近两年草书习作,还望方家指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么用草书字体写诗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怎么用草书字体写诗歌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