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谁的楷书字体阴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谁的楷书字体阴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从笔法和结字方面分析,欧体和褚遂良书法哪个对书法史影响大?
欧阳询与同代的褚遂良并称为初唐四大家,从这里就不难看出他们对书法史的贡献是不相上下,各有千秋的。下面我们分别就两人的笔法结构加以分析论断。
欧阳询最有名的代表作《九成宫》,法度是比较森严的,初学者可以先把重点放在结字上,待结构掌握好后再强调笔法。《九成宫》的笔法没柳体、颜体的提按要求那么强烈,而是缓慢的提按,强调眼跟手的控制力。欧体的起笔收笔都是讲求浑厚方正,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也不可在书写过程中写的过于尖利和单薄,让字失去了欧体的气韵。
1.点
欧体的点露锋入笔,按笔下行,边走边提,饱满的肚是用笔锋带出来的,这里注意一定得有三角一肚。
2.横
欧体的横无论是短横长横都是露锋入笔,提按,回锋都要把棱角写出来。收笔不同于颜体,不要写出疙瘩,要自然收笔匀称平滑。这也是欧体的显著特征。
3.竖
说到竖,大致分为悬针竖、垂直竖,区别在于结尾,悬针竖是稍稍按笔后再提笔,垂直书笔法跟悬针竖是一样的,只是收笔速度要快一些。
4.撇
说到撇要注意一些变体,要有份量不能有虚飘之感。短撇笔后要有转或折这个动作。长撇弧度要自然,圆融。
你好,欧体和褚体对后世影响都是很大的,但在我们这边普通兴趣班比较多的还是欧体。但是艺考生来说不适合学习欧体,而很多人学习褚体去艺考。
先说一下欧体的体势比较险绝,中宫紧缩,用笔粗细变化不是很大。而褚体字势很开张,笔画较细,有些的帖笔画粗细变化也比较大,因为笔画细,字势开张、所以褚体所于笔画的变化和留白要注意,不然容易写的散。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从笔法和结字方面分析,欧体和褚遂良书法哪个对书法史影响大?
欧阳询初学王羲之、王献之,吸收汉隶和魏晋以来的楷法,另创新意笔力劲险、瘦硬,意态精密俊逸,世称“欧体”,与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并驾齐驱,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欧体”用笔方圆兼备,劲险峻拔,竖弯钩等笔画仍带隶意;结体精于穿插避就,字势稍纵长,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字的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而又向背相让,使每个字看起来四面俱备,八面玲珑,爽爽有神。欧阳询并且还总结了楷书结体的方法共三十六条,名为“欧阳询结字三十六法”。代表作品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卜商贴》等。
褚遂良是欧阳询的晚辈,曾服膺虞世南,进而上溯王羲之,其书法外柔内刚,笔势翩翩,方正之气溢于笔墨之间。笔法清瘦健劲,用笔方圆兼备,起笔轻捷,收笔沉着,并参以隶法,委婉流畅。结体匀整,宽博舒展,起伏顿挫富于变化。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代表作品有《倪宽赞》、《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等。
欧阳询和褚遂良在书法史上都属于“大佬”级别的人物,特别在楷书上各具特点,各有特色,在书法史上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很高兴与书法同道探讨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欧阳询的楷书公认古今第一。因其点画精到,结构谨严,达到了“一画不可移”的境界。还因为欧书很富于变化,在端庄凝重中表现出生动的变化。欧体点画还极富变化,精心设计,精心书写,各种点的精巧灵动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性。
“初唐四家”之一的褚遂良一生博涉文史,工隶楷。其书初学虞世南,后学二王,且融会汉隶,体势劲逸,字形方扁,点画较细,一波三折。其书节奏鲜明,有行入楷,故有流畅飞动之感。褚书特点虽瘦实腴,似轻实沉。
从两位楷书大家的碑帖分析,以及对后世书法家的影响来看,欧体比褚遂良对书法史影响大。
欧阳询和褚遂良两位都是唐代的书法大家,在楷书上都独树一帜,应该对后世的影响都很大,各朝的粉丝也很多。
但由于两个风格不同,笔法水平不同,受其影响的人发展前途也不同。
欧体结字端正严谨,笔法规矩严格,如立正的士兵。适合初学者的基础笔法练习和结构训练。不过,长期学习欧体,容易型如算子,学成印刷体,如当下的著名田老师,失去书法原本的性格和丰富多彩。
褚体书法结字灵活多变,字形活泼而有妙趣。笔法更是变化多端,表现丰富多彩,表情如市井小民,身姿犹舞蹈中的美女帅哥,仪态万千给人足够的丰富体验。
相比之下,就艺术水平上讲,褚遂良书法的艺术欣赏价值比欧阳询书法高。
但学习褚体书法的难度要大好多。不过,要想学习书法的人,褚体书法应该是需要下功夫的。过了褚体书法(特别是阴符经)这一关,其他书法学习就容易了。
就影响来看,欧阳询书法在普及层面影响更大。褚遂良书法在专业层面影响更深刻。
单从颜值讲,古代谁的楷书、谁的行书最好看?
第一,单从颜值讲,古代人的楷书当数楷书鼻祖钟繇的楷书、卫夫人的楷书、王羲之的楷书最好看。智永的楷书也不逊色。另外,魏碑书法和唐代虞世南、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也最好看。还有就是当代卢中南的楷书和田英章、田蕴章的楷书也最好看。
上图为晋人王羲之的楷书。
上图为唐人颜真卿的楷书。
上图为唐人柳公权的楷书。
上图为卢中南的楷书。
古代法帖众多,好的楷书、行书比比皆是,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楷书我最喜欢钟繇的,行书我最喜欢王羲之的。
作为楷书之祖,其作品虽然尚处于楷书的探索阶段,规律尚不明显,但古意盎然,厚重古朴。
钟字最值得玩味的就是其点画异趣,或如垂露,或似坠石,或如虫食树叶,或似水中蝌蚪,古拙中自有醇茂之气。
行书当然首推书圣王羲之。其用笔圆转灵活,均匀平稳,不激不厉,醇厚典雅。
王羲之的提按细腻,结体妍美,变化多端,章法顺势取势,气韵连贯。他与王献之一起,将行书的发展推到了极致。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谁的楷书字体阴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谁的楷书字体阴柔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