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柳体楷书让字体变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柳体楷书让字体变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对于学习柳体的人,怎样用笔才能写出柳体的骨感和刚劲的风格呢?
第一,没有捷径,悉心临摹《金刚经》《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每种临摹五遍以上,做到纤毫不差,自然能对柳体字的结构外形有心得,从而打好基础,心中有数。
第二,用笔,自从唐朝颜真卿向张旭请教笔法以后,一直是个谜,估计都不想讲出,颜真卿《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也仅仅只是‘意’。这个只有亲传面授,可能才有真实性,我在这里也不想多讲,不是保守,是因为不见得成熟,不足为外人道。实际上只要是稍微涉猎书法的人,用笔都略懂一二,其中奥妙,还须个人多加领悟。但可以说一点(还好像没有哪个书法家这么说过):写毛笔字要用巧力,即将手臂手腕手指之力,巧妙发于点画之上,就如太极拳之发力一样。柳公权楷书尤其要用巧力写。
反复临摹,善用巧力:我觉得正是写好柳字的关键!
各位朋友,有点小心得,请大家指正。 《玄秘塔碑》柳公权时年六十三岁,《神策军碑》柳公权时年六十六岁。按理说三年的时间书写风格不应该有太大的变化,我什么我会有玄秘塔硬瘦,神策碑厚重的感觉呢?今天一位***给了我一个说法,一家之言,我觉得有道理,并我的体会分享给大家。 玄秘塔碑的石料非常好,经千年依然存世,现藏于西安碑林,千年中经无数次拓片,原石难免有变化,刻迹渐浅。现在刊行的玄秘塔很有可能是百年内的拓片,所以字迹发生变化,展示在我们面前愈加硬瘦。 神策碑原石立于皇宫禁苑,被拓的可能极少。原石至宋代已无踪迹,仅存贾似道藏拓片孤本,《金石录》记载分上下两部,传至今仅存上部。由于被拓的次数少,基本反应原***貌,因此,最能反应柳体原貌。 我的体会两贴同练,学习笔法的同时,神策军碑追求原样,玄秘塔碑追求厚重。
柳体是最难学的楷书,这一点毫无争议,现在的书法老师一般都会避开柳体的教学,因为很多书法老师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写。在我六年的临帖经历中,对如何用笔写出柳体的骨感和刚劲的风格有过一些体会,在此算是抛转引玉。
柳体的骨感来自独特的用笔方法。仔细读帖,我们会发现,柳体字的骨感来自于笔画的形状。主要有以下几处需要特别注意:
1、有些字的一个点,就有四个角,类似于梯形,比如“德”字的最后那个点画。具体的用笔顺序为先切入,按压笔头,拉动笔毫,往右下角收笔。如下图所示——
2,还有柳体字中的短横,四个角都是棱角明显的,起笔为方切,收笔上顶,如下图所示——
3、在长横画上,柳体起笔会收出来一个骨节,如下图——
5圆进笔法,逆锋上行,再下按笔写出撇画,如下图——
6、柳体笔画线条的瘦劲,特别是长横表现突出,长横的粗细变化较大,头方腰细收笔出骨节,写这一笔画,先切笔,后横拉,中锋行笔,中间注意提按变化与笔画粗细的关系,收笔出骨节处先抬笔再下按,最后回锋。如下图——
正是这些笔画的棱角、骨节、方头以及瘦劲的线条,组成了柳体的骨感和刚劲的风格。在抓住柳体字体的这些特点之后,再掌握笔法,勤加练习,自然就写出想要的效果来了。
关于柳体楷书,我曾有过多次论述。
柳体楷书的骨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笔法,第二是速度。
第一,先说笔法。比如写横画,起笔时侧锋行笔,然后转入中锋行笔,在行笔的过程中,渐行渐提,收笔时可以回锋,也可以直接切笔。
第二,行笔速度。柳体楷书必须写出应有的速度,这是他和颜体楷书最大的区别。
第三,柳体楷书受王羲之书法的影响很大,字体能大则大,能小则小。而且它的字体特别能造势,平正中寓险峻。
柳体楷书难就难在细节上的,微小变化。笔笔不同,笔笔有变化。
练了很久柳体,总是达不到理想效果,请高人指点一二?
看了你的字,我觉得有几点需要向初学者说明。
1、学习书法要用必要的投入。在古代,读书习字被认为是有钱人家的事,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好了,但练习书法也还是要有大量投入的。
首先说纸,练习时不用宣纸,可以用毛边纸,经济条件不好可以用废旧报纸,但不能用这种不吸水的纸。报纸大多数练字的人都用过,使用时用湿布擦一下,效果不错。
其次是笔。初练字最好用出锋3-4公分的兼毫,挑笔时笔头中尼龙不可过多。适量的尼龙可增加弹性,一些不良厂商加入大量尼龙降低成本,这样的笔挂不住墨。你用的应该是这种低廉的毛笔。
再说墨。练字用墨汁就行,不必用墨锭。市面的墨汁分超浓墨、浓墨和练习用墨(已经稀释),浓和超浓墨用时要加水,初习者不易掌握,建议使用练习用墨,不要用没有品牌的劣质墨。劣质墨对笔锋的伤害也很大。
2、柳体难练。楷书中,柳体最晚形成的一种字体,它融合了欧体的骨力、结体与颜体的端庄、大气,是最完美的一种字体,深受大众喜爱。
但柳体的难练也是出名了的,练习柳体最好有一定书法基础,或者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己琢磨往往事倍功半。
3、你的字最大的问题在笔法。
书法讲究中锋为主、侧锋为辅,中锋是书法的根本。柳体虽较多侧锋入笔,但应立即由侧锋转为中锋,出锋收笔时更不可笔锋一扫而出。
而要保持中锋的要诀是提按。侧锋起笔后,笔毫铺开,此时略提笔让笔毫聚拢,然后再运笔铺毫前进,这就能保证中锋。出锋收笔时同样道理,先按下笔锋,让笔毫铺开,再略提笔让笔毫聚拢,再以腕力将笔锋边提边收,如此才有力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柳体楷书让字体变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柳体楷书让字体变大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