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手写字体教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行书手写字体教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初学行书,如何练习笔法?
从楷书的练习转入行书,应在运笔使转上下功夫。由于练习楷书时,字的结构框架即字的结体已基本掌握了,那么,在行书的练习中,就要灵活运用笔法。行书讲究行,行的特点就是有连带、使转,或意连等。我们在运笔的过程中,要使诸多方面照应,做到一气贯通。
因此,由楷书到行书的练习,也就是由框架结体到运笔使转连带的过程。
初学行书,如何练习笔法呢?
笔法通常包括执笔与用笔。书法练习,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姿势与执笔方法。
一、书写姿势
一般情况下,写各种书体,姿势没有什么区别。平时练习中等大小的行书,姿势与写楷书一样,既要端正,又要感到自然舒适,这样,才能毫无障碍地使右臂送力至腕,至指,达到挥毫得心应手的目的。若练习较大的行书,可以***用“悬腕”的姿势,悬腕有坐姿和站姿。
坐姿
站姿
二、执笔法
练习行书,要使笔锋垂直于纸,笔能提得起,按得下,让锋尖始终在线条的中心运行,即中锋用笔。这样书写的线条圆浑,厚实,富有立体感。行书以中锋为主,兼用侧锋。
中锋行笔,执笔姿势无定法,有“拔镫法”即“五指执笔法”、“三指法”、“二指法”,甚至如执钢笔一样,也可书写,既有个人习惯,又有师承关系,我就喜欢用“三指法”。
练习行书,用腕很重要。用腕有三种:1. 枕腕,即右手枕于桌面上,宜写较小的字。2.提腕,即肘部着桌面,腕部提空,宜写中等大小的字。有时也可以腕部与桌面若即若离,细微处靠着写,线条长处提腕写。3. 悬腕,即腕、肘部离开桌面,这样能灵活运笔。写较大的行草书,必须用悬腕法,才能不受拘牵。行书练习,对腕的要求比较高。腕力控制得好,线条圆而有劲,腕灵活,则圆转自如。
在学行书之前应把正楷练好,正楷好比人走路,行书相当于小跑,人要先学好走后才能跑,所以楷书练好了在练竹书就水到渠成了,只须在书写楷书上加一些正常的速度或节奏,对某一部分字的章法笔顺进行一些调整,这就须平时多读帖多记帖多临帖了!
行书书法作品创作,怎样安排章法?有什么规律?
行书创作从书法本体上说,笔法,结构,章法,墨法。都有不同要求,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应以整体格局,气象气韵上看,要有美学参与,塑造意象,给人精神满足和价值追求,妍美流便,阳刚崇高,兰亭序,祭侄稿,黄州寒食诗等,都让人回肠荡气。
——行书作品章法有如下要领:横不齐列、纵见欹侧、引带接递、连绵流贯、腾左挪右、穿插迎就、大小错落、疏密相间、重字能殊、同类显异、行款参差、终篇和谐等。
——其中最基本的是“横不齐列”——***用纵有行、横无列的布局。不同于篆书、隶书、楷书,不是纵有行、横有列的队列式整齐形式。即使字的大小差不多,也有左右行之间字与字的参差。这种章法,具有整齐中见参差的艺术效果,更便于体现行书轻松流便的书写特性。
(具体可参考江西美术出版社新出版的《二王行书要领精讲》《米芾行书要领精讲》《王铎行书要领精讲》。其中专门有一编讲解上述章法要领。)
在书法中有句话:点画是音符,章法是乐章。一件章法出色的作品就如同一曲交响乐,让人陶醉。
章法的基本原则是协调、自然。但章法的和谐统一,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来体现。
制造矛盾和冲突的手法很多,比如疏密、大小、枯湿、浓淡等等,下面我们结合一件作品来具体说说其章法的设计。
这是全国第十一届国展的一件获奖作品,字数较多,作品尺寸较大,章法处理难度较大。
首先,作品内容是《人间词话》的4段话,作者在每一段后以“人间词话某某”分开,因其位置高低不同,作品很自然地形成了长短、宽窄不同的四部分,整件作品不因字数多而局促。
其次,每一行并不是一条直线平铺直下,而是左右摇曳,蜿蜒而下,如同风中的柳条,婀娜多姿,深得名帖《平复帖》的神韵。
再次,字形大小错落,黑白块面对比强烈。书法中最忌讳字形大小一致,缺乏变化,而此作大小、黑白穿插,深得“大珠小珠落玉盘”和“密不透风,疏可跑马”之妙。
第四,书写时疾时徐,节奏变化大。作品中,书写舒缓时如作楷书,写到畅快处,又变成草书的节奏,其变化显然从《祭侄文稿》中得益不少。
最后,是墨色丰富,丰润处如玉珠,苍涩处如枯藤。初学者写字时常犯写一字蘸一次墨的毛病,这样写出的字墨色缺乏变化,仿佛印刷出来的一样。其实创作时,每蘸一次墨要将其写尽,墨色由浓到淡,这样方显自然。
关于章法,我认为只有基本原则,具体的处理手法其实沒有固定的规律,需要在创作时灵活运用。
行书书法创作,一般首字略粗重,从右往左纵向书写,书写时要注意
字距与行距疏密有致,楷行草合理搭配,用墨有浓有淡,枯湿合理,注意适当布白,一气哈成。另外一般做到上齐下不齐,正文末尾一行不少于二个字,正文写完后可另起一行,低格写正文出处及作者,然后再书写日期及署名,最后在作品开头低一字旁盖上引首章,署名下方(不低于正文处)盖上名章。
行书创作,最重要的是书写流畅即人们所赞美的行云流水之势,其次章法布局一定要错落有致,大小穿插,如果水平够一定了,侧锋中锋同时运笔,效果出奇的好!这是夲人的行书作品,敬请赏析
我人老不会玩,怎样才能将自己的行书书法发到头条?
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您的书法自我感觉还不错,可以先申请今日头条入网许可,获得网号后可先把您的精选作品拍照。以微头条图片模式发到网上接受行家检验,如果获得好评则可以申请相关领域创作者认证。届时您会拥有更广阔空间与国内外同行交流,互相学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入门操作很简单,能走多远却要看您的真正实力,也许默默退出,从此失去自信,也许大放异彩,让世人刮目相看。路在脚下,等您去尝试,不会一帆风顺,却是一路风景。
硬笔行笔大小如何错落有致?
谢谢朋友的邀请。单字的大小错落会赋予作品更多的灵性与动感。比如一幅行书,如果全篇单字都是一样大,“卷面”虽然整齐漂亮,艺术美感肯定会大打折扣,会让人觉得机械呆板。
古人写字的大小错落,是在频繁的书写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齐头”、毎列均长的需要,对个别字大小作出适当调整;针对汉字本身点画结构的疏密简繁,总结出“小大之法”,比如稀疏的点画写粗写实,浓密的点画写轻写细。
这两条规则与方法至今仍旧管用。汉字是方块字,整体追求视感与力量的平衡,适当的对文章中的某些字作出大小变化处理,使其形成错落有致的情态,则又可增加其“平衡”之中的动感元素,更加拓展书法艺术美的内涵。在章法行气的考虑上,要有全局的观念,在运笔过程中,则主要依据单字本身的结构与全行全篇的占位安排,通过增减提按力量、张驰指腕幅度来灵活调整。
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小大之法”贵在自然,千万不要“刻意”为之。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大小反差,刻意对一些单字作出夸张的变化,那样无异于“画蛇添足”。
抱庸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行笔大小错落有致应该是习惯,不应该是刻意,那才是书法理解上的认知。
当然,练书法难初期免会走上写字大小一致,整齐,干净的路数上!这是正常的写字思路!
因为书法本身就是一种控制笔墨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首先需要的是,你能把字控制得大小一致!你能把字控制得大小一致了,说明你控笔的能力过了初级关,然后呢!你就需要打破这种规矩了!因为这样写字太死板了,他刻意!用书法的语言说,就是状如算子!
你要学会随意,随文章,随心境去书写字的大小,你也要学会有放有收地恣肆笔墨,那才是你的字向书法转变的关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手写字体教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手写字体教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