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快速练成硬笔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快速练成硬笔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从9月中旬开始练习硬笔,想写好行书,怎么写,先从哪开始?
作为一个初学者,我来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也是最近才开始练习硬笔书法。当然我这完全不能叫做书法,只能叫做写字而已。我练习写字目的很单纯,只是想要自己的字写的好看一些。没有奢望练成到书法的境界,因为我知道自己不具备成为书法家的条件。
个人认为练习写字最好要从楷书开始练习,当然要是从行书开始也不是不可以。
从楷书开始练习的好处就是可以认真学习笔画和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只有真正掌握了每一个字的笔画和结构才能做到成竹在胸,笔走龙蛇。楷书对于初学者相当重要,练习楷书和练习行书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楷书要求慢,行书要求快。他俩者趋于两个极端。如果先学习行书,反过来在学习楷书,那就是南辕北辙,事倍功半。反之就不一样了,先学习楷书再学习行书,那就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所以我还是建议先学习楷书,这样基础打好了,学习行书时候不费力。一味只求达到目的,不***取方式方法,很有可能没等到坚持到底就中途放弃了。那时候再回来从头开始学习,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愚见,请各位老师指正,不胜感激。谢谢!
文中图片是本人最近习作,练习《灵飞经》半年左右,由于没有基础,没有老师指点,进步很慢。还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谢谢!
写硬笔3个月,想写硬笔行,应当先学写“五个点"的运转规律,闲熟后用之于入笔收笔拐笔之中,灵活多变后,可以临写《集字圣教序》,一字多写多练,多字多写多练,然后通临一气哈成,你的硬笔行书很快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事半功倍,把硬笔行书书法写在法点上,是很容易的,望老师参学。
行书如何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写得好看又出笔锋?
对于书法高手、老手而言,书法最佳的状态就是佇兴而书,笔随感觉走。点画、结构、结体、章法自有方寸,心到手到字成,包括速度与节奏,根本无须刻意的调整控制。
行书的书写速度介于草楷之间,保持单字结体美观与行气和谐,是行书的应有之义。功夫既体现在点画结构的稳定固化,又受制于书写者的熟练度。简言之,要又好又快的书写行书,主要在于两个关键因素:①单字结体技能过硬;②日常书写较高的强度量度。对于初学者来说,临帖要扎实,习练要经常。
同时,行气的处理技巧也不能忽视,点画之间的连接呼应,邻字之间的转递映带,主要在于大小章法,而大小章法决不仅仅是技巧,更是实打实的书写技能。
楷书功底比较扎实的话,由楷入行没有定法,行书不同于楷书,没有那么多森严的法度,但点画的粘连与行气的调控也不是可以信马由缰、随心所欲的,一般遵循洗练干脆、宁简勿繁的原则,力避花拳绣腿的弯弯绕、高频生硬的连笔,否则很有可能陷入江湖书法的泥潭。
抱庸浅谈。
插图为视频截图,所录制的***,书写速度在20~30字/分钟不等,25字/分钟居多。
我练字硬笔字,就是简单突出实用性与书法性的平衡。
而且,也确信上述速度下行书的结构,注定要理解并掌握行书的化繁为简、节奏感、行书的笔顺等等――
至于题主提到的笔锋,倒是其次了,这么多需要注意的,在我看来,书写时,把握一个字的结构和节奏感,其他都是打包解决的问题。
笔锋,快写的状态下,无非就是轻重感与书写速度。但是在行书中,有的笔画适合出锋,如悬针,平捺等。
而有的,不适合出锋,如:撇,在快写的状态下,撇若出锋往往容易打乱快写时的节奏感,除非撇之后的下一笔是平捺,除此外,大多都可写成附钩撇,运笔均匀,不出锋。
出锋的笔画,往往是主笔,或是行书曲线笔画。只要行书的结构正确、把握好速度与节奏感――其他都是打包解决的问题,当然也包括适当的出锋~
行书如何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写得好看又出笔锋?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笔锋?
笔锋就是在书写的时候,点画线条的粗细变化。硬笔由于工具的限制,一般人书写的时候很难表现出线条的粗细变化,但是练习过硬笔书法的朋友们会有意识地在书写的时候,写出这种粗细变化的笔锋来。
汉字是由基本的笔画构成,我们在写这些基本笔画的时候,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入笔、行笔、收笔。
入笔:硬笔不像毛笔一样有藏锋、逆锋、顺入、逆入这么多的变化,硬笔你只要掌握两种就好了,一种是凌空切入下笔,一种是尖锋顺入。
例如上图中“横”的写法,上面的那种就是切入起笔,第二种就是尖锋顺入,第三种就是普通人不懂笔锋的写法了。
行笔:硬笔的行笔过程比较快,但是在转折的地方是需要慢一点的,这个时候要写出转折处的圭角,就需要稍微顿笔,然后再折。例如上图中的横折的写法,转折处就要刻意把笔按下去。
另外还有行笔的时候,到了需要转弯的时候,例如上图中的横折弯钩,到了弯的时候要放慢点速度,把这个弯写好,这样笔画才能有遒劲的感觉。
收笔:收笔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出锋的,一种是无锋的。例如垂露竖和横就是无锋的,其它大多数是出锋的。
楷书,先有楷书扎实娴熟的技法功夫,书写速度略微快与楷书,连带书写就能够如题主所希望的那样。
在就是先有楷书基础,以楷书的书写速度与用笔技法临摹行书,努力做到行书用笔如楷,技法精熟,法度完备,自然行书中见楷书之法度。实际上草书也应当以楷书笔法写,我们看古代的草书莫不如此,如【十七帖】中的草书作品,其用笔完全处于楷书,只不过是以楷书用笔技法来书写草化的连带书法字符而已。就是古代狂草大家的楷书功夫仍然和自己的草书造诣不下上下。
正因为有了楷书的用笔功夫,行草书才能够笔笔不苟,笔笔见笔法,笔笔见法度,虽然名曰狂草,但一点一画,一个字符,一个空间没有一丝一毫的苟且懈怠之笔,故古人的行草书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就在于此。现代一些人的草书或行草作品多多楷书专研不深,有有些心糙气浮,临摹行草多一知半解,图写其形。临摹功夫不够精准,在创作时又甩开经典,方笔以己盲目涂抹,甚至以自己的浅尝辄止当做精通古法自诩,然后落笔,草草一挥,又怎么能够写好书法。又怎么真正知道书法的艺术之内涵的深刻与博大。
下图为临摹作品,源于网络。用笔如楷可见一斑。
行书不是靠速度来取胜,速度一般体现笔划出锋与牵丝引带,以及字与字的连笔上面。
需要明白的是,行书不是楷书的快写,也不是草书的慢写。行书有行书的一套笔法规则,绝不可以用楷书笔法来写行书,但用草书笔法写行书,则是可以的。
比如王羲之的《圣教序》,带得有楷书的成分,但仔细去分析,会发现,无论是笔划的露锋与藏锋,甚至转折,都很灵动,是十足的行书笔法,并非楷法。遇到这样的字,就需要沉住气,用笔慢一点。
而有的字,带得有草书成分,甚至本身就是草书,那么就需要加快速度。速度慢了,就显得拖沓,速度快,就很迅捷,仿佛游蛇入草,惊鸟飞空。尤其在字与字的连笔之间,笔划应做到快而有力,犹如一根钢丝穿线。
怎么做到速度快,而又写的好看呢?那就需要多临摹书法字帖了。加深对字帖的理解和训练,尤其在连笔精彩的段落,要多多临写。通过实际临写,背着临写,创作型临写,这三种方式来训练,一定可以有很好的效果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快速练成硬笔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快速练成硬笔行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