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黄字要领有哪些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草书黄字要领有哪些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第一句里的“黄”字,有一个点很特别,这是笔误还是巧妙安排?
谢邀。欧阳询笔法属二王系列,有继承也有发展。对古法与书家个别字的书写方法不必深究,也许因为书写习惯而成,也许居于个性化的文字理解。古碑帖有很多碑别字,约定俗成是一种文化习性。可依照不同的场合展现书家的个性文字。但不是所谓的创新,要有法可依。一己之见,谬误请见谅。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中的“黄”字,左边一点看起来特别,其实是对左边一竖写得过长的补救措施,安排得很合理,也很巧妙精彩!见下图:
如上图,很多书友可能认为“黄”字左边一点特别,其实是“田”字左竖较长,这是学习王羲之行书中的写法(见下图),只是欧阳询这一竖有一点过犹不及,他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于是用点来补救。这一点写得很巧妙,凌空起笔,承上启下,与竖画轻轻粘连(但笔画又没有重合),同时与右边相呼应,左右两点有力地托起整个黄字。
若是将左点写在竖画之下或者右边,都会显得很局促,若是写在左边与竖画相距太远(如下图黄庭坚《庞居士寒山子诗》中的写法),不是不可以,但与欧阳询整篇“中宫内敛”的风格不符。
总结来说,欧阳询这一点是笔误以后的巧妙安排。
再伟大的书法家也有失误的时候(这一点我们无须为尊者讳),只是笔误以后的补救措施,更能显示一个书家的高超技巧与独具匠心。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敬请关注【麓风轩】
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谢谢千里马先生邀请!
这个我不是很懂,但既然抽到,就勉强说一说。
我自以为是地认为:颜篆欧隶——即颜真卿后期作品笔法是篆字的笔法,欧阳询的作品笔法是隶字笔法。
这个“黄”字的左边一点,和大多数书家的写法不同。
一般“黄”字下边的“八”字点,都是从右上逆锋顿笔再转笔往左下撇出,而欧阳询这个点是左上顺锋起笔往右下顿笔再往右上提笔,总体方向是和一般书写相反的。但左右两点的呼应,和一般写法是一致的,只不过欧阳询的写法(是左点收笔遥接右点尖锋起笔)连得实一点,一般写法连得更虚一点(是从空中穿过左点去连的)。
这和欧阳询的风格分不开,欧阳询是特别讲究结体紧固的。
同时,左点的起笔也看得出隶书起笔的动作。
想当然一答,供方家一哂。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第一句里的‘黄’字,有一个点绿特别,这是笔误还是巧妙安排?
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翻来覆去的看,也没有看出有哪一个很特别的‘点’。十亿里马君,我眼拙,能不能告诉我哪一个‘点’很特别?
里面的左右对应点,也是同样的写法。这种写法,其实就是从王羲之那里继承下来的。在王羲之《兰亭序》中,这样的写法比比皆是。
欧阳询书唐代的著名书法家,被称为楷书四大家之一,最著名的就是他的楷书,尤其以他的楷书《九成宫醴泉铭》最受广大书法爱好者喜欢,现在欧体楷书也是书法的热门书体。
但其实欧阳询的行书写的也非常好,还有行书的真迹传世,比如他的行书《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卜商帖》等等。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局部
现在南方不少的书法家学习欧阳询的行书,他们认为欧阳询直接接触过大量的王羲之的真迹,而现在王羲之的真迹全部失传了,只有唐代人的摹本了,而欧阳询作为王羲之的粉丝,又见过大量的王羲之的真迹,他的行书真迹是值得参考的。或许还真能够从欧阳询的行书里找到一些王羲之的痕迹。
关于题主的这个问题:
我仔细看了欧阳询的行书《千字文》,并没有发现第一个“黄”字的点有什么特别的,这个“黄”字一共有两个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并不是笔误,作者也没有刻意的安排。
欧阳询《千字文》里面的黄字
同样,其它地方也出现了很多一样的点,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觉得可能是题主理解问题的方向不一样。
王羲之《圣教序》里面的黄字
但是,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就是这个黄字和王羲之《圣教序》里的黄字还是很像的,尤其是最后两点,你觉得呢?
书法作品中的落款有哪些讲究?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必须要有合适的落款,落款对于书法作品来说非常重要,他在书法作品中起到装饰、衬托、美化和辨别真伪的作用。一般的落款内容包括题目、作者的姓名、斋号、年龄、年月、受书人的姓名,还有的会加上提拔,对书写内容进行解释。
但是这些并不是每一幅作品上都有,一般的作品都只有一部分,有的甚至只有一项,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比如有的作品写完内容以后,剩余的空白不多了,只能够写一个名字,也是可以的,我们把这种落款叫做穷款。
落款要注意一下几个事项:
1、落款的字体要和正文内容的字体相符合,一般来说线出现的字体不能给后出现的字帖落款,比如篆书就不能够给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落款,而隶书、楷书行书则可以给篆书落款,同样的,隶书也不能给楷书和行书落款,而行书则可以给任何书体落款。
2、落款的大小一般不会超过正文内容,正常情况下,落款内容的大小是正文内容的三分之一左右。
3、落款的内容不要超过正文内容的下边缘线,落完款以后,最好还有有一点留白,不然作品会显得太闷。
4、一幅书法作品的印章也不要太多,最多盖3方印章,最常用的是一方姓名章,一方启首章,太多了也会喧宾夺主,以简洁为好。
说这些并不能够面面俱到,想要学习落款,最好是找一些书法高手的作品看一看,看多了,自然就知道具体怎样落款了。
谢谢官方邀请,欢迎大家关注。
谢谢邀请!
落款是书法作品重要组成元素,有单款双款之分。
单款就是只落书者姓名,如加上被赠者的名字则为双款。参赛作品一般为单款。
双款则较为复杂,有上下款之分,上款是指作品完成后,题上索书者的姓名,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其内容格式为:姓名+称呼+谦词。给长辈同辈晚辈的称谓都不相同。长辈称谓一般不称呼姓氏,如长辈七十岁称为××老,八十岁称为××翁,别的一般为××先生,××老师,谦词一般为指正、***、斧正等等;同辈一般称谓为××仁兄、××学友等谦词为惠存、留念、清赏等;晚辈称谓多为××学生,××贤契等。
下款题书时间、地点、署名及谦词,其格式为:时间+地点+姓名+谦词,这里面最主要的时间的题法,不能农历天干地支后面加“年”字,这是出现错误最多的。
落款在书法作品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不能草草收笔,形成作品的虎头蛇尾之感,落款的好坏关系到一幅作品的优劣,举足轻重,不可忽视。
谢邀。问:书法作品怎么落款?当今的书法作品落款,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不知所从。个人认为,书法作品的落款最重要一点,在不影响到书法内容正文的原则上选择落款方式。一,落款的字面不能大于正文字面,应该小于三分之一或者小于三分之一以下的正文字面。中堂书法作品,左边落款竖写齐下,不能低于正文(包括钤印)右上角低一字正文边缘处,盖上闲草或者书名。条幅,右上角低正文两个字或多一点面积的正文侧面,盖钤闲章。左上角低正文四字侧面,写上正文出处及名称。下面落款写好书者姓名并年,月,号。如果还有其他的闲章(如阴刻,阳刻)等等,钤印成一条直线。一般性的闲章朝上,书者正名印章朝下。需要注意的是,左下方落款最后一个字的位置,要高出最下正文最后一个字十至十二公分。以至于不影响书***文的连续性观赏性为最好。如果是简款,要高于左边最下正义二十公分左右,以达到更好的谐调和美观。堂匾(也称正匾),只作简款落款。最好的落款位置,是左下角齐正文最后一字,包括钤记。以上只作参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黄字要领有哪些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黄字要领有哪些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