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最好看的草书字体钢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最好看的草书字体钢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想练钢笔草书,喜欢王羲之的字,首先应该练他的哪篇字帖?
谢谢”***阳光“邀答。
从题主的表述来看,是想要练习草书。而且希望能取法古帖。这很好。
但题主所列举的王羲之的两大名帖,却不是学草书的范本。兰亭集序就不用说了,”天下第一行书”,是人都知道。王羲之的集字圣教序,虽然其中偶尔夹杂有草书的笔法,但整体来说,还是属于行书字帖。
行书和草书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草书是非常严谨的字体,一个弯拐的幅度不对,可能就会变成另外一个字。从这一点上来说,草书的自由度,甚至还没有行书大。
所以,就算是拿着最好的行书范本来练草书,也无异于是缘木求鱼。而王羲之虽然也有草书流传,但一来多为简短的信札,二来殊少真迹存世,很难据此为范。如果真想练草书,还是从草诀歌入手吧。
至于喜欢王羲之的风格嘛,那就在掌握草书的基本写法之后,多看看王羲之的字,来慢慢领会其神韵吧。
学练书法,不管是古人也好,当代人也罢,应该遵循一个原则:不论是谁的字绝对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吸取精华,去除糟粕,勤学苦练才是唯一。那些不分美丑,照猫画虎的所谓传承都是不可取的。所以,只有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提高,中国汉字才能源远流长!
王羲之的字并不是那么好学的。
古人言:取法乎上,于是很多人一开始学书就直奔圣教兰亭而去,学王不成,反成百种怪,从古以来学王书而有成就者,大多是中晚年切入才有所得,在这之前已经是功底非常深厚了,才能在右军的宝库里挖到一些东西,平常人入宝山而空手回,徒费了时间留下留下遗憾,非常可惜。
当然,不知题主基础如何?学书目的如何?如果只为改善一下自己的字写漂亮一点,那么随兴趣而至,学谁都可以,只要自己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所投入了自然会有所收获!
但如果是立志于取得一定造诣,或者说非常喜欢书法,打算花很长一段时间去做这件事,那么务必讲求一下取法途径。就好比婴儿胃弱,不能直接喂食牛肉,而应该先喂牛奶,以后再吃面食米饭,慢慢成长。
所以不建议直接从二王入手,特别是难度最高的王羲之草书,建议先从二王体系风格的行楷书入手。
学书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很考验耐心和毅力恒心,当然其中的乐趣也是非他事可比。写楷书有写楷书的乐趣,写草书有草书的乐趣,然而书法的法度,于楷书最为完备,古人学草尚且有回楷书中推求,我们把楷书打到一定的基础再去学草肯定是有必要的。
硬笔学习学古人法帖也是可行的,毕竟古人的书法造诣之高,今人很难企及,硬笔虽然不是毛笔,但笔法结字章法都是一体相通。古人留下的法帖灿如星海,可师者众多,如果目的是为学习行书草书的话,不太推荐欧颜柳等唐楷,不容易转化行书,反不如从初唐的禇遂良虞世南入手,笔法灵动,方便转行书。赵孟頫的楷书近于行楷,也是不不错。硬笔本来就偏重实用性,直接学行楷是非常棒的选择。
楷书字帖可供参考的有禇遂良的代表作《雁塔圣教序》,虞世南的《孔子堂庙碑》,赵孟頫的《兰亭十三跋》《洛神赋》等以及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其中最为推荐的是智永的《真草千字文》。
智永***为王羲之七世孙,为弘扬祖学,曾习字四十余年不下楼,留下“退笔冢”“铁门限”的***故事。其书法楷书和草书造诣均很高,深得二王意,奉为二王正脉,古来学书者很多人都是由此入手溯源二王,追寻魏晋风流,智永是学王学晋的一个重要驿站。
智永***生前曾作《真草千字文》若干,挑选其中七百本广施于当地的寺庙供人习字,我们今天能见的《智永真草千字文》即为其中一本。原迹现存于日本。因为千年历史变迁,战乱动荡频多,历史上很多宝贵墨迹都已成劫灰,此卷真迹意外现世,可谓稀世之珍。我们知道在书法上,笔墨失一毫,即可能差千里,所以学书必得真迹观看揣摩,才能见着笔墨细节妙处,真实还原作者当时的书写,在这一点上,拓本与各种下真迹一等的精仿本都难以与之相比拟。所以启功***主张学书法从现存世的墨迹下手,并且大力推荐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作为法帖范本。
硬笔行草字帖有什么推荐的吗?
硬笔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这不难理解,偏楷叫行楷,偏草叫行草。至于选择什么贴,建议是选择古贴,到源头取水嘛,现代的名家也都是学习古人的,干脆直接学古,可以借鉴今人学古的方法。举个例子吧,在学校里学生是要向书本学习的,但是也要向老师讨教啊。所以,直接学古就如同自学,借鉴今人就如同向老师求教。
那么我们选择什么古贴呢?这个很好办,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比较发达,我们可以在网络里搜罗各种行草法帖,你看哪个有眼缘,哪个最符合你审美你就选哪个临习?不是固定的。因为古代那些著名书家都是具有很高造诣的,只是风格不同罢了,哪一个都是值得学习的。个人喜好不同,所以,在选择上因人而异。
说到硬笔行书,不少人抨击硬笔,甚至贬低硬笔,认为硬笔根本不需要学习,毛笔学好了,硬笔自然好。我认为,这句话是有偏见的,毛笔与硬笔它本身就是两种不同的书写工具,材质,性能都各不相同,他们只是用来做同一件事罢了,怎么就不需要去学习呢?就比如同是射击,你会用枪,弓箭你就一定会用的好吗?简化字是时代的需要,硬笔同样也是时代的产物。如果以实用为主的话,硬笔是相当方便的,如果去表现书法艺术,硬笔通过一定的练习是可以表现出不同美感的。在学习的过程中,硬笔与软笔所针对的都是中国汉字,因此彼此是互相影响的,但是不能片面的说哪种不需要学习。
硬笔是相对于柔软的毛笔而言的,如钢笔、中性笔、美工笔、铅笔、粉笔等,硬笔书写的起源几乎与中国文字的起源同样久远,最早可追溯到八干多年以前,那时的人类在陶片上刻画记事符号,使用的工具就是石块等坚硬的锐器。
到了近现代,由于硬笔的书写工具快捷,用笔相对容易,逐渐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文字书写方式,那么在电脑时代的今天,硬笔书写还有多少作用呢?应该说即使到今天,硬笔书法仍然有她独特旳魅力,写的好的硬笔字不但有实用价值,也同样具有艺术价值。同时手写字体也是一个时代文脉的再现,更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体现一个人文明修养的重要方面。
黄若舟先生的《怎样快写钢笔字》,是一本基于实用技巧来示范行书写法的字帖,是我比较早接触到的硬笔书法字帖,是经典的。
卢中南的《元曲名篇钢笔字帖》,卢中南书法结构严谨,笔画清秀,线条俊美,书写[_a***_],独具特色。
丁谦的《古诗名篇钢笔字帖》,丁谦的书法结构严谨,笔力奇伟,潇洒飘逸,独具风格。
司惠国书写的《硬笔草书入门》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硬笔草书写法,对提高硬笔书法很有帮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最好看的草书字体钢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最好看的草书字体钢笔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