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比草书还难看的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比草书还难看的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法展有些字体很难看为什么也能叫书法?
写字不等于书法,书法是写字的艺术再现。“好看”和“难看”的恒定标准是什么?艺术本就是为了追求审美愉悦和心灵超脱,审美观念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将自己不喜欢、看不懂的书法作品均当成"丑书"棒杀,这是不可取的。
美丑从来共体生,难为一斫两分明。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书法作为艺术,我们的评价标准不应该只是停留在是否让人有感官愉悦性的层面上。书法艺术中,丑书包括两个种:一种是有着高超技法和丰富情感作支撑的丑书,还有一种是缺乏内涵、刻意求丑的真正的丑书,前者为另一种美,而后者的丑是真正的丑,只能让人厌恶。
丑书是一种在错误的时期,对书法的一种错误的理解!
丑书的形成是一段时期的产物,这个时期很长,它由宋起始,一直到现在已经把丑书演化得几乎不知道书法还有笔法的存在了!
丑书也不是没有缘由的书法,它是书法艺术性发展的方向,可是书法不仅仅有艺术性,它还有基本功,它还有笔法。丑书是基本抛弃l基本功与笔法,直接进入了书法的艺术性。所以,丑书是无基本的书法,也终将被历史所淘汰!
因为丑书继承了书法的艺术性,所以,在一段历史时期被误认为是书法的发展方向,可是随着书法人对书法认知的提高,书法人已经觉悟了,丑书也不可能再迷惑书法人了。
现在的丑书只是少数人为了维护个人的名利的工具,在书法人的大量觉醒之后,反对丑书的号角一浪高过一浪,所以,以后得丑书终将会没有立足之地!
书发展,尤其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展览是有套路的,不是说你写的好就能入展的,它确切的说是一个书法比赛,凡是比赛都有套路和技巧的。
比如书法风格的选择上,前一段时间流行孙过庭的书谱,写书谱就很容易上展,评委眼里都是书谱。现在流行米芾、赵之谦、何绍基,写书谱的百分之八九十的都会被拿下。
参加展览最好要时刻观察书协的书法动向,不要只顾着在家练,多多出去学习。
形式的制作上,以前流行豆腐块拼接,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粘贴成一副作品,写不好的可以换下来重写。
现在流行长条子,两个竖条或者三个竖条拼成一幅作品,也有拼接横条的。同样的水平写豆腐块,成功的概率会低很多。
在邮寄上也讲究,写完作品用熨斗熨平,放在PVC管里,用顺丰邮寄。
你要是折叠起来塞进信封,取出来皱皱巴巴的,肯定是上不了展览的。
现在展览写何绍基、赵之谦的很多,这两位***的作品,一般爱好者很难欣赏,把它定义为丑书也不足为奇了。
你觉得呢?
同意的朋友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啦
楼主提的这个问题可能是很多人都有同样疑问和不理解。确实,感觉很难看,但不知为何上了厅堂?
当前被称为丑书代表的如王镛、沃新华、曾翔、王冬龄、刘彦湖、于明诠、白砥等,可以说他们被认为是典型的丑书代表人物。
我想对一个人也好,对一个事物也好,不同的人所站的角度不同,价值观、阅历、个人修养等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欣赏眼光,有些人觉得好,你可能觉得丑,有些人觉得丑,你可能觉得美,理解的层次不同,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我们以上图书法作者沃新华为例来作下算是解说吧。
沃兴华,被排列的第二号丑书人物,复旦大学教授。他在七十年代就当了上海《书法》杂志的编辑,1986年即获二届中青展优秀作品奖,现在是博士生导师。他写的楷书、行书非常精致,他的作品风格在中晚年发生巨大的变革。沃兴华这个草书,我们先从视觉构成来分析,这作品空间没有一个雷同的地方。奇逸的变形、用墨的浓淡、疏密聚散、计白当黑,空间节奏变化非常具有创意的。
沃兴华在《书法问题》一书第一章第一节的标题就是:“我创造,故我存在。”这句话的本意就是要和传统拉开距离,要拉开距离,就要创造。那么如何创造?任何创造都不会是无来由的,因为任何成功的创新都必然包含着对传统的重新发现和重新阐述。那么如何对书法的传统到底有什么值得重现开***并发掘其价值的部分呢?于是沃兴华发现了“民间书法”,并以之为突破口。
这是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是你认为丑,认为字体难看,其实这是个别书法家的风格,就象有人喜欢穿大方得体的衣服,看到穿稍暴露的衣服的人,就觉得丑,但我个人认为,这是个人的喜好,个人的职业喜欢穿什么衣服,都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书法也一样的,不管你认为别具一格还是字体难看,如果书法展出这些作品,肯定有它的独特之美。
以上这是我个人看法,不知友友什么看法?
书法中草书一个字多种写法,普通人难看懂,有标准统一规范吗?
章草是规范的,今草就缺乏规范性,学书者都想发挥自己的个性,所以变识度就很难识别,当今受利益的影响,急功近利的人太急躁了,不去审视自我,无心思做下来潜心学习古祖的模帖,心中只有利益,真是可悲……
是学书法的人都知道,草书是书法的最高阶段,也是最难写的!草书不是笔画的简单缠绕和潦草,而是每个字都有草书符号的。学草书必须要掌握孙过庭《书谱》,张旭的大草,《草字诀》,于佑任《标准草书》等几种草书的写法。在创作应用中,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情和书写习惯不同,会用不同帖上的草字,这是正常的。因此不好统一,这就造成了草书作品不好辩认?要达到草书标准也很难!尽管这样,草书还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律的,因为笔画的减少,很多部首很相似,少一笔多一笔都会是一个不同的字。对于没学过书法和没有熟练掌握草书符号的人,难以辨认是正常的!但对于从篆,隶,楷,行一直写到草书的书家,应该是很容易辩认和创作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比草书还难看的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比草书还难看的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