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手机欧体楷书字体下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手机欧体楷书字体下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
欧体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其特点是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
欧阳询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唐初著名书法家,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欧体的著名代表作是《九成宫醴泉铭》。公元632年《九成宫醴泉铭》镌立于麟游(今属陕西)。魏徵撰文,欧阳询正书。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笔法刚劲婉润,兼有隶意,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
有人说啟功***的字是欧体兼瘦金体组成的,对吗?
启功先生是当代著名书家,这是无容置疑的。然言先生书法是由那两种字体的组合,其说法就有失偏颇。启功书法造境塑神的功夫里,一定是杂糅了历史上钟繇以来欧、颜及后来的苏黄米蔡的笔墨功夫,个人认为,若论先生下笔神性上的追求,赵孟頫、董其昌、唐寅这三位人物基于他个人的滋养应该更大。
这样说法不对!
启功的字起源于柳体,在行书的结构用笔中,受到清朝梁诗正书法的影响,形成了清新自然、流畅淡雅的启功书法!
至于楷法中欧、柳的字,都是以筋骨见长,都属于帖学范畴,特别融入行书,容易引起认知错误!至于说瘦金体那就扯远了。
要说启功的字是欧体兼瘦金体组成的也可以这样说,象启功这样***少不了临王羲之和颜真卿的碑帖,因为他有利条件,近水楼台先得月,故比其他人见多识广,书法名家作品也比别人看的多。可以说他是取各家之长而自成一体。不过他的书法作品见仁见智,有人喜欢,有人不怎么喜欢,象当代书法家我喜欢任政要比喜欢启功要多一点。以上只是个人覌点,仅供参考。
对启功先生书法评价的人还真多,搞的都跟专家一样,说启功先生的字是欧体和瘦金体组成的,由此可以证明此人不懂书法。我们从启功先生的书法渊源和书法特点来分析一下就知道了。
启功先生的书法渊源
启功先生青少年时期主要学习的是颜真卿的《多宝塔》和唐人写经小楷,这个能从他二十多岁时期的手稿中看得出来。青年时期启功先生开始学习赵孟頫的书法,因此后来书法就被了婉转秀丽的特点,后来有感于董其昌书法的墨色、用笔之趣,而开始学习董其昌的书法。
通过学习赵孟頫和董其昌的书法,启功先生的领悟了用笔流丽、飘逸之趣,但是发现自己的字过于平正,缺乏险峻,于是又学习欧阳询的《九成宫》。后来又喜欢上柳体的骨力和劲媚,于是开始深入学习柳公权的《玄秘塔》。
启功先生在自己的《论书绝句》中也提到过自己书法的师承:“初学赵董后欧阳,晚爱诚悬竟体芳。”启功先生是融合了颜、欧、柳、赵、董于一体,才形成了自己初期的“启体”风格。这中间跟瘦金书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唯一的联系大概就是启功先生非常认同“书贵瘦硬始通神”的理念吧。
启功先生的书法特点
启功先生的书法,在“启体”的黄金时期,书法风格特征鲜明,辨识度非常高,与古人的书法有了明显的区分,自成一家。
启功先生书法的用笔特点是简捷、爽利、清健而不秀媚、瘦硬又不多露圭角,入笔迅捷、收笔利落。启功先生的书法是典型的文人书法,因此有着浓厚的书卷气息。启功先生一生很少用到钢笔一类的硬笔,毛笔始终是他的主要书写工具。因此他的书法是实用与艺术相结合,他的书法没什么华丽装饰性的用笔,所以没有那种矫揉造作之气。
“启体”结字上具有上紧下松、内紧外松的特点,而这种结字的特点与“瘦金体”也有相同之处,这似乎也算是一种交集吧。
启功先生的晚年因为身体的原因,再加上眼疾严重,因此用笔和结字都出现了不力。但晚年是书法在历经了沧桑和辉煌之后,反而褪尽火气,返璞归真,有了另外一种自然天成、古朴质拙的面貌。
启功的学养加上其为人谦和、淡泊并旷达的品行,让其书法实有一种脱俗之韵致,具有浓浓的书卷气息,是典型的文人书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手机欧体楷书字体下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手机欧体楷书字体下载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