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隶书草书哪个字体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隶书草书哪个字体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隶书三颂哪个艺术性高?
隶书三颂指的是《西狭颂》、《郙阁颂》、《石门颂》。
《西狭颂》全称为《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摩崖巨构。《郙阁颂》是为纪念汉武都太守李翕重修郙阁栈道而书刻的。《石门颂》文字为王升所写,内容是汉中太守王升表彰杨孟文等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
《西狭颂》书法以其方整静穆、疏朗跌宕、瑰丽华滋、雄浑博大的艺术特征,在汉代石刻中别具风***,成为汉代摩崖刻石的代表作之一。西狭颂是在东汉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是隶书极度成熟时期的产物,这一时期的金石铭刻和墨迹两大类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汉代隶书刻石风格多样,有碑碣,有墓志,有摩崖,有石经。或端庄,或秀丽,或奇肆,或古拙,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彰显其艺术价值。
隶书练会了,然后练什么字帖好呢?
隶书是书法学习中一项基础的学科,不知道题主目前隶书学习进展如何?书法学习上并没有所谓学会一说,只要精进程度高低。所以针对题主这个问题,我将从隶书掌握程度,何时可以换帖,适合换什么帖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解答。
书法学习是一辈子的功课,许多大书法家终其一生都在进行书法临帖和创作的思考表达,那么你就能很清楚的理解书法并没有学会一说。对于这种情况,古人的事迹就可以充分说明。如吴昌硕一生用功于《石鼓文》 ,并且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风格特点 ,从其最早的临书作品来看,很明显已有不错的笔力,字形结构也十分老道,可能在我们眼里这就属于学会书法,但在专业人士眼里往往事还不够的。
张迁碑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因为这是书法其自身属性所规定的,书法不仅仅只是技巧一个方面,其中还涉及人的配合运用以及思考表达,如:
朱长文在《墨池编》中说:“就乎一艺,区以别矣,杰立特出,可谓之神,运用精美, 可谓之妙, 离俗不谬, 可谓之能。”还有运用
这段话的大意就是书法这一艺术,与熟练运用和格调有着重要的联系,关于这方面的要求,历代书法家都是将其视为追求目标。
由此可见,书法的会并不单单是指掌握其技巧,还有运用和格调方面的要求,而且并不是有会这么一说,对于书法运用只有精进程度这一说法。
很多人觉得一个书体写到两个月就要换,不然就会没进步。对于这样的说话,我持反对意见,一个书体的掌握程度并不能把练习时间长来当做一个界定标准。曾经有一个人练习书法十几年,为了突破进步,于是拿着作品去拜访名家。名家问他一天写少,他回答一天写半刀纸,名家给予他勤奋的肯定之后,又说出了一个使其几近崩溃的事实,那就是他写了几十年和刚开始学的无多大差别。
勤奋如此,为什么还是没有进步呢?名家说,书法的学习并不是无脑的苦练蛮干,它讲究方法,是有许多观念上的理解要求。那就是理法,名家看其对于书法的勤奋执着,于是不吝传授理法,此人听后之后悔之。
在明理法之后,此人书法书法在日日勤学苦练下不断精进,最后名家给予肯定称已入书法堂奥。
什么叫练会呀?
建议练练魏碑,再练练楷书。练魏碑可以提高大脑对笔画的理解。运笔更容易得心应手。练楷书可以加深对字体结构的掌握。最起码让你的字看起来不丑,不别扭。
最近老公天天练字,我拍了些视频,欢迎大家去找找茬,帮我打击打击他,免得他自我感觉良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隶书草书哪个字体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隶书草书哪个字体好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