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送友人书法字体楷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送友人书法字体楷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同事的朋友写了这幅楷书给我,大家看这字咋样?
公平说吧,对字不对人。此《上善若水》四字匾额行楷书法,看了图样以后,认为“针线过的去”,书法水平中,作为朋友相赠应该好好保留。不过,此书法有三点不足:
一是笔画有些凝固不流畅,可能是对宣纸的特性了解和掌控不是很熟练。
二是字的排序上有头平尾稍高之嫌疑,(若)字草头有些生硬,不谐调。(水)字笔画有些失衡。
三是落款字数过多,不精细,超出了匾额水平线。有失严瑾和规范。
一般。
首先申明,这是行书,不是楷书。上善若水这几个字,由于意义好,千百年来写不停的四个字。
你这个朋友的朋友也是一个练毛笔字好多年的人了,看他的落款,就知道他行书功底可以,功力是有的。
上善若水这四个字是蘸一次墨写成的,前两个字雄健饱满,腻而不肥,结构合理,法度严谨,看着使人舒服。后面两个字,由于没有在蘸墨,出现了枯笔,枯笔增加书法的层次感,使字更有苍劲感。
上善两个字还能掌控,若水两个字就有一点随意了,可以看出,他行笔速度加块,可能是水平原因或者是送的原因,后面两个字出啦一些问题,没有前面两个字好看。
四个字和落款,落款也不错,上善两也不错,若水两个字差了一些,两个字就拉低了整幅作品的质量,就显得一般了。
虽然一般,你又不是搞收藏,又是朋友朋友的一片心意,就好好善待他吧。
这种层次还不宜送字、不客气地、楷非楷、行不行、既不端庄、也无形、犹如农村二货站在文化人中、无法评价、从楷书上讲、点横竖撇捺都没到位、从行书上讲提按使转无从说起、书者提升空间很大、要下些力气、当然收者是一种友情、不提倡装裱
既然是别人送的,无论好坏都是一份心意,礼物背后是人家的情意,应该表示感恩感谢。
但就书***书法,我们还是要来讨论一下,总结一些书法创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也能够吸取一些经验教训,这幅作品是一幅行楷书条幅“上善若水”,整体感觉还可以,作者有一定的书写功底,练习书法的时间应该也不短了。
但是有两个地方暴露了作者的缺点,拉低了这幅作品的分数,一是“若水”二字撇画的用笔,一是作品的落款。
第一个问题,从单个字上看,写的还是很好的,结构没有太大的问题,尤其是前两个字“上善”,写的非常漂亮,但是后两个字“若水”明显笔法上出了问题,撇画散锋了,可能是书写太快,笔中无墨,造成了散锋。一般的书法家是不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的,也可见作者的书***底有所欠缺,还要加强临摹和创作的训练。
第二个问题是落款,主体只有四个字,落款却满满写了一行,落款字数很多并不是问题,问题是作者都写成了一行,这样就显得非常满和挤,这样明显会把人的视线拉到落款的位置,喧宾夺主不能突出主体内容了,和整体也不是很搭配,再说把整个左边堵死也不好看,要留意到空隙透气。
个人建议可以稀疏的写上一行,和整体匹配,如果实在写不开那就分成两行,时间姓名一行,内容介绍一行,这样也会显得层次分明,不那么拥堵。
从这几个字也可以看出,作者还没有进行过完善的书法创作训练,有了很好的临摹基础,还没有过渡到创作的状态,创作并不是简单把几个意思相关的字组合在一起,他有很高的技术含量。
一般的书法创作,除了要考虑书法的单个字书写,还要考虑整体的布局,字体大小变化、墨色枯湿浓淡的结合,字体势态的俯仰迎合,在加上结构和笔法的配合,才能够创作出生动、感人的书法作品,要是没有这些,简单组合式的创作和电脑打印体也没有什么区别了,创作还是要展现一点个性的。
虽然不是名家大腕的书法作品,这样的作品挂在家里还是可以的,书法内容寓意吉祥,也没有太大的问题,装裱起来效果会好很多,所谓“三分字,七分裱”,别人能送作品就不错了,一幅书法作品背后凝结的都是时间和精力。
你觉得这幅书法作品如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这幅作品,仅能说明你同事的朋友练过毛笔字,字体和间隔以及对齐落款,还有印章,都充分说明了这个朋友有一定的功底。但是对照古帖(唐代的),他属于村级水平,离宫廷级(皇帝身边人)差很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送友人书法字体楷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送友人书法字体楷书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