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毛笔字体楷书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毛笔字体楷书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书法史上,哪一个时期的楷书最值得学习借鉴?
唐代的楷书最值得学习借鉴: 备极楷则,名家辈出。
欧阳询: 融隶入楷,瘦硬多方,所谓戈戟森然,秀骨清相。
虞世南: 藏锋圆笔,结字修长,故而端正静穆,秀色俊发。
颜真卿: 蚕头燕尾,外拓如弓,雄浑刚健,大气磅礴。
总之,唐代书家如百花齐放,楷法多姿多态。
中国书法中的楷书,历来被人们看作是入门学习书法的典范书体。虽然有些人认为用其他书体一样可以达到入门学校的效果,比如篆书、隶书等,但是楷书的实用性是这几种书体中比较强的,所以用楷书作为入门书体比较合适。
但是楷书也分好多种,有不同时期的楷书以及不同流派的楷书书法。所以该如何挑选、学习,也是一个问题。如果对楷书发展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详加比较,找出他们之间的不足,就可以做到“取长补短”,从而找出比较适合学习的楷书书体了。
因此,从楷书发展的来源看,它似乎经历了5个阶段发展阶段。
从东汉末以后,隶书的书写姿态发生变化。汉末魏晋的书法家虽然主要致力于行书、草书的创作,但是对楷书同样也有一定的贡献,这一时期的楷书大部分是从写经体等民间书体中发展而来,更多的带有书写的自然性,还远远没有达到书写的艺术性,尤其是我们看钟繇、王羲之等人的楷书作品,更是如此。
汉末魏晋之后,南北朝时期,魏碑等碑学书法相继问世,在字型大小以及书写上都有了更大的进步变化,尤其是很多原先隶书中的隶书笔意明显的被改变了,结构布局也趋于平正。
从汉末魏晋的小楷,一直到到南北朝的魏碑,这算是楷书发展的两个阶段。魏碑虽然与后世楷书在形态上有诸多差异,但是究其本质而言,仍然是具有楷书的因素的,可以看作是楷书发展的先导。
魏碑之后的隋唐时代,先是隋代墓志的流行,可以看作是唐楷发展的铺垫和过渡。这一时期隋代墓志中的楷书作品有些已经很接近唐代楷书了,比如我们就以唐代欧阳询的《九成宫》和隋代墓志中的《苏孝慈墓志》做对比,就会发现他们几乎是一样的,甚至可以在笔画、结构上可以找到诸多雷同之处。由此可以看到,隋代墓志为唐楷发展提供了一种可以被继承、模仿的基础。
唐代楷书沿袭前人经验,但是更加工整细腻,尤其是在楷书法度的创制方面有很多贡献。唐代楷书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种代表性的时代书体,同魏晋行草相提并论,那是因为唐楷在内在法度上达到了和谐统一。中国书法史上,楷书四大家中,唐楷有三个。
宋元明清时期,楷书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向,一种是往实用性方向发展的馆阁书体,一种是往艺术化方向发展的楷书书体。馆阁书体可以被看作是“书法”的一部分,但是馆阁体程式化的表达和偏于实用、忽略真情实感的书法倾向,造成了千人一面的书写态势,已经渐趋僵化。而为了艺术而艺术的楷书创作受众更小,拘泥于于个人之偏见,难以博得大众喜爱。
这五个阶段中,初学者学习楷书的时候,应该选择哪一种书体作为入门学习的首选呢?
从常规上看,唐代大书法家颜、欧、柳学得最多!但是我以为,恰恰不应该学这些人,学得人太多!倒是禇遂良的楷书值得学习,笔法细腻灵动,对学习行草书有大好处,而且入展率高!
如果放弃朝代来看,学习楷书最佳选择还有两种。一种是向上追,王羲之、王献之、钟繇的,更入古,更高古!另外一种是向魏碑学习。相对于唐楷而言,魏碑更活,更有运动细胞,更有生机!
简单回答:从唐楷入手,欧、虞、褚、颜、柳均可,随人所好。下面详细分析,以期对您有所帮助。
楷书名称的由来(可跳过此段读下文)
明代叶盛《水东日记》:临川吴文正公澄问曰:“模、楷二字,***借乎?”曰:“取义也。”曰:“何以取木为义?”曰:“昔模木生周公冢上,其叶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色得其正也。楷木生孔子冢上,其枝疏而不屈,以形得其直也。若正与直可为法,则况在周、孔之冢乎?”模楷、楷模同义,皆为模范、法式、典则之义。在书法史上,能为人仿效学习的书家或法书都可称为模楷或楷模,之后,逐渐趋向以楷书、正书、真书三种主要名称用来指称楷书了。当楷书成为人们广泛取法学习的标准书体之后,楷书的指称便由泛指逐渐固定下来而成为专指了。
楷书的前世今生(可跳过此段读下文)
楷书萌芽于秦汉,成熟于魏晋,盛极于唐,是汉字书法中成熟最晚的一种主要书体。楷书的诞生与成熟,为汉字书法的书体演化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汉字书法在由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中,历经二千余年的漫长历程,经过了篆隶草行楷五种主要形体的巨大变化,完成了汉字书法的本体构建,奇迹般地创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楷书之后,竟然不再有新的书体产生,是什么样的内部自律与外部规定使得汉字的书体演进戛然而止?真是一个使人颇感神秘而又十分有趣的文化黑匣子。楷书呱呱坠地之后,人们在二维空间中再也难以拓展纵长、宽扁、方正、任意多边形之外的更好的空间分割形式;再也找不到方、圆、藏、露、中、侧、曲、直等线条基本形态与疾、徐、順、递、顿挫、平动、提按、纡转等基本时序运动方式之外的更好表达方式,这些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规律,几乎囊括了一切有才华的艺术家们在对书法艺术创造与探索中的全部智慧与想象力,几乎包含了人们所能想得到的各种表现手法、技巧与形式的基本框架。于是汉字书法的书体构建大功告成,后人只能在不同书体的风格流派特征的创造中去纵横驰骋,一展才华。
如何选帖?
在几千年的书法史长河中,楷书一直是一大主流,它既有很强的实用性,也不乏审美性。作为学书者,面对浩如烟海的名碑法帖,必须择善而从才有收获。那么如选择楷书法帖呢?下面我们提出几个原则。
一、取法乎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毛笔字体楷书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毛笔字体楷书作品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