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石灰吟用小篆字体怎么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石灰吟用小篆字体怎么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石灰吟书写格式?
《石灰吟》的书写格式是: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歌,作者以石灰为比喻,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险、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其中,“千锤万凿出深山”形容开***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则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使人感到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最后两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则表现了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的决心和信念。
石灰吟这首古诗怎么写?
《石灰吟》
明 •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下了此诗。据说此时于谦的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此诗借吟石灰的锻炼过程,表现了作者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
石灰吟写于哪一年?
石灰吟写于1410年。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据说此时于谦的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此诗通篇用象征手法,以物比人,把物的性格和人的性格熔铸成一体。言在物,而意在人,不言人而人在其中,似呼之即出。风格豪迈,气势坦荡、铿锵有力。
石灰吟写于1410年。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下了此诗。据说此时的于谦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大臣、民族英雄、军事家、政治家。
《石灰吟》是于谦17岁时写的一首石灰的赞歌.
据《明史·于谦传》、清雍正版《浙江通志·人物·于谦》及有关史料记载:于谦永乐十年(1412),十五岁时被录取为钱塘县儒学生员(秀才);次年就读于吴山三茅观;十七岁时应乡试不第,仍就读于吴山三茅观,就在这年,他写出了《石灰吟》。
另据《明史·于谦传》记载:“景泰八年正月壬午,亨与吉祥、有贞等既迎上皇复位,宣谕朝臣毕,即执谦与大学士王文下狱。……文不胜诬,辨之疾,谦笑曰:“亨等意耳,辨何益?”……丙戌改元天顺,丁亥弃谦市,籍其家,家戍边。……皇太后初不知谦死,比闻,嗟悼累日。英宗亦悔之。”
由上面两段史料可见,《石灰吟》应该是于谦17岁时所写的明志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石灰吟用小篆字体怎么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石灰吟用小篆字体怎么写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