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难辨别的字体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草书难辨别的字体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些书法狂草中的字很难认,有什么意义?
谢谢您的邀请。
首先要说明的是,草书是汉字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而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成熟于汉末。
草书的发展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草三个阶段。
早期的草书,融合了汉隶和草书的特点,也可以认为是隶书的草写,被称为“章草”,其特点是字字独立,字形偏扁,笔带横势,兼有草书和隶书的特点。
到汉朝末年,章草进一步演化,褪去了隶书的痕迹,上下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更加密切,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形成了“今草”。以张芝的草书最为出名。
到了唐代,今草的书写更加恣肆放纵,笔势更加连绵不绝,字形也更加奇绝颠怪,这时的草书被后世称为“大草”,亦名“狂草”,代表书法家是张旭和怀素,人称“颠张醉素”。
狂草发展到今天其实用价值已经不大,没有一定书法基础的人,也很难辨认,但是狂草作为一门书法艺术而存在,其价值已远远超越了其实用。
由于狂草摆脱了实用性,也不必像楷书那样斤斤计较于笔画,这就给书法家们更广阔的发挥空间,成为书法家展示个性的最佳方式,为历代书法家所学习和探索,唐朝以后,又出现了黄庭坚,祝允明等狂草大家,近代的林散之也因狂草而闻名遐迩。
书法的意义在于线条的魅力,不在于这个字写的对不对,能不能认出来。
写字跟书法的区别就在于写字侧重于结体,字形,是让人读的,你用什么工具去写都可以。书法不一样,是用来看的,看线条里包涵了多少东西,能不能征服人。
大家都说书法有三要素,点画,结体,章法,其实这些东西仔细去分析,就是玩线。点画要有粗细快慢,这是说线条的节奏,力量,速度,结体章法,这是说线条的安排,构成,属于形式。
草字难认主要是你不懂草书的写法。在书法当中,草书是最严格的,偏旁置换,部首缩减,都有明确的规定,稍有差错,就会很难辩识。正因为他的难辨识,才有了严格的规定,大家才能达成共识。
汉字是符号,如果不能达成共识,就没法沟通,没法运用,也就没有意义了。
拉拉杂杂说了一些,不是很连贯,总结一下:汉字是符号,草书更是符号,统一写法是为了方便认识。写对汉字并不代表就有美感,书法跟写字区别在于对线条的把握与展现。写字是读的,用来理解,书法是看的,用来欣赏。
这个问题本不想回答,头条这边邀请了,就说两句。
问这个问题的人一定不懂书法,更不懂草书,草书是书法的最高境界,给人以艺术之美的享受,而不是浅层次的认清楚这个字读什么。
很多人把不认识的字都归为鬼画符,认为写出来不认识便没有意义,若是这种人看到我这条回答,请自动忽略。
书法不是一门下里巴人的艺术,你不懂线条美,没有传统文化修养,没有对艺术之美的认知,跟你谈草书就如同对牛弹琴。
草书之美表现在势态、布白、开张、浓淡、情绪层次的变化,是激昂,是豪迈,是悲愤,是沉郁,都是可以通过不同的笔法与线条体现出来。当然看懂这些,你没有传统的技法训练是很难理解的,。
贴上两句挨喷的字吧。
书法狂草,看起来是狂草,但也是遵循一定规矩的,只要你是按照标准来写,行内人士能看出来是什么字。除非你是胡写乱涂,充当明眼人,滥竽充数。那就成了害群之马。
草书本来是用来对一些事情速记的,制定了标准笔画,特别是在公堂上使用比较方便。
目前,有些“书法家”号称书法狂草***,”丑书***”,其实就是书法界的文盲。不懂装懂,自美其言而已。
我虽然不是书法家,但是,也写了二十多年的毛笔字了,在这里提醒大家,第一,学习书法没捷径,
第三,最好有老师指导,发挥的好些,
第四,要从楷书学起,其他书体都要连带的去写。就像医生一样,先学全科,再分门别累。
特别是草书,如果不能学习好标准草书字体,那将来写出来的字体,可能只是你一个人能看得懂。不伦不类,耽误时间,误入歧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难辨别的字体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难辨别的字体有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