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字体硬笔教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草书字体硬笔教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把握硬笔草书的笔法、结体和章法?
谢邀答题:
先给你发的作品从左到右打个分。
左边第一幅,98分,
中间一幅,70分,
最右边的那一幅,50分。
这三幅作品可以用好,中,差,三个级别划分。
我想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论述吧。
我打的分数只是个人意见,你们再细致的思考一下吧。
结合这三幅作品,笔者试谈一下如何把握硬笔草书的笔法、结体、章法。
一、笔法。
硬笔由于笔锋所致,不能写出毛笔丰富的笔法。但硬笔也需要像毛笔书法一样,交待清楚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锋入笔、出锋位置要交待清楚。见图1。重要的是用笔要自然,不能生拉硬扯。就这方面来说,第一幅作品比第二、第三幅要好,第二幅,第三作品,有的笔画起方向,与上一笔或上一字毫无关系,入锋也交待不清。无经典书作的笔法,稍有江湖书法的味道。
把握硬笔的笔法,我们还要从传统经典书法作品中寻找,笔法交待清楚的作品首推孙过庭《书谱》,另有二王的墨迹作品可以借鉴一
二、结体。
三幅作品中,第一幅有二王结体的味道,第三幅有王铎行草书味道。第二幅没有出处。把握硬笔结体,也要参考经典书作。三幅作品,字法上不少问题,建议参看刘东芹博士的《草书字法解析》。见图2。
字的结体和形状由三个方面决定。一是笔画的长度,二是笔画的斜度,三是笔画的弧度。这方面的论述,著名书法家张羽翔老师有专门的论述,大家可以搜索详阅,不作累叙。书者在学习中,只要关注这三个方面,结体又难掌握。另外,字内空间要予以关注。
三、章法。
三幅作品对章法都有较好的表现,轻重对比、枯湿表现都不错。但在大小、欹正、断连、块面方面也有不少冲突的地方。见图3。如第三幅中的第一行与第二行的“依山”、“海流”两个连笔放在一起,过于重复。
其他方面不作评述,翻阅古人佳作便知。
硬笔的缺点是没有毛笔的提按,而提按正是书法笔法的精髓。写草书用的是一分笔,需要悬腕,高执管。而硬笔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没有线条粗细的变化,字的大小受限制。因此所谓的硬笔草书失去了笔法的基础,不能称之为草书。
硬笔行草书法有哪些技巧?
个人觉得关键还是在于临帖,临古人的帖,现代书家的可以参照,一些书法理论和分析也可以对照着看。
行草书的名帖有很多,《兰亭序》、《圣教序》、《祭侄稿》、《真草千字文》等等,应该细细钻研。
当然,几点比较通见的技法有以下几个:
一、注意牵丝映带,注意呼应关系。行如走,草如奔,行草书不仅单字本身具有动感,而且字与字之间,也有着紧密的关系,何时急,何时缓,何时涩,何时劲,都需要细细去揣摩。
二、注意行与行之间的关系,行草书的行距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有时候会有意追求左右的摆动,上下的参差,甚至是穿插的关系。
三、字的大小、笔画的粗细、行草体的结合以及用笔的方圆等等,都是在书写硬笔行草书时要注意的问题。书写一幅作品前,要做到心中有数,落笔时便能够更加顺畅,更加自然。
硬笔规范字怎么练?
硬笔书法怎么提高?这个问题问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我答:“用学习,练习来提高,没有别的途径。”一句话就结束了!这天根本聊不下去,所以这种问法,阻断了咱俩情感上的交流和搭建。你不如问:硬笔书法有什么能快速提高的方法。那好的,我来分享一些能让你练习三个月,抵上人家练习一年的干货给你。跟你开个玩笑莫当真,莫生气哈。
笔画拙笔
田英章说在书法中,只要能练好几十个字,几乎所有的字都可以写好。这句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汉字本身就只是8个基本笔画构建的,那么汉字和汉字之间都是有“血统关系”的。就如妈妈像舅舅,舅舅像姨妈,姨妈像外公,理解起来就是这么简单。
例如:二,三,工,土,士,王,丰,主,圭,住,佳,等等。从这种牵连关系图上,你可以由易入难去练习,你会发现你的学习效果比原来强百倍,百倍有点夸张了,10倍吧。***设你谈个女朋友,妈妈不同意,可以先去说服舅舅,或是姨妈,让他们再说服父母就容易了。其实字理和人理都是一样的。当然了,这需要自己花一点时间,对汉字做个大致的归纳,总结。
笔画拙笔
汉字中其实有很多规律,这些规律是我们搭建出优美汉字的基石。例如平常人们所说的,上紧下松,左紧右紧之类的。这些人云亦云,到处都是的我就不***给你了,只能算凑个字数。我分享几点自己珍藏的,不轻易拿出来给别人看的规律给你,全当交你这个朋友了。见下图:
学习硬笔书法为什么?就是为了日常写东西快捷,美观。可是据我所知,90%以上练字的人都是单字写的好,多字写不好。所以很多人苦恼学习的字体一写多,写快就不行,原因就在这里。所以多字练习是一个非常得要的环节,等单字练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练习多字就很难按的下来心思,因为他们之间的反差太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字体硬笔教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字体硬笔教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