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字体练习行书教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字体练习行书教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行书的学习步骤是什么?
学习书法包括行书,一定要走正确的路子,不然就会多走不少弯路,我就是一个反面例子。
记得刚接触书法是在初中,有一天在同学家见到一本沈鸿根的钢笔字帖,那如行云流水般的书法一下子就吸引了生长在小乡村的我。
我向同学借得此帖后,回到家就用薄的信笺纸蒙在上面描。大概花了两周多时间,我竟然将整本字帖描了下来,于是我便有了自己的第一本“字帖”。
此后,这本“字帖”便伴随了我好几年。高中是在县城上的,那时方才见识了更多字帖,知道了练习书法先要从楷书开始,于是便省下钱买了本庞中华楷书字帖,这是我的真正的第一本字帖。
不知不觉便到了大学,见到学校那么多社团,迫不及待地加入了书法协会,与同学们接触后,才知道自己还只是在书法的边缘游走,离书法还很远,知道了什么才是书法,于是便买来毛笔、墨汁,找来旧报纸,从图书馆借来《九成宫》,安安心心开始了自己的练字生涯。
待《九成宫》略有模样后,又急不可待地借来《兰亭序》,但几个月下来,却一点长进也没有。这时有学长告诉我,由欧体到二王行书,有一个过程:练习《九成宫》后,可学习赵孟頫或褚遂良楷书进行过渡,然后再从《圣教序》入手学习二王行书。
这一下我才恍然大悟,认真按照学长的建议练习,才终于入了门。
其实这个问题很大,我单从学书本身谈一谈:
- 如果你喜欢“二王”,那么您从《集字圣教序》开始学习行书,是再好不过了。不建议起手就学《兰亭序》。因为《兰亭序》是在非正常情况下所得,且还是临本,最重要的是它的圆笔较多,初学者很难去驾驭。而《圣教序》与“欧楷”接近,这个你学习的时候还是先了解一下“欧楷”,这是你学《圣教序》的点画质量和结体都有帮助。如果你学的是颜体一派的,你直接学颜真卿的行书就行了,这都是在有基础的情况下学习。
- 如果说楷书学欧阳询,行书学颜真卿;或者楷书学的“颜体”,而行书学《圣教序》,这样行么?这样行,但是不建议,这样学起来有难度,费时费力。
- 至于说行笔啊其他外在的事情,我就不赘述了,说白了,你写多了,那些都是潜移默化的。
以上就是我学习行书的一些经验,希望对书友有所帮助。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的回答如下:
我认为学习行书在具体步骤上并没有一定之规,非要先学哪个,后学哪个。但虽然这个没有硬性标准,你却可以从他人的学习经验中有所借鉴。
很多学书者的行书学习之路是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开始的。
事实上,《兰亭序》也确实比较适合初学者,从用笔上看,《兰亭序》仍以中锋为主,这对大部分从唐楷入手行书的初学者来说毫无陌生的感觉,上手比较容易。
在结字上看,《兰亭序》介于行与楷之间,笔画连带很少,几乎都是字字独立的,这对写惯了楷书的爱好者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可以说《兰亭序》对想学习它的初学者很友好,它以较低的门槛对初学行书的书法爱好者敞开了大门。
还有人认为,学行书以《圣教序》入手比较好,因为《圣教序》是集字碑刻,其特点就是严谨,而且确定是王羲之所写,所以更适合初学王字的人。
但相反意见是,正因为《圣教序》是王羲之的集字碑刻,不是一挥而成,不是连贯书写,所以《圣教序》缺少行书中最重要的“行气”和连贯之势,不适合初学者。
其实这个就见仁见智了。我认为,不论《兰亭序》还是《圣教序》,都是公认的行书经典范本,选择哪个都有道理,完全可依个人喜好加以选择。
可供初学行书的书法爱好者选择的行书法帖有很多,我之所以推荐上述两种,纯粹是经验之谈,原因就是那是很多初学行书者常见的选择。
这个问题提得好!
首先要说“坚持"和“练好"并非等同于一个层次,但两者间又是环环相扣,不可分割的一种关系,因为有了坚持却不一定能练好,而练好了却必须还得坚持!所以,坚持很重要,而是否能掌握技法和科学地锤炼融合一起去坚持,这二者又缺一不可!
回答的不咋样,也因为我自已的坚持与技法都不到位,还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谢谢朋友的邀请,我主要讲硬笔行书的学习步骤,简要说说个人的体会,抛砖引玉吧,不当之处请书友批评指正。
第一,从硬笔行楷的临摹入手。行书分为行楷与行草,介乎其间的才是狭义上所说的行书。行书与行草对行笔的速度与节奏要求较高,这对初学者具有较高的难度,因此先临学行楷是比较科学的。
很多朋友有这样的疑惑,是不是练行书必须从楷书开始?抱庸个见,这个问题因人而异。规范字基础比较好的,不必先练楷书,完全可以从行书开始练起。反之,规范字基础太差,必须要补补楷书的底子。
对硬笔行楷的临摹,重点围绕笔画与结构,因笔尖结构原因,硬笔行书的用笔比较简单,临学起来也要比毛笔书法上手快。即便如此,在临摹中,还是要对原帖的用笔技巧和结构规律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梳理,这样才能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第二,通过读帖与换临来丰富笔意砥砺风格。临摹到一定程度之后,通常至少要临到四五分像才开始换帖临摹。帖读多家,是为了融通,不能学了后者忘了前者,换临的同时就需要借鉴吸收与转化。临第一本帖务必深刻细致,这是生成技能的重要途径,而换帖时,则可以有针对性的去选择性临摹,比如,只临用笔或者只临结构,甚至是只临行气章法。最核心的是,不论读谁的临谁的,心中一定要始终“有我”。
风格才是书法人的艺术标签,然而风格建立在技能技巧、书学涵养、性格情怀之上,既在字内,也在字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史、经典碑帖或者去看书展,学书不仅要进得书中去学思,也要跳出书来去感悟。当然,最直观、最有效的还是要围绕着书写作品来下功夫。
第三,把握硬笔行书的力量与节奏。力量是线条宏观与微观的第一调度,节奏则关乎行笔取势的气韵质感。线条与结体本身就是力的痕迹,而节奏使力量变得个性鲜活,因此在书法创作阶段,这二者才是最关键的。
所有的书法习练都在于久久为功的“累积效应”,同一人,其书法高度取决于书法学养,学得越实,练得越多,书法一般也就越好。
抱庸浅谈。
行书如何创作?
1.行书如何进行创作才能出有质量的作品?
首先得了解行书的特点,并能够应用到书法实践当中。行书有如下几大特点:
A.用笔上多以露锋为主
B.化线为点,化点为线
C.方圆结合,以圆笔为主
E.由缓逸到劲疾,动感增强
F.以敧代正,姿态万千
技法能掌握越多,体会越深,则在创作中更能游刃有余。
一副完整的书法作品应有: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的回答如下:
行书创作通常有二种方式:
这二种创作方式,在中国书法艺术中,具有广泛的内涵。它们既适用于行书的创作,也适用于任何书体的创作。
一般而言,我们在进行行书或其它书体的创作前,我们应首先将自我的创作意识调动起来。那什么是创作意识呢?简言之,就是“我想写”,主观意识中有创作的冲动。说得直白些,就是兴致所至,想写上几笔。这种创作意识的产生可以来自于各个方面。
比如说,最近感觉临帖水平有了进步,想检验一下这段时间在书法学习上的成果,从而产生创作意识。又比如说,因为心情非常舒畅,又小酌了几杯,想挥毫抒发一下内心的情感,进而产生创作冲动。
还有一种创作冲动,几乎每个学书者都有切身的体会,那就是“笔墨冲动”。所谓“笔墨冲动”就是,当一个书家或学习书法的人,在面对摆放在眼前的“笔、墨、纸、砚”时,都会迅速进入到文房四宝这些书法特定工具所带来的书法意境之中,迅速进入“我想写”的状态,急于体验由“写”而带来的“书写***”,这时创作的意识就会产生。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曾对书法的创作意识与创作冲动以及创作环境等方面的关系,有过极为精妙的总结。他说:
“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乖合之际,优劣互差。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无所从。”
孙过庭的这番话,似乎也无需作太多的解释,孙过庭把书法创作中书者创作意识的形成,与各种客观因素的关系讲得非常透彻精妙,所谓“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人在神清气爽,意气风发之时是最容易产生创作冲动的。
那有了创作的意识,产生了行书和其它书体创作上的冲动后,下一步应该干什么呢?是马上挥毫泼墨呢?还是先求“意在笔先”呢?
行书作品的创作,这个题目有点大。因为写一幅字,首先是看用途,确定其实用的功能,然后才有创作。比如送人,参展,参评参赛,自己欣赏等等等等,先看用途,而后定内容,定尺寸,定风格,立意境。
根据自己的书法能力,尽量把字写的规范,不能信马由缰地乱写,行书字有自己的特色和规范,历代书家都是有成功的范例,有些规矩不能不守。
初学创作重要的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循规蹈矩。人们对你作品的评价,首先是用传统书法的美学标准来衡量,而不是看你能乱到什么地步。
创作也不能完全照搬,要在遵守规则上变通。如何变,哪些地方能变那些地方不能变,在于你的审美能力和水平。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感谢邀请!
关于书法创作,其实就是一个用已经掌握的技能去表现一个主题。
就题主所发的图片来看,已经具备创作的技能。题主临的是米芾的《苕溪诗贴》和苏东坡的《寒食帖》,虽然这两幅临作属于工临,也临得非常不错,但这两幅临作已经有创作的元素来里面。
- 这两幅临作在章法上没有完全按原贴布局,这就是您在临写的时候,加入了自己的谋划和想法。
- 通过章法的调整,在[_a***_]上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点画,单字,和行之间的呼应也比较好,保持了顺畅的行气,同时也在布白上也中规中矩(在这点上应该可以尝试一下布白的变化)。
- 虽然是工临,您在点画上也做了一些细微的调整。
所以,题主应该已经具备了创作的技能,也有一定的创作意识。如果说要提一点建议的话,也许可以尝试在创作(包括临作)之前,对一幅作品的整体风格进行定位和谋划。
一点建议,希望能给您有一点帮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字体练习行书教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字体练习行书教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