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字体教程入门字帖大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草书字体教程入门字帖大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学习草书,临摹什么字帖好?
想练好行草,必须先弄清什么叫行草书,这里既含有行书部分,又有草书的内容,行草书既是二者组合体。我认为先把行书写熟丶写好,再把草的内容渗透进去,反复地练,最后达到协调一致,通畅和谐,便就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才算是行草书。练行草书得分三步走,不能急于求成。第一步:先练行书,书帖如《: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巜兰亭叙》`丶颜真卿《祭姪文稿》、巜争座位帖》。这些都是行书的根,根不扎实,其他行书都是空琰。第二步就是草书。行书有行书的书写规律,草书有草书的书写规矩。练草书要摸清草的规律,先练习草书口诀,如王羲之的草诀巜百韵歌》,还有于右仁关于标准草书论述等。结合口诀练习王羲之的巜十七帖》,和孙过庭的巜书谱》。这两部分要精练、熟练、反复练,待上手之后,再练张旭、怀素的大草,再结合后来的苏、黄、米、蔡、等人的草书,愽众家之长。第三步就是把行书和草书的有机结合。要结合在一起,就要练习王羲之的行草书帖,如快雪时晴帖、二谢帖丶`得示帖等书信帖,这里也有行的部分,也有书的部分。待这些练得上手后,再练后来大家的书贴。只有这样日积月累,才能练出超凡脱俗的行草书来。。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个人喜好更重要,初学建议:
1、从魏晋王羲之学起,先学王书《圣教序》,再学王羲之手札,再《十七帖》、《兰亭序》
怀素《论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
苏东坡《黄州寒食帖》
米芾行书
黄庭坚手札
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
可供选择的很多,因为历代留下的草书佳作以及草书取得大成就的书家太多了。
如果初学草书,建议王羲之《十七帖》和孙过庭《书谱》。这两个可以同时学,因为风格接近,都是二王一脉的正宗。《十七帖》因为是碑刻拓本,学起来不太直观,与《书谱》互相参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十七帖》
《书谱 》
为什么首先要学二王的草书?因为草书的对于初学者难点在于草法,就是认识、记住草书的写法。草书,不是将笔画连起来就可以,而是书法在书体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过来的、具有造字规则的书体,草书字法要准确,必须从正脉入手。草书发展到明清,许多大家的草书字法已经变得不太严谨了。为准确计,须先明白什么是正途。
《十七帖》和《草诀歌》,然后是孙过庭《书朴》《淳化阁帖》,然后是张旭和怀素,智永等的草书。主要是做,是因为《十七帖》最经典,法度谨严,用笔如楷。《草诀歌》有利于我们对草书符号的识别和记忆。
我们看《十七帖》中的作品,无论点画线条结构章法,技法和法度几乎和楷书没有什么二致。起转承合清清楚楚,思维清晰,脉络明快。线条符号精微细腻。楷书点画或偏旁部首经过省减遗留下的符号,仍然能够感觉到楷书点画偏旁部首的遗蕴,通过《十七帖》的临摹可以让我们精致精准精到掌握草书的技法,而避免误入歧途,面目如鬼画符甚至不可识。由于草书是高度省减概括的符号化的书法,因减到了极致,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草诀歌》正好弥补了这个缺憾,非常便利我们识记草书符号,辨析部分草书的细***化和区别。但《十七帖》和《草诀歌》都是刻帖而不是墨迹作品,所以,学会草书最好能够临摹学习一下墨迹草书书法。以避免线条太过至钢缺少温雅之气,正所谓刚柔兼济,方为至道。
谢邀!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行草,行草书法简单地说就是行书与草书的结合,兼具行书与草书的特点。
行书代表作品:
行书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
唐代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
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草书代表作品:
1、张旭 唐 《古诗四帖》
2、怀素 唐 《自叙帖》
根据这位初学者字的特点,推荐几种行书字帖,并拜请指点一二?有何分享?
我的学生初学行书,先临赵孟頫《闲居赋》或《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赵孟頫行书笔法相对容易掌握,继而可以再学笔法比较丰富的王羲之手札尺牍。这位作者有些基础,但平铺直叙,没有主次虚实收放的处理;单字、字组、行的笔意没有足够重视起来。
诚谢邀请!指点谈不上,交流还可以。写得可以,基础不错,每个字不一定大小一样,可以大小变换一下。
因看不出你的字体与那
哪个行书书法家接近,所以还是按照顺其自然的方法去选字帖,也就是说,你喜欢哪个书法家的字帖就学哪个。
行书的字帖很多,但比较好的有王羲之的『兰亭序』,欧阳询的『千字文』。赵孟頫的主要是写行书的书法家,你可以学学他的行书字体。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什么是行书
行书是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的特点就是在保持楷书形体轮廓的前提下,适当地运用连笔和省减笔画,书写快捷,是最具实用性的一种书体。行书发展到现在,如果要从王羲之写兰亭序的公元353年算起,已经1700多年了。中国书法史上最有名的三位书法家和他们最具影响力的书法作品,都是行书。
王羲之写的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写的祭侄文稿号称天下第二行书;苏东坡写的寒食帖,号称天下第三行书。直到现在,名人题字,商家牌匾,几乎都是行书体。行书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最好的,适用范围最广的一种书体。现在的人楷书不一定能写得好,但是行书却人人都能写。写行书的人最多,但越往高处越难,在能写会写和写得好之间,差距是非常大的。这个差距不好形容,因为看待书法的观念和标准是不一样的。行书兼具楷书、草书的特点,但又绝非写好楷书便一定能写出一手漂亮的行书字来,行书作为一种最具实用性独立的书体,应该如何学习呢?实际上,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楷书成分多一些草书成分少的叫行楷;楷书成分少而草书成分多一些的叫行草。
一是要摆脱楷书的法则
练习楷书时,讲的是起笔藏锋,转折处要有提按的变化,钩的笔画要先顿笔,在挑出等等,这些要领在写行书是要尽量摆脱和忘记。打个比方,如果把楷书比作武术套路的话,那么行书就是散打,不能每一招一式都从头开始,讲究的是流畅。从楷书过渡到行书,难度最大的就是脱掉楷则。而硬笔行书更是主张书写流畅,字形大致上合乎规范,这就是好的硬笔行书。
二是要认真的临摹
要学好行书,还要经过一段专门的临摹训练,以掌握它的笔法和结字的规律。在临摹时,要给自己找一本好的字帖,赵孟頫的胆巴碑就是很好的字帖,可以练毛笔字,也可以缩小复印了练硬笔书法,硬笔书法家卢中南、丁永康、吴[_a***_]等人的字帖都可以临写。练习毛笔字的同时练习硬笔字,对学习书法的好处是非常大的,可以互补。毛笔字是精雕细刻,硬笔字是反复琢磨,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非常有益于加强对书法学习的理解。
三是要读帖
练习书法的途径不外乎临帖和读帖两种方法,而练习行书,读帖特别重要。我的一位好朋友,爱好和我差不多。他练字的方法就是读帖,很少临帖,写起字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本来是写隶书的,但是行书也非常优秀。学书法有从楷书入手的,也有从隶书入手的,写隶书的人容易犯得的毛病就是行书常常写不好,而他的行书,却是功力深厚,一派大家风范。据他自己讲,他的方法就是读帖。
四是要勤于练习
练习行书在开始的时候有一个适应的阶段,在写不好的时候觉得没面子,没关系,可以在笔记本上练习,也可以在写日记的时候,练习用行书写给自己看。熟能生巧,从一个字到一段字,从几个字、一行字到一篇字,逐渐掌握行书的规律,慢慢也就形成了属于你自己的行书风格。要善于从多方面吸取营养,名人题字,商家牌匾,学校老师甚至是同学之间,只要你认真观察,都可以找到别人写的好字,学会了,就成了你的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字体教程入门字帖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字体教程入门字帖大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